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玉白天和裴瑜宓在一起,晚上则和贾瑄睡一起。
林琛到了温泉庄子上,也没有每天拿着书看,偶尔也会跟贾瑄聚在一起闲聊。
对于母亲催生这件事,林琛和贾瑄有共同的想法。
——晚点再生。
“阿娘生子晚,与她同龄的手帕交,如今曾孙都有了,阿娘她难免急了些。”林琛叹道。
别人三十出头已经做了祖母,他娘却刚刚做母亲,等他和玉儿成亲,别人已经做了曾祖母,他母亲孙子还没影儿。
别人家热热闹闹,四代同堂,林家这边,虽然他娶了妻,但妹妹黛玉也嫁出去了,一增一减,林家的人口还是没什么变化。
不但他娘盼着他们夫妻生孩子,连他爹也有些急,只是没有他娘表现得明显。
偶尔问及他功课的时候,会隐晦的探他口风,打算什么时候生孩子。
林琛也是哭笑不得,且不说这儿女缘分是天定,即便能控制生育,他也不希望裴瑜宓过早的生儿育女,听大夫说,过早的怀孕生子,有损母体寿数。
关于这点,没有证据支撑,但京中许多权贵家里的子孙都成亲早。
远的不提,单说贾家二府,宁府那边贾珍的原配周氏,当年怀贾蓉的时候就年岁尚小,还不足十六岁,生产的时候血崩而亡。
贾家也不止这一例,宁府贾蔷的母亲也是生产时伤了身体,不到两年就没了。
只一个贾家就不止一例,可见这大夫的话不是空穴来风。
他是真心想与裴瑜宓白头偕老,可不是贪图一时爽快。
明知裴瑜宓现在年纪小,生产有生命危险,他又怎么会去努力造人?
虽说他表哥福运深厚,惠及了林家。
但这并不是他肆意的理由。
心怀侥幸是不对的!
贾瑄虽然也不想这么早生孩子,但他并不是忧虑生产的危险性。
作为他的妻子,黛玉即便这个时候怀孕生子,也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甚至可能因为他的福运会让她生产时更顺利,不会受到多少折磨。
他纯粹就是不想太早生孩子,打扰他和黛玉的两人世界。
贾瑄这福运总的来说,用一个成语也可以概括,心想事成。
他若是不愿意,黛玉也怀不上,跟他和黛玉同不同房没关系。
“我的想法是过完年就离京,不在姑妈跟前,就不用担心被催生了。”贾瑄道。
林琛闻言,也笑道,“离过年也没多长时间了,看来也该准备上了。”
贾瑄领着黛玉他们三个在温泉庄子上住到腊月初六,因初八是腊八节,便在初七当日用过早饭后回了城。
又是一年除夕,每年这个日子宫中都会来接贾瑄入宫参加夜宴,今年仍不例外。
只不过,贾瑄入宫时,不再是一个人。
黛玉作为贾瑄的夫人,自然同去。
虽然是第一次参加除夕宫宴,黛玉却并不胆怯。
她和陛下不熟悉,皇后娘娘她却是常见的,她私库里那些珍品,多数是皇后娘娘的珍藏。
夜宴上,贾瑄和黛玉虽然不是主角,但也受人侧目。
贾瑄作为外姓人,在这宫廷私宴上,位次居然仅仅在太子之下,哪怕是皇后所出的睿王殿下也是坐在贾瑄下首,其余妃嫔所出的皇子们就更不必提了。
夜宴结束后,贾瑄和黛玉出宫回府。
坐的是宫中的马车,巡夜的侍卫自然不会拦他们。
次日起来,贾瑄和黛玉并邢夫人一起坐马车去荣府拜年。
老太太免不了提起抱曾孙的话题,黛玉与贾瑄感情和睦,不免也有这个念头。
贾瑄好不容易将话题转移开,“话说回来,璟堂弟今年也十三了吧?”
“刚进十三呢。”老太太道。
贾瑄道,“璟堂弟书读得怎么样?”
坐在不远处的贾璟听了,忙道,“先生说我明年可下场一试。”
“看来学的不错。”贾瑄笑道。
贾氏家学如今请的都是正经有功名在身的学究,学问不说高深,但教学生是尽够的。
十三四岁就能下场应试,放在哪里都算是比较有天分的孩子了。
远的不提,就说二房的大堂哥贾珠,他也是十四岁进学,就这样还被人称赞呢。
贾瑄将话题引到贾璟身上,之后又说起惜春。
惜春还未出嫁,倒不是因为佳婿难寻,而是因为惜春之父贾敬去岁刚好亡故。
贾敬去世的前一日正好是贾宝玉的生辰,虽然贾宝玉同家里的兄弟姐妹关系不是很和睦,但生辰的时候,也都会送上薄礼。
算起来,贾敬是前年四月没的,至今惜春已经守了二十一个月的孝,今年六月过后就可除孝。
因今年不是闰年,惜春的婚期定在明年二月,明年都十八了,不过她未婚夫倒是个体贴人,贾瑄也见过,人不错,起码惜春嫁过去,不会受委屈。
下午,贾瑄就带着妻子和母亲回了府,迎接宫中的赏赐。
黛玉也算亲眼见识了贾瑄如何受皇帝宠信。
虽然贾瑄想离京躲清静,但也不想让黛玉的生日在路上度过,因此等黛玉生日过后,他们才启程离京游历,当然离京之前也没忘记向长辈们辞行。
这一回,却是没人阻拦贾瑄他们游历了。
第104章 贾瑄
此番离京,本是为游历,贾瑄他们便没走水路,而是选择走陆路,乘坐马车,走到哪里玩儿到哪里,倒也有滋有味。
离京三月,贾瑄他们一行四人终于到了徐州地界。
去岁成亲之后,贾瑄就跟贾珠提过来徐州游玩一事,当时贾珠还说要提前准备,结果却没来成。
贾瑄虽然事后写信告知了贾珠原委,但仍是惦记着这事儿。
到徐州附近的州府时,贾瑄就提前给贾珠写了信,告知他会来徐州。
因此,贾瑄他们一行人刚进城,就遇到了来接他们的人。
此人是贾珠跟前的常随,自然认得贾瑄他们。
何况贾瑄他们的马车有福国公府的标志,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认出来。
“小人见过福国公,大人已经在府中等候多时。”常随恭敬的道。
贾瑄撩起车帘,伸出头来,笑着道,“麻烦你带路了。”
堂哥贾珠是徐州府的知府,虽然府衙有官舍给他住,但对于贾珠这样出身的人来说,府衙的官舍就有些寒碜了,何况他还带着妻儿一起,跟其他官员一起住官舍,实属不太方便。
贾珠也不是缺钱的人,便干脆在徐州租了个大宅院先住着。
至于说为什么不买,他本就不会在徐州常住,买个宅子做什么?等他一走岂不荒废?
他虽然不缺钱,但也不会浪费钱财。
跟着贾珠的常随,贾瑄一行人到了贾珠在徐州的住处,大门开着,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