分卷阅读67


一种用法。

这对夫妻希望能将书籍推广到那些寒门庶族手中,期待寒门庶族能够出更多的人才,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朝廷职位的局面。

武婧儿知道后,给他们出主意,这些书籍看起多,但分到全国就如一杯水进了大海,不如每州分一套,并公开印刷术,让他们依此为蓝本印刷。

李治和武媚娘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先这样吩咐下去。同时嘱咐宫中的印刷工不要停,印出来的书籍放到长安和洛阳的市内寄卖。

武婧儿每月都会给李治武媚娘寄送一封奏章,里面写着苏州地区的物价、天气、民情、收成、吏治以及织造局经营状况。

武婧儿现在既是内廷女官,又可以算是朝廷官员。因此她奏章的抬头写了二人,但多半是武媚娘最先看到,李治也是每封必看。

武婧儿奏章简洁,废话极少,寒暄完立马进入正题,还弄了什么表格、线条、柱状图之类的,神奇之中又一目了然。

全是干货,没有感情。

李治看完戏称:“她这样的奏章,要是碰到爱听好话的昏君,估计早被扔掉了。”

武媚娘在一旁附和:“是啊,三姐姐这样的人才碰到陛下这样心胸宽广的君王才能一展所学。三姐姐办的藏书楼不错。”

李治对这个藏书楼印象很深,心中有了主意,道:“不如咱们在长安和东都也建个藏书楼,就让弘儿去督办。”

“这个主意好。”

这对夫妻对太子李弘抱有很大的期望,在他还是少年时,就以李弘的名义组织了一批大臣学者编纂了《瑶山玉彩》,为太子扬名。

这次建藏书楼,既清贵又是收揽文人的好机会,李治自然想到了太子李弘。

李治身体不好,不知寿数几何。他现在满心思要培养儿子,万一将来发生不测,太子也能独挡一面。

李治派人叫来李弘,先将武婧儿的奏章递给李弘,让他看完说想法。

李弘今年十五岁,容貌俊秀,气质温雅,与李治有六七分像。

他看完奏章,欲言又止,李治抬手让他直接说。

“阿耶,阿娘,这是三姨呈上的奏章。我听说阿耶封三姨做江南道织造使,女子做官,这在大唐闻所未闻。我觉得这是……”

李弘刚要说牝鸡司晨,但想到阿娘,咽了下去,接着道:“会不会有些不合适?而且奏章中其他的内容还罢,怎么还有监视当地官员的报告?大唐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监察百官,三姨所做非君子所为。”

李治嗤笑一声道:“这又是那些东宫臣僚和你说的?”

李弘沉默不语,武媚娘冷笑了一声:“弘儿,你是太子,他们和你说的每一句都自发或不自发地带有私心,你要有自己的判断。”

“阿娘……”李弘正要反驳。

李治抬手压了压,先对武媚娘说道:“弘儿还小,你慢点说。”

说完,他转头对李弘说道:“你阿娘的意思,你要明白这些人说话的目的,有些确实是为你好,有些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谋求私利。在你想不明白的情况下,就先观察,再做决策。”

李弘闻言,点点头:“阿耶阿娘教训的是。”

“你认为你三姨上的这道奏章有用吗?”李治引导。

“有用。”

“你认为里面的内容是真的吗?”李治又问。

李弘想了想,他这位三姨心胸开阔,古道热肠,于农事上颇有见解。而且据他所知,三姨甚少结交朝臣,也不推荐人。

以三姨的性格和她的势力范围,李弘认为这份奏章的内容是真的。

李治见李弘认真思考起来,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孩子仁德,李治一直怕他继承皇位后被朝中大臣架空。

“我觉得三姨没有必要,也没有目的骗我们。”李弘答道。

李治带着笑意说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武媚娘补充:“人主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①

“儿谨遵阿耶阿娘教诲。”李弘拱手道。

“大臣就是大臣,他们会的只是为臣之道,教不会你帝王心术,以后多像阿耶学习。”武媚娘说道。

李治看着挺拔俊秀的儿子,想起了自己当太子的时光。

他的阿耶可比自己强势多了,而且大哥和四哥都在,那时的自己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生怕阿耶不满意,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让四哥上位。

时光流逝,他也成了太子的阿耶,不过他才不会像阿耶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弘儿。

“弘儿愿意在长安和东都主持建造藏书楼吗?”李治温和地问道。

李弘闻言,想起武婧儿在奏章中介绍苏州藏书楼的情况,点头道:“我愿意。”

武媚娘点头,道:“东宫属臣有许多是世家出身,家中藏书不少,若他们能贡献一二,最好不过。”

武媚娘给李弘布置了作业。

李弘应下,正要回去。武媚娘叮嘱他道:“你三姨奏章中的内容不要对其他人说。”

“是,阿娘。”

李弘离开后,李治问道:“媚娘,为什么叮嘱弘儿这个?外面有人盯着,这些官员更警醒些。”

武媚娘横了李治一眼,道:“全大唐只有三姐姐一人这样做,保不准那些大臣想出什么歪主意。”

王迦陵在苏州办起蒙学后,苏定方才接到妻子的信,看完,茶水一下子从嘴里喷出来。

啊这……

苏定方有些意外但又在意料之中,出去做事也好。家中只有她一人,着实寂寞了些。

想完,他又叹了一声,如今邢国公府和公主府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是苏定方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当初结亲之时,他觉得最多秦梦年会接收他的一小部分势力,但是现在苏家所有的人都和公主府联系在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他的儿子借助公主府的势力出任刺史,在永丰公主的帮助下做出了一些政绩,据说很快就要调任上州当刺史。

他的妻子现在也被“拐走”做事了。哦,对了,说不定他的妻子还能像库狄云珠那样有个差遣的名头。

而他呢,现在正心甘情愿地将手中的人脉势力全部移交给秦梦年这位女婿兼弟子。他年纪大了,多年的征战在他身上留下许多暗伤,每逢阴天下雨就疼痛不已。

前些日子苏定方又病了一次,身体大不如以前。

美人白发,将军迟暮。苏定方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恐怕过不了两年,他就要和老搭档任雅相一样只能辞官修养。

但他放心不下大唐的边境。

苏定方灭突厥,平葱岭,和很多部族打过交道,了解他们多是惧怕大唐的国威才臣服。若大唐一旦显出疲态,这些外蕃会立马调转矛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