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进来。
宋瑾说明了来意,两人相谈甚欢。刘建军在制造辣椒厂生产线设备的时候,几乎是两天一个小惊喜,三天一个大惊喜,很多设计明明在图纸上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等模型做出来后一试验,才发现里面暗藏玄机。
这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高超水平和巧妙心思,刘建军早就在心里对宋瑾有了很高的评价,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见一见这位高人。
没想到见到人后,发现对方竟然这么年轻,这样的人将来必有一翻大作为,心里更加欣赏宋瑾了。
因为乔珍珍曾答应刘建军如果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有问题,他可以自行调整,所以刘建军在宋瑾原来的设计中还是改了一两个地方的。
昨天在厂里的时候,宋瑾也发现了,所以这次过来找刘建军,还特地感谢了他,顺便又提出了昨天发现的几个小问题,并说了一下改良意见。
刘建军比宋瑾大将近二十岁,在机械设计制造这方面也是有着很高的水平的,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省机械厂的副厂长,所以宋瑾一说那几个问题的时候,刘建军就意识到了。
他一拍脑袋,懊恼道:“对啊,我怎么当初没想到呢,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灵泛。”
许工和赵工在一旁,看着两位大佬激烈的讨论,越发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无知,还自诩是厂里的技术大能,在真正的大佬面前,简直被虐成渣渣。两人赶紧把姿态放低,虚心跟着学习。
宋瑾几人在这边忙着完善改良辣椒酱生产线,乔珍珍则带着江二哥给乔家三位哥哥们上管理课。
目前长丰镇的三个厂子也算是基本建起来了,第一批员工也都到位,陆陆续续开始正式投产了。
辣椒厂这边的模式已经成熟,所以不需要乔珍珍太操心,但酒厂和副食加工厂都是新业务,尤其是酒厂,这是他们之前没做过的。
副食加工之前江二哥是做过一阵子的,当时生产的是猫耳朵和绿豆糕什么的,但长丰镇这边做的是挂面和红薯粉丝,招聘了一些做过挂面和粉丝的老手,这个技术还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都是靠人工在操作。
这个厂子是乔二哥在管理,他之前也在县里的加工作坊里干过类似的临工,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懂一些。乔珍珍也给他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让他自己多钻研一下。
目前最难的还是酒厂,虽然花了大价钱从市里聘请了技术工人,都是原来在酒厂里干过多年后来退休的老师傅,但酿酒这个事情,有个发酵过程,急不来。
这个酒厂是乔三哥乔卫东在管理。
具体哪位哥哥负责哪个厂子,这都是三位哥哥自己商量决定的,乔珍珍和乔老爹他们都没插手。
乔三哥之所以选了这个酒厂,也是因为他媳妇赵素芬娘家的舅老爷在市里的酒厂干过,厂里现在的几个老师傅也是这位舅老爷帮忙请过来的。
目前酒厂的主打产品就一种,那就是米酒,这个出酒快,而且口感好,最重要的是价格不是很贵,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但这只是前期计划,既然是酒厂,还是需要酿制有代表性的高度白酒才行。
乔珍珍也给乔三哥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还给厂里置办了很多设备,可以说,三个厂子,前期投入最多的就是这个酒厂了,但,出效益最慢的也是这个酒厂。
不过,乔珍珍不着急,她对这个酒厂还是很有信心的。
乔珍珍还打算推出一款药酒,比如人参酒、虫草酒之类的,空间里还是有很多库存的,只不过怎么安全地拿出来不引起注意,就需要想想办法了。
目前的酒类市场,还没有谁正式推出过药酒,乔珍珍相信,只要他们能够弄出来,各大商场或供销社绝对抢着要。
乔珍珍便把这个想法跟大家说了,主要还是跟乔三哥说,毕竟他现在是酒厂的厂长。
“三哥,药酒的原材料,我去想办法,你就负责接下来的事情,如果做得好的话,咱们酒厂将会享誉全国,甚至出口也不是不可能。”
“小妹,真的吗?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绝对不会给你丢脸。”乔三哥一脸的斗志昂扬。
之前厂子开业的时候,苏镇长特地过来了,重点看了乔大哥的辣椒厂,因为乔氏辣椒酱是能出口创汇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说他们长丰镇,就是市里,那都是独一份。
而现在国家正是鼓励出口创汇的时候,苏红军将这个事情报到了上面,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和表扬。
他这个新上任的镇长,总算是在同仁面前硬气了一回。
于是,在长丰辣椒厂刚开业的第一天,镇政府就给乔大哥做了一面锦旗,报社的人还来拍了照,写了一篇报道。
那张报纸现在就挂在乔家老宅的堂屋里,跟之前乔珍珍定制的相框一样,用玻璃框单独装订好,供所有来访的人观看。红旗大队的人几乎都跑去看过。
虽然报道里也有提乔二哥的副食加工厂和乔三哥的酒厂,但是单独拍了照片的只有乔大哥。
而且现在的人还有很多是不识字的,就算识字,报纸上的字也不够大,挂在墙上看不清楚,但照片就不一样了,第一眼就能看得到,也看得懂上面的人是谁。
乔大哥竟然成了乔家第一个上报纸的人,可把大家给羡慕坏了。乔大哥自己也没想到,他还能有这一天,出去办事的时候都觉得底气足了一些。
现在乔珍珍说酒厂也有希望出口,乔三哥就心想,那是不是说他也能上报纸了,也能被挂在堂屋里了。
为了这个,乔三哥决定把小妹买给他的那些书好好看一看,争取全部背下来,我就不信,我都这么努力了,还能搞不好!
乔珍珍:......挂在堂屋?三哥,你发现没,这话是不是有哪里怪怪的?
第44章 44、第一制药厂
宋瑾带着许工和赵工两人在省机械厂忙活了两天, 就回到了长丰辣椒厂,乔珍珍还想让他帮忙看看副食厂那边能不能也弄条半自动化的流水线出来。
乔珍珍虽然没做过面条什么的,但是上辈子在电视广告里见过那种家用面条机, 看着似乎挺简单的,那么他们工厂批量生产应该也可以实现机械半自动化。
这也是为了保证品质,提高效率,虽然手工做的看着也挺不错的,毕竟能出来干活的,都是老手艺人了, 但人工产量有限, 根本达不到乔珍珍的预期。
乔二哥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看乔大哥和乔三哥那边搞得如火如荼,就他这边感觉慢条斯理的, 他心里也有点急, 因为乔二哥也想上报纸挂在堂屋里。
否则, 兄弟三人, 大哥和三弟都上去了,就他没有,显得他有点没用。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