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开始跟着季戈习武,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但他看书的时候倒是比之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于是之后便一直坚持了下来。
-
放榜这日,季戈找到林淮问他安排:“你是准备就在家中等消息,还是到考场附近的酒楼茶馆之类的地方等候?”
林淮想了想:“放榜之处鱼龙混杂,我还是在家中等候吧。”
季戈看了他一眼,取笑道:“莫不是被我当初榜下捉婿给吓着了?”
林淮哭笑不得:“还真是。当初我孑然一身,被夫人捉回家中尚能以身相许,如今都成了婚,这样的美事还是留给其他同窗为好。”
季戈被他逗笑:“夫君的嘴皮子是愈发利索了。”
两人笑闹一阵,记起了正事儿。
于是将通言叫到面前,仔细嘱咐之后,命其前往放榜处探听消息。
等人走后,林淮拿起了书。
可惜表面再镇定,也掩藏不了内心的忐忑不安:时间过去一炷香了,他手中的书籍愣是一页没翻。
季戈想了想,起了个话题岔开他注意力:“说起来,之前在金陵的时候我怎么没在你身边见过通言?难道是你在抵达京城后,从人牙子手中买来的?但又不像,通言的言行举止一看就受过调、教。”
林淮回神:“是我在文安侯府时,族叔派来伺候的……”
-
季戈林淮正焦急地等着消息,川宁侯府与文安侯府也在等最后的结果。
但他们所有人对林淮此次春闱成绩的关注,都不如镇国公府。
镇国公府上下从春闱开始就感到焦灼不安,前些日子摔断了腿,如今只能躺在床上休养的牛曜诸,更是担心得茶饭不思,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随着考试时间流逝,牛曜诸的脾气也愈发暴躁起来。
府上丫鬟小厮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怒骂摔打,不少人都在伺候的时候受了伤,甚至有人破了相。
偏牛继宗夫妇只会怪罪下人不够小心,受伤后不但得不到救治,反倒会迎来再一次的喝骂斥责,连手中差事都会被人趁机抢走,于是府中气氛愈发紧张。
时间匆匆,很快来到放榜这天。
牛曜诸不好出行,竟将几个庶弟赶去查看消息。
几兄弟不敢忤逆父亲,只能乘上马车赶往放榜之处,并让小厮在前面开路,到人群最里面占了个位置。
他们深知牛曜诸的脾气,也清楚当初退婚之时两家闹得有多难看,更明白林淮若真考中了贡生对镇国公府的名声会带来怎样的打击,故而在等待最后结果期间,几人一直不停在心中默念——
“林淮可千万不能考中啊!”
“林淮可一定要落榜啊!”
“就算上榜,也一定要是最后几名啊!”
小厮见状,有样学样。
其他人见一群人神神叨叨的,即便想要第一时间看到结果,也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
这几个人不会是疯了吧?
就在这时,一队官兵带着新鲜出炉的榜单从不远处出现。
所有人齐刷刷让出一条路,等他们张贴好榜单立刻蜂拥而上,很快就挤得密不透风。
牛家一群人毫无防备,差点儿没被挤成馅饼。
但比起身体,精神上的打击更加严重:因为几乎就在榜单贴好的瞬间,他们便看到了林淮的名字。
几人面色大变,赶紧挤出人群。
可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一道格外刺耳的声音——
“中了中了,淮大爷中了第二名!”
第11章 探花?
消息传回林家之后,即便是对这次考试成绩没有太多期待,只希望林淮考中贡生就行的季戈,也不由高兴起来。
林淮更是瞬间失去沉稳表象,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本就气质温和,如今更多分少年气,让旁边的季戈看着只觉得心脏怦怦直跳。
林淮下意识回头想与季戈分享这个好消息,却直愣愣地对上了她的眼睛。虽然成婚也有两个多月,但他从未在季戈眼里见过这样的温柔、看得人脸红心跳的眼神。
只愣了一瞬,他便红着耳朵避开了季戈的视线。
季戈看得好笑,正想开口逗弄一番,却突然见到门房急匆匆跑进来通报:“爷、奶奶,官府来人报喜了!”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去了门口。
虽然林淮这次只考了第二名,但因为林淮身份,到他这边报喜的差事反倒是最受欢迎的。
那官差见到两人出来,道贺的吉祥话就跟不要钱似的,不但说得又快又好听,还带了丝韵律,像极了枝头百灵鸟歌唱的曲子。
季戈高兴地让人取来打赏的银子。
那官差拿到手后掂量了下,脸上笑容愈发灿烂起来。
彼此寒暄几句,那官差才笑着告辞:“我们还有下一家要去报喜,就耽误淮大爷与淮大奶奶了,祝淮大爷殿试更进一步!告辞!”
等人走后,季戈立刻叫来通言:“川宁侯府与文安侯府许是等急了,你快带着几个人去两家报喜。”
通言笑道:“可不必呢。”
林淮看向通言。
通言解释:“小的在看榜之时挤不进去,多亏了川宁侯府的大虎将您高中的消息告诉我呢。等我与大虎汇合,文安侯府的文墨认出了小的,也找了过来。”
原来两个侯府也派人去了放榜之处,想第一时间知道消息。
季戈与林淮对视一眼,顿觉哭笑不得。
不过,季戈仍道:“既然两家已经知道消息,便不必上门报喜了。只是不久就是殿试,此时不好张扬,你还是得去两家跑一趟,告诉两家长辈不要宣扬,等殿试结束我们必会设宴请客,邀请长辈庆贺一番。”
通言领命,立刻出门去了两家侯府。
-
文安侯府得知侄儿高中的消息后高兴得合不拢嘴,回头与林海道:“你与淮哥儿年纪相差不大,监生又有秀才功名,你自己忖度一下,下一届秋闱是否要下场。”
林海三岁启蒙,不但有天分,还有名师教导,学识早就足够。
只是文安侯夫妻中年才得这一子,他幼时身子骨又差了些,所以总舍不得他一个人出远门,这才会出现林海今年都已十八了,却至今不曾回乡参考的事情。
但林淮高中让文安侯心头火热起来,也有心放独子回乡。
林海眼睛一亮:“儿子要去!”
文安侯失笑,又有些惋惜:“说来也是淮哥儿运气不好,只差一名就能拿下会元。若不然,他殿试的名次就提前定下了。”
林淮本就是解元,若春闱中了会元,皇帝与殿试考官定会主动促成“三元及第”,这可是能拿出来吹嘘的功绩。
林海也觉得可惜,但转念一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淮兄弟没与三元及第失之交臂也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