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




她祖父虽然年迈致仕,但桃李满天下,朝中不少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是他的门生,她父亲不过四十五岁就被授予了太傅之职,兼任吏部尚书,不说权倾朝野,但跟荣公分庭抗礼却是不难的。

张静仪觉得,她和贾赦的赐婚会下来,虽是贾源求来的,但未必没有皇帝的意思在里头。

贾家手握军权,她父亲又算是文官之首,文武联合,这种联姻,没有哪个皇帝能接受。

除非皇帝另有算计。

这个连她都能看出来,就更不必提她祖父和父亲了,因此她虽然猜出了缘由,但并不怎么担心。

其次,若是祖父和父亲都不能解决,她担心也没用。

“夫君,祖父、老爷还有太太都偏向二弟,别说没拿到实证,就算拿到实证,你也不能去找二弟闹,否则有理也变没理。”张静仪温声道。

贾赦心里委屈极了,“他老二凭什么得祖父和老爷看重?整日里吊书袋子,不就是书背的比我好吗?从小就爱装模作样,哄得祖父和老爷偏心他,可他几次三番应考,那次考中了?连县试都没考过一次,还好意思说会读书。”

听着贾赦絮絮叨叨的吐槽,张静仪也没打断他。

她知道贾赦需要宣泄心中的情绪,总是憋在心里,早晚会举止失常的。

虽然这些话都是贾赦的抱怨之语,但张静仪觉得还是挺中肯的。

没有一句冤枉了贾政。

张静仪觉得,这些年来,祖父和老爷已经看出了贾政的虚实,但是多年的偏爱,不是一时半刻能改的,且贾赦表现得确实不如贾政。

贾政哪怕没考中,但他确实会读书,而贾赦整日只会跟朋友喝酒游街,花钱买古玩折扇,这些爱好行为在长辈们眼中就是玩物丧志,无药可救。

对比贾政,贾政出门不是跟朋友参加诗会,就是去书店买书回来看,哪怕贾政再不争气,在长辈看来这种行为却是算得上努力,长辈也会更偏心贾政。

贾赦幼时被老太太养过几年,也因此老太太会更偏心贾赦,任丈夫和儿子再怎么疼爱贾政,老太太从不动摇,她的体己多半都给了贾赦,贾政得到的不足贾赦得到的十分之一。

老太太的偏爱,也只是让贾赦心里的平衡回来一点点,且更加将心思放在了吃喝玩乐上。

这么多年下来,再聪明的孩子也都废了。

“夫君,你难道还没看明白祖父和老爷的用意吗?你以为他们是真心疼爱二弟?”张静仪问道。

贾赦懵懵的,“难道不是吗?”

“蠢,”张静仪摇头叹气,“祖父费尽心思求了陛下为你我赐婚,又将妹妹嫁到了林家,不管是我张家还是林家,那可都是书香继世之族,底蕴深厚,贾家谋求的是改换门庭,恢复从前诗书之族的身份,但不管是宁府还是荣府,都找不出一个可以支撑门庭的后辈。”

贾赦倒也不是真的蠢,听到这里不由陷入沉思。

“祖父请陛下为你我赐婚,就证明他已经看出了二弟的虚实,祖父是将希望放在了下一代,你看二弟受祖父和老爷偏爱,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张静仪缓了缓,继续道,“你难道没发现,祖父和老爷如今对瑚儿非常的重视吗?”

“难道……”贾赦瞪大眼睛。

“如今的瑚儿,比之当初的二弟,如何?”张静仪问道。

贾赦眼睛放光,“那老二可差瑚儿太远了,瑚儿比老二聪明多了。”

也就是他从前比贾政还差,才显出了贾政会读书,若当初是瑚儿和贾政比,贾政早就被比进了尘埃里,别说得祖父和老爷看重,怕是老爷根本想不起他这个人。

“哈哈哈,怪不得老二近几年脾气都大了,原来是因为瑚儿抢走了祖父和老爷的重视。”贾赦兴奋得不行。

看贾赦兴奋地样子,张静仪提醒他,“你往后少去找二弟,他这人心思深沉,表面看着端方,实则城府极深,你玩不过他的,你只要保护好瑚儿,祖父和老爷渐渐就不会再偏爱二弟了。”

有了更值得支持的后辈,贾政跟贾瑚对比起来,那就是昔日的贾赦。

嗯,两个字概括。

废物!

贾赦抱着张静仪,在她脸上猛地亲了一下,“我夫人真是贤内助,还有瑚儿,简直是上天赐给我的宝贝啊!”

妻子漂亮聪明,还给他生了个聪明的儿子,把老二比了下去。

只要想到日后祖父和老爷都站在他这边,而老二只能干瞪眼,他心里就高兴。

第111章 林琦4

张静仪没想到贾赦这么失态,脸腾地一下就红透了,嗔道,“你干什么呀?”

见状,贾赦嘿嘿笑,挠了挠头,凑近了自家夫人,“静仪,今晚……”

张静仪瞪他一眼,没接话。

见她没拒绝,贾赦就知道这是默认他今晚歇在这里,心情就更好了。

虽然他常往那些通房屋里去,那也是因为张静仪总找借口推他,贾赦虽然没什么读书的天分,但不代表他蠢到张静仪愿不愿意跟他同房都看不出来。

不过贾赦心里清楚张静仪嫁给他是委屈了,因此张静仪推他往通房屋里去,他也从不生气。

这边屋里夫妻亲亲热热,二房那边就显得冷清多了。

从文昌侯府回来之后,贾政跟王氏进了屋,坐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出来了。

王氏坐在屋里,面沉如水。

过了一会儿,才出声询问:“彩燕,二爷去哪儿了?”

彩燕是王氏的陪嫁大丫鬟,闻言面带犹豫。

“你且说。”

彩燕低下头,声音低不可闻,“二爷,二爷他去了周姨娘的屋子。”

王氏闻言并不惊讶,看着不喜不怒,实则抓着帕子的手背都泛起青筋。

若贾政去了另一个通房屋里,王氏心里都能好受一些,偏偏去的是周姨娘的屋里。

说起这周姨娘,其实对她并无不敬之处,反倒是另一个通房,颇有些恃宠而骄。

对太太塞给二爷的两个通房丫鬟,王氏虽然都不能接受,但她原本更讨厌另一个的,可自从周姨娘有孕,王氏就深感会咬人的狗不叫。

周姨娘看着对她恭敬有礼,处处妥当,也因此叫王氏认为周姨娘是在向她投诚,有些时候贾政不愿意歇在她这里,她也会将周姨娘推出来固宠。

哪知周姨娘偷偷摸摸的怀上了二爷孩子,在她还没生下嫡长子之前。

这让王氏觉得被背叛了。

周姨娘和另一个通房丫鬟都是太太赐给二爷的,这叫做‘长者赐,不敢辞’。

因着是太太给的,即便王氏是贾政的正妻,也不能擅自做主处置她们。

更何况,她上头还不止一个婆婆,是两重婆婆,太太上头还有一位老太太。

老太太本就不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