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8


不知过了多久,英珠猛地睁开眼睛。

眼前的一切渐渐清晰。

英珠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黄泉之路怎会有皇上?还有胤禑红红的眼睛。

十六七岁的少年却哭成了个花猫,如此滑稽。

见她醒来,康熙脸上的怒火瞬间消失,胤禑破涕为笑,紧紧地抱住她的脖子,眼泪落在她的脖子上,如此滚烫,“额娘,您终于醒了,呜呜呜,吓死儿子了。”

英珠还懵懵的,不知怎么回事。

她不是死了吗?

怎会还在此?

试着唤宁韵,却得不到回应,究竟怎么回事?

“皇上,胤祄呢?”英珠的声音嘶哑不堪,像是昏迷了很久,但她唯一担心的是胤祄。

她还在,胤祄怎么办?

康熙握着她的手,脸上是如释重负的表情,“胤祄已经无事了,不必担心,倒是你,如此不将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你置朕于何地?置孩子们于何地?”

说到此,康熙就压不住怒火。

这个女人,动不动不喝药,这是要担心死他!

英珠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胤祄没事,真好。

只是,她还有许多不解,如果她一直昏迷,那宁韵根本不可能去救胤祄。

那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宁韵为何不见了?

为何留下的是她?

英珠刚醒来,身体很虚弱,养了三日才好了些,也见到了胤祄。

胤祄虽然身体还很虚弱,但性命无碍了,精神也还好,可以甜甜地唤她额娘,英珠热泪盈眶,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

幸好,幸好她并未消失,她怎么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

虽然她和胤祄都无事了,但草原上的紧张并未消散。

英珠听身边的人说了,太子因抢了蒙古人献给皇帝的御马,遭了皇上的训斥,之后英珠和胤祄生死未卜,太子却毫无忧色,只顾享乐,更是惹怒了皇上。

皇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太子禁足,甚至说出废太子的话。

果然,事情还是如宁韵所说一般,太子在此次塞外之行被废,虽然依旧是因为胤祄,但胤祄平安无事,太子仍旧被废。

塞外之行结束,康熙起驾回京。

到达布尔哈苏台行宫,康熙宣召众皇子和大臣,当众宣布废太子,历数皇太子的罪过,最终伤心过度,以致昏倒。

皇太子被奉诏前来的四贝勒和直郡王一同押往京城咸安宫。

康熙病倒,英珠侍疾,亲自喂他喝药,康熙握着她的手,脸上满是沧桑,“朕早该有此决定,朕曾对胤礽寄予厚望,不料他还是让朕失望了。朕以为他会改变,然而他却屡教不改,变本加厉。”

“二阿哥不听话,皇上教他便是了,何必自苦?皇上要先保重龙体,一切等回京再说。”英珠不好说太子什么,只好宽慰他。

康熙颔首,“朕是个失败的阿玛,没教好太子。胤礽有错,朕也有错,不过,胤礽的确不堪大用。”

说完,闭上眼睛。

英珠心中微动,看来皇上对太子是真的失望了。

或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决定废太子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和胤祄,只是正好借此发作罢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怀疑的对象

废太子并不意味着此次风波就如此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

康熙病好后,宣布回宫。

回京后却又发生了一桩事,直郡王向康熙请求代为杀太子,以全父子之情,康熙大怒,称直郡王不孝不悌。

随后三贝勒举报直郡王魇镇皇太子,康熙命人搜查直郡王府,搜出了写着太子生辰的布偶。

惠妃得知,骤然昏倒,醒后亲自向康熙请求杀大阿哥。

康熙自然不会杀子,只嘱咐惠妃好生将养,然后废黜直郡王爵位,贬为庶人,圈禁高墙。

原来的惠妃多么张扬,如今儿子落得这个结局,自己也失去了希望,也是可悲。

两个争的最厉害的人都没了希望。

剩下的便是八贝勒呼声最高。

然而八贝勒的积极谋划也未有好的结果。

最终还是在商议立谁为储君一事上,因八贝勒过于出头,满朝文武都提议立八贝勒为太子,惹怒了皇上,将八贝勒废黜爵位,禁足府中。

今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不平静的康熙四十七年过去,迎来了平静的康熙四十八年的春天。

许是为了压下因废太子一事而掀起的立太子的风波,康熙复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

但康熙对待太子的心情早已不同以往。

同时,康熙再次大封诸子,封三贝勒为和硕诚亲王,四贝勒为和硕雍亲王,五贝勒为和硕恒亲王,七贝勒为和硕淳亲王,十贝勒为多罗郡王,九阿哥、十二阿哥、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俱为贝子。

只有十三阿哥仍是个光头阿哥。

八阿哥亦未曾恢复爵位。

八阿哥是惹怒了皇上,十三阿哥却纯属无妄之灾,被废太子一事牵连。

因去年废太子一事带来的阴霾,也是为了给几位年轻皇子赐婚,宫中再次迎来了选秀。

此次选秀,康熙为十五阿哥胤禑和十六阿哥胤禄赐婚。

十五阿哥胤禑的嫡福晋为都统石文炳之女,也是太子妃的亲妹妹瓜尔佳氏。

十六阿哥胤禄的嫡福晋为三品官能特之女郭络罗氏。

出身都不算低。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在康熙四十三年已经各自有了嫡福晋。

十七阿哥才虚岁十三,未曾赐婚。

此外,雍亲王此次得了个侧福晋,为汉军镶白旗出身,前任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女年氏。

太子复立后,并未收敛,依旧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

对此,康熙视若罔闻。

雍亲王不曾参与储位之争,依旧受康熙器重,而十四阿哥在继八阿哥后,拥有了八阿哥曾经招揽的势力。

因曾替八贝勒出头一事,甚至得到了康熙的喜欢。

这两位兄弟一时风头大盛。

英珠始终记挂着康熙四十七年胤祄中毒一事,查过当初塞外接触过胤祄的饮食的所有人,始终未曾查到蛛丝马迹。

但不把此人抓住,英珠始终无法安心。

康熙也未曾忘记,安慰她,“放心,此事朕会查清楚,断不许此人再对你们母子有任何图谋。”

康熙说到做到,也的确暗中彻查此事。

而宁韵自从那次的事后,再未出现过,仿佛彻底消失在她的生命中。

虽然不明白为何消失的是宁韵,而非自己,但英珠终究还是松了口气,没了这个潜在的威胁,她终于可以安心做自己了。

……

另一个世界,某人刚从医院醒来,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不禁骂了句“卧槽”,连连抱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