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幼鱼说道:“你去把黄历拿来我瞧瞧,看看那天日子怎么样。”
幼鱼应了,忙下去找黄历。
顾晴放下了手中的茶,问道:“母亲怎么忽然想着去寺庙去?”
林氏说道:“初来乍到的,拜拜这里的神仙总没坏处。”
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家里几个孩子向来孝顺,对于林氏的话基本不会去忤逆。
况且林氏只是去拜佛,又不是去做什么坏事儿,也就都一个个儿的不说话。
林氏查完了黄历,看着适合出行,这件事儿便就这么定下了。
云舒其实不是很想将自己的休息时间拿出来去逛寺庙,毕竟他一周单休,就这还是官员级别的待遇了。
然而想到自己也很久没有跟家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一项活动了,难得林氏主动提出来,他也不想扫兴,也就默认同意了。
之后家人又在一起说了一会儿子话,各自散去回房休息。
起初刚住进来的时候,云舒还对这儿不大适应,入睡都不大容易,这两日渐渐习惯了,也就很容易睡着了。
第二日起床去上班。他的职位不高,也不用早朝,但是早上要去翰林院忙,工作总是不少的,因此也都是现代时间七八点就要到,比现代的朝九晚五还要早些。
不过有一点儿好,这里没有过分的压榨,到点儿基本就能下班,没有人宣扬什么狼性。
上司们各自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大家的钱都有定例,古代家庭,基本就是一个男人养一个家庭,大家也就是休息的时候偶尔搞个聚会。
像是之前那样,拉着人灌酒的事情也很少会去做。
真正比较奢靡的都是一些更上层的官员,尤其是贵族,家里通宵达旦的开宴会也是经常有的,只是云舒这个阶级还够不上,没什么人会邀请他。
【作者有话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雨水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云舒的工作还是较枯燥的, 都是跟书本文字打交道。
但是这工作能够静心,也可以帮助他更深入地了解朝堂,对目前的国际形势有个更深入的了解,云舒对自己目前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满。
唯一不满的, 只是自己的薪资太少。
这日正常下班准备回家, 云舒整理好了东西,正从工作位起身时, 外头来了个人, 是跟他一样的今科二甲进士, 如今也跟他一样做着庶常的工作。
他一进来, 就对云舒说道:“外头李大人找你。”
云舒挑眉:“李大人?什么李大人?”
李是大姓, 光他们翰林院就有好几位李大人, 忽然跟他说李大人,他怎么会知道是哪个李大人?
“就是礼部尚书, 李大人。”同事有些好奇地看向云舒, 多少猜测云舒有装的成分。
毕竟人家都找上门了,顾云舒有这么一个门路,他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
云舒闻言,想到李大人跟柳家的关系, 估计是柳老爷帮他说过几句好话,这才使得李大人来找自己。
这毕竟是个长辈,还是官职高自己许多的人物,云舒不敢怠慢。
于是谢过了同事, 小跑着去了。
到了门口,却见一个身材颀长, 长相清癯的长辈立在门外。
李大人看着有五六十岁的模样, 因为长得高又瘦, 眉目严谨,气质如松,反正从第一印象来说,很给人一种清贫官员,洁身自好的感觉。
云舒是见过李大人两次的,但是因他实在官职卑微,连跟他说话的份儿还没有,因此二人虽然见过,却不曾说过两句话。
这也算是第一次正式见面,云舒浅浅理了理自己的仪容,然后上前朝李大人作揖。
“李大人叫我。”
李程早知道云舒是谁,见到云舒之后,他就站在那里不说话,一双睿智的眼睛将人打量了一圈。
只见顾云舒纤身肃立,美目流眄,容姿清雅。这样人物,光从外貌看,想必在这一堆庸脂俗粉中,也算得上旷世秀群。
而李大人曾经看过云舒的文章,论文采,他又称得上“文采承殊渥,流转必绝伦”,是顶好的一个年轻人。
即便不因女婿推荐,他也是很看好云舒,想要拉拢的。
尤其顾家世代书香,光是从身份上,李程就很满意顾云舒。而女婿的推荐,也算是给他们的见面多制造了一个机会。
李大人对云舒打量完毕后,便对他说道:“你的事情我都有了解。接下来你在翰林院要好好学着,之后的考核多做准备,将来只要有机会留在京内,我会将你调到礼部来。”
云舒闻言,眼神变了变。
“是,多谢大人厚爱。”
李大人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这是准备提拔他。
六部是整个国家十分重要的存在,礼部的权力虽然不是六部最大,但也不是最差的部门。
李大人身为尚书,要是决定提拔他,那么云舒将来即便到不了李大人这样的高度,侍郎总是能混到的。
能有这样一个人愿意罩着自己,云舒不得不说他很幸运。
若是别人,云舒可能还会怀疑几分,然而李大人是柳老爷的岳丈,柳老爷又是清流。
因看不惯官场某些做派自己退出来的,加上又跟云舒是旧相识,因此他绝不会将云舒推到什么不好的人手里。
所以云舒对李大人算是有那么些信任的。
至于李大人究竟是个什么背景,他还是会去查一查,这也是以防万一,以确保自己不会跟错人。
李大人见云舒还是上道的,心里满意了两分,之后又问云舒:“你还有事儿么?”
云舒摇头道:“今日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
李大人提道:“一起走吧。”
云舒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索性东西都收拾好了,目前也没什么需要自己做的事情,于是就跟李大人一起走了。
说是一起走,其实也就是走一段路,他们都是有车一族,自然都是坐自己的车回去。
二人也是刚认识,没有过多接触,这一路上李大人也就是问了一些云舒平时的工作。
云舒也趁着这个机会赶紧请教,将不大会处理的问题都问了,李大人。
也都告诉了他解决办法。
也是聊过之后云舒才知道,原来李大人是状元出身,学问很好,而且对于时政的问题上也很有自己的见解。
寥寥几个话题下来,云舒隐约能够感觉到,眼前的李大人就仿佛是一座政治的大山,是目前的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
其实光是猜也能猜到,李大人能够走到尚书的这一步,政治头脑是一定有的,不但如此,想必人脉也不错。
然而光是远远站着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