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
口气,说道:“这有许多原因,有时候败仗并不只是一个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还是军队不行了。”
就像清朝的军队,清末八旗军的战斗力就像是绣花枕头,最后还是要靠募兵支撑。
云舒有研究过,每个国家朝代的更替,跟军队的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每每国家从府兵走向募兵的时候,基本都是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而府兵强胜,却没有足够的利益基于他们的时候,也容易遭到反噬。
现在他们国家的军队制度,就是已经从府兵,逐渐转向募兵了。
在这样惨烈的几座城池的代价下,原本奢靡繁华的国家上下,总算是被狠狠抽了一巴掌。
他们的军队不是不是不行,是压根儿就没用。软柿子,一捏就碎。
一路打,却一路都打不过。
这种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去依赖世代世袭的军籍人员,而只能转向招募民间部队训练了。
军籍人员,训练他们是不需要发钱跟一些武器战马的,因为他们是世代当兵,国家给他们发了田,平时不打仗他们可以用这些田亩养活自己。
然而招募的军队基本都是农民,养他们是需要给工资的,这就是募兵跟府兵的区别。
如此一来,招募士兵必定要有很大一部分的财政支出。
云舒算过,按照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是能够维持的。
毕竟几十年的无战事,让整个国家都收敛了许多的财富。
按照云舒的统计,只要接下来南方养着的那几支军队能将战乱平定,即便是大量的支出,财政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说到南方的军队,这几日云舒的脑海里总是想起秦越的身影。
如今他成为南逃之人,不知道再见秦越的时候,他会不会嘲笑自己,或者不愿意同他为伍呢?
兄妹二人正凑在一起说着话,云舒跟妹妹分析着局势,这边食物很快就做好了。
云舒跟妹妹就坐在外面喝汤,林氏忽然从车上掀了帘子让顾淼上车去。
母亲的顾虑也正常,她觉得顾淼一个姑娘小姐,就这么坐在外头吃面聊天,给别的男人瞧见了,不但不雅,而且还是一种吃亏的行为。
在林氏的眼里,未出阁的姑娘只要叫人多看两眼,就是吃亏。
顾淼被林氏说得受不了,只好听话地上了车去喝汤。
云舒这边在外头吃完了之后,简单漱口擦手,然后队伍又重新开始走了。家里下人也连忙收拾着跟上了队伍。
过了几天,京都前两天沦陷的消息就传了过来。这也是意料之中,所以云舒他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唯一能够引起他们情绪变化的,那便是那些反叛者的态度太过嚣张。
虽然皇帝已经不在京都城内,然而京都还是那个京都,权力的象征。
听说他们到处掳掠、抢杀,同他们所经过的任何城市一样,一点儿素质跟规矩都没有。
云舒听了心中气愤,有时候真希望自己是个武官而非文官。这样他就能带着一方军队,跟那些天杀的东西们战个输赢!
便是最后死于他人之手,也比这样窝囊地逃窜要强许多!
周帝为了避免被追上,知道消息之后,这几日南逃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逃到一半的时候,如今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去往云城、一条通往云舒他们家的凤城。
云城是鱼米之乡,靠海,经济繁荣,是个歌舞繁华地,素有小京都的称号。
而且渔业、盐业、交通都很发达,城池牢固,且那附近几座城都有大量军队驻扎。
而凤城省城是战略要低,在国家的中心位置,几乎是不管打去哪儿都绕不开的。
相当于是中国古代的湖南、湖北,安徽这些地区。
在去哪儿这件事儿上,原本就已经商量过,许多人都给出了想法。然而最终周帝拍板,他是要去云城的。
于是就有大臣提出了建议,总要保留一条后路,因此提议让太子去凤城,皇帝自己去云城。
皇帝想了一晚上,总算答应了这位大臣的建议。
于是随行的军队就被分成了两股,一大股是皇帝带走,另外一小部分是太子带领。
太子的党羽自然是要跟着他走,然而离谱的是,太子居然在临走的时候,忽然向皇帝提出要带走顾云舒。
对于太子提出的这一要求,说实话云舒也是比较懵的。
毕竟,何苦呢?好容易有一个可以向皇帝提要求的机会,要点什么不好?要他一个区区五品官?
况且,云舒还不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自然,跟云舒一样懵的大臣们也有许多。只是大家都没来得及去猜,皇帝大手一挥,就将云舒分派给了太子殿下。
这样一来,云舒即便不想参与党争,也被自动划在了太子的圈子里。
周帝下令,云舒也没有驳回的可能。于是也不浪费口舌,拖家带口去了太子那边。
从此皇家父子分别,云舒跟云璟他们兄弟分别,各自奔向各自的前程去了。
上路之后,到了大中午,大家都吃过了干粮。云舒忽然被人叫了过去,说太子殿下要找他说话。
云舒早已经料到这一点,太子殿下并不是个糊涂的人,不可能因为一时好玩而将他留下。
既然太子殿下向皇帝索要了自己,那么必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即便云舒猜不透是为什么,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定是因为他有用。至于有什么用,这一点云舒还是没猜透。
不过他也不着急,想必太子定然会告诉他。
很快,云舒被人带到了太子殿下的车马内。
太子殿下就坐在车中,他看着像是正在闭目养神,那双睿智犀利的眼睛被遮盖住,此时的太子殿下就像一个温润尔雅的大叔。
云舒到了之后,规规矩矩行礼,然后就这么跪坐在车内。
太子殿下没有发话,他也不敢擅自站起来。
之后,过了约有半刻钟的时间,休息着的太子殿下总算有了动静。
云舒此时是低着头的,只能听见前方有声音说道:“听说凤城的风光很好,虽然不及云城,却也是个富庶之地。你在那里久待了,必定知道不少那边好玩的风景吧?”
云舒见他这么问,心想古人真麻烦,有事儿不说事儿,偏要先谈别的。
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云舒于是说道:“回殿下,臣虽然生在凤城,却只在凤城短短待过几年,小时候也不敢走远。长大后回到凤城又一心只想着考试,并没有尽情在山水间玩闹过。对于凤城,倒不如京都熟悉。”
“哦?还有这么回事儿?那么你之前都是生活在哪里的?”
云舒不太相信太子殿下没有查过自己的经历,不过人家问了,他也只有回答的份儿。
“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