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己命的大麦眼神也跟看见亲人一样,第三年跟着虞怜全部种了大麦。

这一年上邑村都丰收了。

如今田地里到处一片金晃晃的颜色,村民佃户到处都在抢收粮食,虞怜这边也不缺人。

外边百姓流离失所,有不少逃难来的百姓,虞怜见了不忍心,倒是收留了一些。

她不是随意散发圣母心,一来怕乱世里人手少守着这么多粮食就像是小儿抱金,容易被抢劫,外面难民来了这么多,实在逼到极限,必定有人抢劫,不如主动伸出援手,将这些危机都化解了,让那些难民卖身给她,成为她的自己人,等乱世过去后,这些人若要归乡,她就奉还卖身契,若要留下来,可在她田地耕种,也可以在工坊里做工,总归有活路,总比在外头等死强。

二来,她还做不到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在自己面前饿死渴死,看着人家吃孩子吃泥土也能无动于衷。

那些枯瘦绝望的面容……从影视剧照片里文字里只言片语很难感受到,真正亲身经历其中的人才从心里被深深震撼,虞怜的心理下限也一再地被刷新。

索性前面卖酒卖罐头挣了不少钱,她拿出一部分,在上邑村边上的荒地上,建了个新的村落,让这些难民在那边暂且落脚,房子是最简单的土胚草屋,全是灾民自己动手,他们感恩戴德,恩人给他们粮食,供他们吃喝,让他们有力气建造房子,活了下来。

这个村落本来没有名字,有人便叫难民村,再后来都在传收留他们的恩人是个大善人,便称为善村。

虞怜看着村民冒着汗的消瘦脸庞,浑身流汗,却冒着喜气洋洋的劲儿在努力地收割大麦,不免再次叹气。

古代时候,尤其是乱世百姓的生活如何艰难她算是见识到了。

但过得这样艰难,朝不保夕,但凡有一点点收成和希望又能喜得恨不得亲吻大地千恩万谢的模样也叫人心疼。

来帮她的田地收割的都是善村的村民,这些四面八方逃难来的百姓深深知道外界有多么混乱,自从被收留就勤快做事老实做人,很怕被赶出去,无论男女老少皆是如此,倒是有煽动闹事的,那等人还没等闹开,要么被竹影一剑叉走了,要么被难民自己给围殴死了。

谁也不愿意让好不容易得来的平安饱腹落了空,再去外头,能去哪里?能走多远?怎么活下来?

上邑村这边地处偏僻,情况比外面已经算得上世外桃源了,尤其是虞怜家的田地,十里八乡都知道她有粮!

但为啥没人敢来抢?她家两个男人会武功杀了好些人震慑不说,还有大好几千号的难民都卖身给了她,都护着她,咋抢?

虞怜发着呆想事,一阵阵微热的秋风拂过脸面,带来一阵阵新鲜麦香味儿。

不时有村民路过,亲切地喊她怜姑娘,怜丫头。

虞怜皆一一回应。

这两三年以来,经历了各种灾害,她和这个家和这个村民也紧紧联系了在一起,好似一个真正的大家族一样,没有矛盾,有的只是同渡难关的齐心协力。

村民因着她的大麦才生存下来,对她心存感激,她对村民亦是如此。前期还没有难民村的时候,别的地方庄稼欠收,唯独她大麦收了不少,那时闹了不少小偷强盗,不少村民自发住到她家附近,连一向不和的村长也派几个儿子轮流过来,帮着守护她粮库,一路并肩作战下来,攒了不少情分。

这时,忽然一阵稚嫩的惊慌声响起:“嫂嫂,嫂嫂救命啊,官府又来征兵了,他们要把二哥三哥都拉走!”

虞怜陡然一惊,朝廷疯了。

真疯了。

第97章 易主 ◇

◎结尾修,添了一段,一定重看◎

连十岁稚童都强征当兵, 不是疯了是什么?

只怕皇帝内忧外患,已经走投无路,如疯狗一样跳脚。

前一年来征兵的时候, 官府便想把双胞胎哥俩拉走一个当兵去,是虞怜塞了银子才躲过一劫, 但村里其他十来岁以上的少年都没躲过,不管你是不是独子, 年龄到了,通通拉去当兵,没有得商量。

孩子们的小夫子华天曲那样瘦弱只会读书的少年郎也被强行拉走了,虞怜使了银子, 想把他保住,她深深知道这个少年半点功夫也没有, 就他那个体格,上战场也是给人送的命。

但没想到, 年龄到了的少年, 官府也不收银子,不放人!

好在后来, 竹影说他半路去将人劫了出来,但怕被官府的人发现, 也不敢叫少年回村,给了他银子和一袋口粮, 让他去别处躲躲。

竹影是这么跟虞怜说的, 实则他看华天曲头脑灵活, 念书极好, 就送去了跟主子联络过的商号, 让人送到主子身边, 看能不能用上,主子这会儿铁定缺人。

谁叫他那方势力是所有起义军中势力规模人数最大的?皇帝见了都怕得直哆嗦,将他列为心头大恨,头号需要剿灭的贼寇!

皇帝的主力军都集中在主子那头,压力自然也比其他杂牌军要大得多,但也不知道皇帝的人太差还是主子的火力太强,皇帝越是送,主子越是强,一波波地投降给他送人头。

不过这次,皇帝眼看是要完犊子了。

边关失守,金辽联军连夺数十城,眼看京城老巢都要被捣了,皇帝只能撤兵,转回去对付金辽。

也因此这回才狗急跳墙,不管是几岁的孩子,只要是个男娃,能拿得起兵器,就通通送去战场。

那些普通的起义军趁着皇帝顾不上首尾,仍然在四处骚扰,皇帝内忧外患,狗急跳墙,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只怕是自己人还未分出个胜负,江山已经被关外蛮子夺去。”

所有人都这么认为,那些有些底蕴的家族已经开始掏银子输送人手准备帮皇帝一起御敌了,先把关外那些蛮子野人赶走再说!

对这些世家大族来说,自己人闹一闹没事,皇位易主,改朝换代也没事,但绝不能让江山落入外族人手中,所以在闹起义的时候,这些大族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谁也不管。

但谁也没想到,在这个关头,最大的叛军华字旗叛军没有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向京城进兵,而是突然调兵,从另一头将金辽逼退百里。

从这一点上来看,华字军赢得了天下百姓和不少世家大族的好感,人人都在猜想,华字军的首领是什么来头,看得出来应该出身不凡,见识深远,极有担当。否则别的起义军还在趁着皇帝首尾不顾的时候四处捣乱掠夺,他怎么不乘胜追击,而是先选择了先御外敌?

经此一战,有些早有想法的家族开始暗戳戳地接触华字军,若是能辅助华字军成大事,将来就是开国功臣,谁不想要这个功劳?

当然自古以来,起义大军不知凡几能成功的有几何?会下场的家族也就三两只胆子大的,大多数都装聋作哑,不敢冒险,一旦冒险,等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