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有,皇帝心中不免生疑。

这时,有个年轻道士来请。

皇帝哪怕是微服,暗中护卫的人却不少,自持有人保护,他便跟着道士进了观内。

年轻道士领着皇帝来到玉虚观后头的独院。

他在门口停住,侧身让路,“请贵人移步院内,真人已等候多时。”

皇帝闻言一惊,正欲追问,那年轻道士已经退到十米开外。

见状,皇帝若有所思,抬步进了院内。

这独院内种着一颗古树,枝繁叶茂,一名鹤发童颜的道士盘坐在树下,瞧着便很不凡。

皇帝上前,“真人知……我会来?”

道士微笑道,“贵人的来意,老道已知晓。”

皇帝看着道士那张比他还年轻几岁的脸,却自称老道,不免愣神,“敢问真人年岁几何?”

“不足挂齿,贵人自掌权以来,天下灾祸不断,以至于民怨四起,认定是皇帝不作为,惹怒了老天爷。”道士说着停下来,见皇帝面色不佳,顿了顿道,“贵人前来,是来寻解决之法。”

皇帝深深吐出一口气,“真人之言,一针见血。”

他苦笑道,“朕本不相信什么神神鬼鬼,可自朕登基以来,灾情连连,便是朕再不信,也实在找不到其他理由解释。”

百姓怨怪,道是他不作为,惹怒了老天,实在是叫他难受又委屈。

道士微笑不语。

院内陷入一片静默。

皇帝与道士对视许久,终究还是没忍住,先开口问道,“敢问真人,莫非真是朕德行有亏,才招来这等祸事?”

道士闻言摇头,“此乃天灾,非人力能及,岂能怪罪陛下?”

“那为何……”皇帝欲言又止。

道士沉默片刻,道,“陛下只是时运不济,又有小人作祟,造谣生事,才累及陛下声名。”

有人造谣,在背后推波助澜,皇帝早已经知晓。

他登基,诸多兄弟都不服他,没少给他使绊子。

这道士没有说些神神叨叨的话哄骗他,皇帝倒是相信他有真本事,不由追问道,“可有缓解朕这运势之法?”

“陛下可相信鬼神?”道士反问道。

皇帝犹豫了一下,“朕现在信。”

“贫道早已推算出缘由,只是涉及……”道士抬手指了指天,“贫道也不可妄语,泄露天机是要遭天谴的。”

皇帝眉头紧皱,“难道没有解决之法吗?”

“有!”道士语气坚定的回道。

皇帝闻言心中一喜,“还请真人解惑。”

“这破局之人,即将出世,此子福缘深厚,陛下只需善待于他,便可逢凶化吉,万事顺遂。”

“是谁?”皇帝急声问道。

道士微微一笑,“此子既然不凡,自有特殊之处,陛下只需等待。”

皇帝还想再问,可不过眨眼的功夫,眼前的道士便消失无踪。

他惊愕的四下张望,院内却是半个人影都没有。

“莫非真是神仙?”揣着满腹心事,皇帝回到宫中,叫来禁卫,命其暗中查探京中有无神异的怪事或是奇闻。

不出一天,禁卫便来回禀。

“回禀陛下,荣国府袭爵人贾赦之妻,昨晚诞下一子,手中握着块晶莹的白玉,上头还刻着几个字,属下本以为是内宅妇人为稳固地位自己造的,但那块玉确实神异,属下原想取来给皇上看,可那块玉只要离开那孩子一丈远,便会自动回到那孩子手中。”

皇帝早就有过心理准备,闻言倒也不算震惊,沉吟片刻,道,“传贾赦觐见,那孩子也一起带进宫来。”

“是。”

宫中禁军统领亲自登门传达皇帝口谕,搅和得整个荣国府上上下下都惊怕不已。

贾赦让奶娘抱着孩子,跟他一块儿进了宫。

皇帝在御书房接见了贾赦,贾赦进来就跪倒在地,怕得整个人都在哆嗦。

见了他这窝囊样,皇帝就忍不住皱眉。

叫了他起来,皇帝让内监将孩子抱到他跟前来,拿走了孩子手中的玉,翻看了一会儿,交给禁军统领,让他走远些。

御书房十分宽敞,远不止一丈,禁军统领刚走出一丈远,那玉便直接出现在孩子的手中。

亲眼目睹了这玉的神奇之处,皇帝认定了这孩子就是真人所说的,福缘深厚的孩子。

“此子可取了名?”皇帝问道。

贾赦哆哆嗦嗦的摇头,“并未。”

“那朕赐个名给他如何?”皇帝又问。

这哪里是询问意见?不过贾赦完全不介意,他虽然是个孬货,但好歹也是世家出身,看皇帝这架势,他儿子怕是入了皇帝的眼。

大好事啊!

“这是小儿的福气!”

皇帝沉吟片刻,金口一开,道,“便取名为瑄,小字显福。”

而后写了一道圣旨,便让贾赦带贾瑄出宫。

第2章 贾瑄

贾赦回到府里,还有些惊魂未定。

刚进府,就被赖大管家拦住,“大老爷,老太太和二老爷都在荣禧堂等着您呢。”

贾赦手里拿着圣旨,喜滋滋的往荣禧堂而去。

“母亲,母亲,大喜事!”

老太太原还担心会出事,如今见贾赦平安带着孩子回来,差点软倒在地。

又听贾赦咋咋呼呼的喊,不禁一怔,“什么大喜事?”

“陛下给我儿亲赐了名,您看。”贾赦献宝一样将圣旨打开给老太太看。

老太太也是侯府嫡女出身,当然是识字的。

看完了圣旨上的内容,老太太整个人都有些恍惚,“陛下亲赐的?还有小字?”

所谓小字,便是孩子的小名儿。

不管是大名还是小名儿,都能从字里行间看出皇帝对贾瑄的重视。

贾家这是……要重新站起来了啊!

老太太忙叫奶娘把孩子抱过来,喜得合不拢嘴,“祖母的宝贝孙孙哟,咱们贾家终于有人可以重振门楣了。”

贾家自从十二年前,她的丈夫、贾家最后一任荣国公贾代善因伤病离世,这贾家便一日不如一日了,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老太太是从贾家最荣耀的时候过来的,自然能感觉到变化。

往日奉承她的,讨好她的,如今都冷淡了许多。

世态炎凉,本该如此,她也没什么怨怪的。

只是曾经拥有过,忽然没了,老太太心里自然是不好受的。

老太太一直想扶持家里的男儿撑起门楣,可两个儿子都不行,她又将心思放在孙辈上。

长房的贾琏是个不爱读书的,也就读了几本书,不做个睁眼瞎。

二房的贾珠倒是个好的,今年已经南下应考去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到了老家金陵。

不管贾珠这次成绩如何,等他出头,怕是还要等好些年。

贾瑄却不同,凭着生而带来的玉,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