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他犯颜直谏,太宗皇帝虚怀纳谏,成就了贞观之治。难道陛下和我就不如他们吗?”

武媚娘看着她,说道:“所以呢?权谋智计是我在做,你难道要像魏征那个乡巴佬一样,处处挑剔我?”

武婧儿连忙摇头道:“我怎么会是那种人?魏征人家主要还是盯着朝政吧。娘娘不以私害公,我才不会管这种事情呢。”

“哎呀,都被你带跑了,我说的是国家赋税。最近看到的奏章中有很多提到了百姓流亡,究其原因无非是土地集中于权势之家。百姓无产而有赋,活不下去了,怎么不跑?”

武媚娘立刻端正坐姿,郑重道:“王朝末年多是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大唐虽然才建国不到七十年,但已有势豪之家田亩无计的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

武婧儿说道:“均田制是好的田制,也发挥了它的作用。可是随着人口滋生,没主土地多的宽乡还能继续授田,但狭乡往往不能如实授田。若遇到天灾或者疾病,百姓少不得卖田度日。”

“朝廷怜惜百姓,允许百姓在疾病或迁移时卖口分田,口分田不比永业田,它在授田人死后要收回国家的。这样一来,国家能授的田更少了。百姓依靠田产而生活,田产少,百姓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差,如此恶性循环。”

“百姓没有田产则流亡生乱,从势豪之家收税难之又难,朝廷收不上赋税镇压不了叛乱,只能亡国。那些势豪之家重新换了门庭继续做他们的千家世家,丝毫没有影响。”

武婧儿用浅显的话解释了王朝灭亡的原因,武媚娘对此也是赞同的。

“那解决的办法呢?”武媚娘追问。

武婧儿张开双臂,伸展出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圆说道:“我们大唐的疆域这么大,而……”

武婧儿停顿下来,手指和拇指相扣又张开些许,道:“大唐的人口只有这么些。”

“你的意思是将人口从狭乡迁到宽乡?”武媚娘接道。

武婧儿叹了一口气道:“咱们啊,安土重迁,不好迁移,只能等到合适的机会才能迁得动。”

武媚娘若有所思,其实迁移的机会还是有一些的,比如遇到天灾,百姓流亡,那时拿绢帛钱粮引着,自然能迁移动。

武媚娘将此事记在心里,又问:“迁移百姓都是老生常谈,你还有别的法子吗?”

武婧儿闻言,露出一个锋利的笑容:“损富益贫,将口赋算到田亩之上,有产则有赋,无产则无赋。”

武媚娘听完,沉吟半天,然后摇摇头道:“法子是好法子,只是不适合现在的大唐。”

如今的大唐,均田制虽然初露弊端,但依然能使下去。若真将口赋摊派到田亩上,势力会引发世家贵族的强烈反对,到时这些人说不定能推翻她,甚至连李治留下的基业都会毁于一旦。

“不行。”武媚娘拒绝道。

武婧儿没有气馁,道:“我知道。或许五十年、六十年,就适合了。我想着先在流求做个试点推广,我们要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武媚娘想了想,语气有些沉重:“依你。只是务必要小心,要是泄露出来,怕是连我也保不了你。”

武婧儿道:“我写信给徽音,让她全权负责在流求的试点。流求与大陆隔着风浪,消息闭塞,再说万一有人说嘴,就托词是为了招揽流民。”

武媚娘:“就这样办。我以后还要依靠你,此时不是做这样事情的时机。”

武婧儿坐在椅子上,托着腮,叹了一口气道:“大唐啊,其实致命的问题有很多。均田制连着军制,百姓流亡,就招不来军人……唉……”

“不过要慢慢来,急不得,过于急躁就成了王莽,要慢慢来,慢慢来。”武婧儿自言自语道。

武媚娘在一旁沉思,良久才道:“慢慢来,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慢慢来。”

第113章 . 圣母神皇 上官婉儿离开

姊妹谈过话之后, 武媚娘和武婧儿有了一种上官婉儿也无法插足的默契。

明明我才是每天陪陛下时间最长的人啊。上官婉儿有些郁闷,总感觉二人间达成了什么主意。无奈,她只有鞭策自己, 更加勤奋努力,期望自己能跟上二人的步伐。

武媚娘见她如此上进, 提点道:“用心做事,多揣摩,不懂就问永丰或者我。“

上官婉儿的心快速跳了几下,连眼睛都睁大几分,罕见地露出激动的神情。

上官婉儿确实才华横溢, 也确实能够单独处理一些事情。但她自幼长于宫廷, 离民间疾苦很远,所以她给出的建议多是史书上的旧例和故事, 即使有创新,也往往带有一种稚嫩的天真。

若上官婉儿顺着以前的路发展下去, 她或许会成为一位精于权谋但不擅实干的政客。大唐不缺政客,但无论什么时候都缺实干家。

上官婉儿与武婧儿共事后, 一开始有一种优越感。她才思敏捷,挥笔成文, 但永丰公主不行。她能看透宫人的算计, 永丰需要琢磨半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婉儿逐渐发现自己的天真和浅薄, 以及永丰公主的醇厚和通达。

每当陛下问政永丰时, 永丰总会说,这样会不会扰民,百姓会不会不乐,那些官员会不会欺上瞒下……不仅如此, 她还列举了不少亲身经历的事情。

有时候朝廷出台政策本意是为百姓好,但却被下面的官员扭曲了,不仅扭曲了,还乔装成敛财的工具。这样一来,百姓不怨朝廷就不错了,怎么还会念朝廷的好?

上官婉儿的上官,是来自父族,她的祖父上官仪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名宰臣。她的祖父也曾像永丰公主殿下一样了解下情为民请命吗?

谁也不知道答案。但他的祖父最著名的就是成为高宗皇帝废后的替罪羊,陛下震慑群臣的牺牲品。

她的祖父是一位政客,而且还是失败的政客,并不是什么实干家。上官婉儿如是猜测。

她想和祖父上官仪做不一样的人,哪怕身披斧刃。她希望将来史书之上写的是她上官婉儿的功绩,而不是在政变里黯淡的离场。

上官婉儿的心中悄悄滋生了一个她从未有过大胆的念头。

离开皇宫,走入民间。

秋日的天空是淡淡的钴蓝,缠绕着几缕白云。

弘化公主带着儿子慕容忠,儿媳金城县主李秀英前来朝见大唐天子和太后,并主持孙子慕容宣超和崔瑶的婚事。

李旦被幽禁别殿,弘化公主并没有见到这位皇帝,只见到了高坐在宝座之上的太后,现在要称呼她为陛下。

不过,这和弘化公主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朝廷继续支持她,做她的后盾,是李旦,还是太后,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对孙媳崔瑶也十分满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