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么还要如此忠心耿耿?
他明明是曹操的肱股之臣,只要一直为曹操效力,就可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甚至成为新朝的丞相。
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一心追随已退去的浪潮?
大概是因为,生受汉恩,唯有以死报国。
曦月忽然想起一件旧事,昔日曹操攻破袁军,俘虏了大批谋士,其中有许多投降曹操,但也有许多不降者。
曹操欲用审配,许以高官厚禄,审配却慷慨陈词,大骂变节之人,情愿一死。
曹操只能命人将其斩首,审配临死前对刽子手道:“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说完,面对着北方倒下了,世人皆为之叹息。
袁绍乃是昏庸之主,这件事显而易见,可是他的臣子却依旧坚定地追随他。
忠臣不事二主,哪怕自己明珠暗投,也不会变节。
荀彧也是一样,既然他的初心是匡扶汉室,那就永远都不会变。
这就是一个忠臣的气节。
曦月盖上盒子,郑重地把它放了回去。
从此以后,她都用一种看悲剧的眼光去看荀彧。
她知道她改变不了这一切,如果荀彧变节,那他就不是荀彧了。
所以她尊重他的选择,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毁灭。
...................................................................
曹操欲代汉,于是开始一步步越权逾制,先是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然后又欲加九锡,封魏公。
大殿之上,群臣逼迫刘协封曹操为魏公,刘协贵为天子,却尊严全无,犹孤家寡人,心中无限凄凉。
这时,只有荀彧站了出来,阻止曹操封魏公。
这一刻,他当着天下人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
曹操封魏公之事暂缓,两人之间彻底出现裂痕,再也回不去了。
马车之内,荀彧独自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等他回到府中,又是一副温文尔雅,举止从容的样子。
他不想让她知道发生了什么。
夫妻俩一同用膳,曦月一个劲给他夹菜:“文若,你越来越瘦了,多吃点。”
荀彧微笑着点了点头。
忽然间,他道:“曦月。”
曦月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荀彧顿了一下,又道:“没什么。”
他从来不会这样瞻前顾后,欲言又止。
到了晚上,荀彧问道:“曦月,你觉得公达怎么样?”
曦月道:“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藏锋芒于内,实则胸中有万顷波涛。”
荀彧又问:“那你觉得他性格如何呢?”
曦月想也不想就道:“公达温柔和顺,和他在一起宛如春风拂面,就算再难相处的人,也说不出他的不好来,而且他心思敏锐,善于洞察人心,只要他想,就可以处处迎合别人,让人喜欢他。”
荀彧道:“那你觉得他相貌如何呢?”
曦月这回仔细想了想,道:“甚好。”
荀彧嗯了一声,似乎放下心来,过了一会儿,他又忍不住道:“真的这么好吗?”
话一出口,他立刻掩饰般道:“公达的确人品贵重。”
说话间,他却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不肯松开,像是不舍得将自己的珍宝送给别人一样。
曦月钻进他怀里,抱住他道:“千千万万人,在我眼里都比不过一个荀文若。”
荀彧忍不住欣喜万分,却又暗自担忧,同时唾弃自己的贪婪和自私。
明明希望没有自己,她也能过得好,可是又不愿她喜爱别人超过自己。
......................................................................
曾经曹操最倚重最信任的人便是荀彧,但现在两个人已站在对立面,他便不再信任荀彧。
曹操暗地里削弱荀彧的权力,架空他,以免让他阻挡自己的脚步。
荀彧自然明白这一切,他费尽心力也无法阻止汉室的衰落,而最令他痛苦的是,即将灭亡汉室的那个人是他一手推上去的。
他明明想要则一主公,共同匡扶汉室,可最终却是他的帮助加速了汉室的灭亡。
他活着,已经无法阻止曹操,那便唯有一死。
书房之中,荀彧提笔留下了一封书信:此身许国,再难许卿,愿卿改嫁,余生顺遂,公达人品贵重,可许之……
他还欲再写,最终却只是颤抖着手放下了笔,何必让她忘不了他。
荀彧取下装有官印和牒册的盒子,然后取出毒药,平静地喝了下去。
片刻之后,他便意识模糊,口溢鲜血,缓缓伏在桌面上,像是睡着了。
盒子中的官印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一颗不悔的心。
一生只为一事,忠臣岂可变节?
一阵清风吹来,那缕香气渐渐地淡了。
............................................................................................................................
建安十七年,荀令君死,曹操震惊不已,为之痛哭。
他怎么也没想到,荀彧竟然能为汉室做到如此地步,甚至愿意牺牲自己。
他的死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曹操心头,同时也告诉他,汉室的气数还没有尽,还是有忠臣愿意为汉室而死。
终其一生,曹操始终未曾称帝。
第11章 番外
一场小雪落下,整个邺城都是一片寒冷萧瑟。
一扇紧闭的大门前,立着两个石狮子,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显得十分冷清。
这家的主人,一副避世隐居的样子,从来没有人见过里面的出门。
但是没有人会小瞧这一户人家。
一辆华贵的马车经过门前,里面的官员下车向着大门遥遥一拜,然后才上车离去。
无论是什么品级的官员,凡是经过此门的,无一不拜。
只因里面住着的主人是魏王之妹:曹曦月。
若要论曹操此生最亏欠之人,非她莫属。
自从荀彧死后,她便闭门不见,兄妹俩从此形同陌路。
但是曹操的赏赐从未断过,并且下令,大小官员经过此门都必须下车参拜。
傍晚的时候,一辆马车来到了门前,这辆马车周围的人都十分熟悉,因为它每天都会停在门前。
有时会停一盏茶的功夫,有时会停一顿饭的功夫,这取决于马车的主人在里面待了多久。
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