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阿哥,知道四阿哥过得好,田嬷嬷过得好,她就可以放心地过自己的日子了。
都说主子是病逝的,可她知道,主子是被人害死的。
虽然没有证据,没人会相信她的话,但她就是知道,有许多人不想让主子好。
即便承乾宫防守重重仍旧叫人得了手。
她会查出来,给主子报仇,让主子九泉之下能够安心。
而她要报仇,身份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小小的贵人什么也做不了。
她要得到皇帝的宠,她要拥有足够的地位,才有机会查出真相,为主子报仇。
翌日,天朗气清。
英珠一早起身,察觉有精神了些,便打算出去走走。
在屋子里待了三天,浑身都不舒坦,即便尚未完全恢复,她也受不住了。
昨日惠妃那句“别总出来走动”的话自然被她抛在了脑后。
规矩之内,自然是要随着自己的心意的。
若是依旧束手束脚,与过去做宫女时有何两样?
既然成了皇帝的嫔妃,自然就要享受一下做嫔妃的自由了。
贵人是没有肩舆的,去哪儿都要用脚走。
因为身体的缘故,她也只能在近处走走,再远一点就会头晕。
跟着她的宫女是另一个叫做丹朱的。
丹朱和金铃都是她的贴身宫女。
“小主,出来很久了,我们回去吧。”丹朱劝着,“万一遇着别的主子就不好了。”
丹朱比金铃胆子大,若换成是金铃肯定是不管英珠走多久都不敢有异议的。
曾经身为宫女,英珠自然看得出丹朱的心思。
不过是因为她不得宠,出来遇上别的主子容易吃亏。
从丹朱的反应便可猜到以前的喜塔腊氏没少吃亏,连身边的宫女都这般紧张,如临大敌。
有些嫔妃对待不喜欢的低位嫔妃,不好处罚嫔妃,免得被人抓住把柄,就会拿对方身边的奴才出气。
可见丹朱吃过这方面的亏,才会这般说。
但宫女就要有宫女的规矩,主子的做法是不应该置喙的,是以英珠对丹朱越矩的行为有些不满。
也仅仅是不满而已。
她理解丹朱。
毕竟她一个不得宠的嫔妃,无法带给身边之人安心,有什么底气要求身边之人毫无底线地对她恭敬?
丹朱的想法不过是大多数奴才的想法罢了。
“无妨,再走走吧。”她要恢复健康,就不能天天待在屋子里,总要出来走走,活动活动手脚。
这样才恢复的快些。
丹朱忧心忡忡,满脸不赞同,“您身子还弱,太医也说要您多休息,已经出来的够久了。”
英珠停步,转身,看向丹朱,嘴角噙着冷笑,目光却淡淡,“你是听太医的,还是听我的?”
丹朱哑然,脸色变幻不定。
小主这是怎么了?
怎么忽然变了个人似的?
以前小主纵使不满,也不会用这般语气,这般神态训斥她。
丹朱不敢再说了,垂下了头。
英珠不再理她,继续走。
丹朱所言不假,在外走动的确容易遇到其他嫔妃,很大可能会遇到比自己位分高的嫔妃。
在出来之前,英珠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无法避免的。
这不,果然来了一个。
看对方穿戴比她好上许多,妃色的妆缎旗服,身材窈窕,容颜清丽,又不失娇媚,梳着两把头,但没乘肩舆,只带了两个宫女。
能穿的起妆缎的,至少也是嫔了,或是比较得宠的贵人。
但这位,英珠恰好认识。
只因此人当年也算十分得宠,没少惹得六宫怨妒,甚至当时还是皇贵妃的主子都曾为此郁闷伤怀。
英珠经常在众妃嫔向主子请安时见到此人。
不得不说,的确清雅脱俗,在后宫众嫔妃中也算是佼佼者。
只不过到底上了年纪,又常年忧郁,昔日的十分颜色,如今也只剩了六七分,此时娇艳的衣裳更衬得其容色黯淡。
但即便只是六七分颜色,也仍是不输许多嫔妃。
不过是皇帝厌倦了,再美好的颜色也只是顾影自怜罢了。
“良嫔如今住在何处?”英珠随口问身旁的丹朱。
两年前的卫氏还是个贵人,同样住在延禧宫的偏殿,在喜塔腊贵人进宫不久后便搬出去了,听说是封了嫔,只是还未行册封礼。
即便如此,也是嫔的待遇了,自然不方便再住在延禧宫的偏殿。
丹朱神色不复方才的紧张,也是知晓这个良嫔不是个难相处的,总好过遇上其他嫔妃。
“良嫔娘娘现下住在承乾宫。”
英珠心里“咯噔”一跳,承乾宫?先皇后过去的寝殿。
良嫔要住也是住正殿。
她之所以出现在此不过是循着记忆中的画面想去远远地看下承乾宫,也算是睹物思人。
也是巧了,良嫔正好住在承乾宫。
一个往承乾宫的方向走,一个往延禧宫的方向走,正好遇上。
第六章 那是何人?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孝懿皇后崩逝。
不到半年,卫氏被晋为嫔,住进了孝懿皇后生前住过的承乾宫。
虽然知晓那个地方早晚要住进别人,只是不曾想到这般快。
住进去的还是主子当年极为讨厌憎恨的卫氏。
还真是讽刺啊。
英珠唇角勾起一抹讽意,眼角微潮。
还是丹朱急忙推了她一下,英珠才恍然回神。
原来良嫔已到了近前,一双如水的眸子正疑惑地看着她。
英珠忙收起了自己的思绪,松开了不知何时紧握的手,后退一步,屈膝一礼,“奴才喜塔腊氏见过良嫔娘娘。”
贵人与嫔,一步之遥,却相差甚远,即便还未行册封礼,也还是比她高一级。
见了面自是要行礼。
无论如何,此事与卫氏并无多大关系。
不过是那个人的决定罢了。
何况此时的卫氏早已失宠,与大多数失宠的嫔妃没两样,日子定然也不好过。
即便住进了承乾宫又如何?
纵然过去再是得宠,此时的卫氏在皇帝心里也与其他嫔妃无异。
主子想来也不会再记恨吧。
良嫔卫氏侧了侧身子,微微一笑,“妹妹不必多礼,我还未行册封礼,当不起妹妹这般大礼。”
英珠不禁感叹,这卫氏倒是个温婉和顺之人,待人也如沐春风。
且不论这卫氏是否心口如一,单是这般姿态就令人顿生好感。
她记得当年初见卫氏,对方也是如此,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卫氏还是这般性情。
经历了得宠复又失宠,连唯一的儿子又给了他人,谁又能保持曾经的心态?
或是盛气凌人,或是酸言妒语,或是两面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