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
受伤的事,十三阿哥十分不自在,见英珠态度温和,这才渐渐放了心。
十阿哥与十三阿哥素来不合,又因为十五弟的事对他有些意见,但此次还是给了十三阿哥好脸。
就当给丽母妃和十五弟的面子。
何况,他并不是很讨厌十三弟,以前是因为年纪小,彼此斗气,自从大了,碍于面子,矛盾就渐渐少了。
康熙到时,三位阿哥都很惊讶,十三阿哥更多了些欢喜和紧张。
喜的是难得能够见皇阿玛一面,还是与皇阿玛一起用膳。
紧张的是怕皇阿玛因昨日之事怪罪他。
见十五弟亦是一脸惊讶,十三阿哥便猜测是丽母妃的意思。
三位阿哥齐齐站起,利索地打千儿请安,“儿子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未料会有如此多的人在,一时怔愣。
英珠上前请了安,康熙才若无其事地道:“都免礼,坐吧。”
康熙坐于首位。
英珠坐在康熙下手,三位皇子依次落座。
十阿哥和十三阿哥脊背挺直,规规矩矩的,少了自在,多了拘谨。
唯有胤禑年纪最小,没心没肺的,咧着嘴开心地笑。
英珠道:“皇上难得清闲,正好几位阿哥都在,就一起用个膳。”
康熙扫她一眼,哪里不明白她的心思?却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
小十三一事,他心里明白,并无多少责怪。
却也没空理解儿子的小心思。
此次丽妃主动请了小十三过来,他便顺势如了他们的意。
十三阿哥欲言又止。
他很想趁此机会为额娘说情,一想这是丽母妃的心意,自己提起此事难免扫兴。
若惹得皇阿玛不快,就对不住丽母妃一番心意,便作罢了。
丽母妃能不计前嫌如此帮他,他已经很感激了,不该再让丽母妃为难。
“以后想来你丽母妃这儿,可以多来走走,你丽母妃很喜欢孩子。”康熙看向十三阿哥,神情是他渴望的温情。
十三阿哥受宠若惊,对于皇阿玛让自己多来永寿宫的话自然没意义。
他自幼与十五弟亲近,丽母妃对他也很好,他很乐意来永寿宫。
何况,若他与永寿宫更亲近些,或许可以消除皇阿玛和丽母妃对额娘的芥蒂。
他不相信额娘会做出那样的事。
十三阿哥点点头,“儿子知道了。”
英珠诧异,对于皇上此言很是不解,十三阿哥是章佳氏的儿子,也是德妃的养子,皇上让十三阿哥与自己亲近,置德妃于何地?
也许皇上只是随口一说,英珠收回了胡思乱想。
她的确很喜欢十三阿哥,十三阿哥与别的阿哥不同,没有那些颐指气使,任性妄为,平时就很乖的样子。
这样的十三阿哥很难不讨人喜欢。
德妃毕竟是十三阿哥的养母,竟能如此对待十三阿哥的生身额娘,一丝情分也不留,可见德妃对十三阿哥并无多么用心。
也或许是德妃有自己的儿子,又那样偏爱十四阿哥,连对亲生的四贝勒都未能有多少关心,更遑论是别人的孩子。
如此来看,十三阿哥也蛮可怜的。
康熙并未表现出对十三阿哥的不满,这令十三阿哥心中坦然了许多。
这一顿晚膳用的很是愉快。
三位阿哥离开后,康熙留了下来,将英珠的手握在手里,道:“小十三有个那样的额娘,是他的不幸,以后你多关心关心他。”
英珠颔首,“臣妾很喜欢十三阿哥,自然会对他好,不过,皇上确定此事是章佳氏所为吗?也许,此事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
康熙目光微沉,“即便如此,章佳氏也不无辜,她曾有害你之心。朕念在她为朕生育了三个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不与她计较,但朕不会允许她有更多的心思。
此次算是给她一个教训,让她安分些。”
那如此对十三阿哥是否有些不公?
英珠抬眼看他,“皇上知晓是谁要害臣妾腹中的孩子?”
康熙看她半晌,摸摸她的耳垂,道:“朕心里有数,放心,朕不会再让你陷入如此境地。”
英珠暗忖,皇上究竟知道什么?是否知道了德妃的行为?
第一百七十九章 康熙坦白心意
英珠坐在桌前,抿了口茶水,问,“小魏子的尸体可运了出去?”
金铃禀道:“已经运出去火化了,去查探的人未在他身上发现任何东西,但是却在小魏子住的地方发现了一只香囊。”
香囊?
一个太监如何会有这种东西?
金铃继续道:“小魏子是永和宫的人,平日里只和身边的几个宫女来往多一些,与其他人的关系都很淡。据得来的消息,小魏子与章佳庶妃身边的抹茶走的更近,素日里便称兄道妹,抹茶的针线也极好。小魏子畏罪自尽,抹茶也很伤心,其他宫女都没什么反应。”
如此说来,送香囊的人是抹茶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两个都是章佳氏的人,偏向章佳氏的证据更多了些。
“卢嬷嬷的情况如何?”
金铃道:“听说有些不舒服,近日未去永和宫伺候。”
是心虚和害怕了吧?
英珠的嘴角露出嘲讽的笑容。
一副许久未见的耳坠,一个许久未见的原以为死去的人,想来任何人都会心生惶恐。
“那天夜里,奴才让宫女小娥匆匆从卢嬷嬷门前经过,没让任何人发现,果然卢嬷嬷就病了。”
那小娥与曾经的英珠身形相似,深夜中,原本就心虚的人乍然见到,难免会有怀疑。
“小娥呢?”英珠问。
“奴才已经设法将小娥暂时调去了浣衣局,和她说了,给她一笔银子,让她过了年能够安心出宫。”
英珠颔首。
如此一来,卢嬷嬷怕是很快就坐不住了吧。
看见了那样的字条,做了恶事的人如何能够安心?
“盯着点,别让她去找别人。”英珠提醒道。
金铃应了是。
……
康熙坐在慈宁宫的偏殿,面前是身穿焦黄衣裳,头戴抹额,背影佝偻,手中攥着一副佛珠手串的苏麻喇姑。
“皇上怎么有心思来看奴才了?”苏麻喇姑笑容慈爱,看着眼前的皇帝。
康熙放下茶盏,道:“朕想着许久不曾来看望嬷嬷了,皇玛嬷生前最亲近的人便是您,让您一个人待在此处难免有些委屈了您。”
苏麻喇姑笑着摇头,“胤裪常来看我,哪里会委屈?皇上政务繁忙,何必抽空来看我?此处简陋,未免怠慢了皇上。”
“心境坦然,何处都是佳境,这是嬷嬷告诉朕的。”康熙语气温和,透着亲近。
苏麻喇姑神情愈发柔和。
“朕始终记得,当初朕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