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


忘到脑后了,各家情况不同,也没什么好攀比的。

只是她没想到,赵伟还真把这事当回事,记到了心里。

黄素莉看着下班后带回来十几条红格子手帕的赵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手帕不要布票,我就多买了一些。”赵伟献宝似的把手帕放到媳妇面前的缝纫机上,“我特意选的这种图案,拼一块儿也看不太出来痕迹。”

黄素莉看着他,眼眶有些湿,“我给你的钱你都用在这上面了?那是给你平日里花销用的。”

赵伟不在意,“我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我弄不到更多的布票,没办法买布,但看到供销社在卖这种手帕,我就知道你肯定有办法把它们变成衣服。”

他对着眼眶湿润的黄素莉轻轻笑了,“你也做件新衣服穿吧。”

第124章 冻梨

张国光结扎的事也不知怎的让郑子昂知道了, 顺带连王川泽也结扎了的事一同被这大嘴巴说出去了。

明里暗里跑来找王川泽打听的人越来越多,他倒不是不想别人来问,只是时不时一个人过来先含蓄的客套两句、半天才能说到重点, 实在是太耽误时间了。

王川泽现在恨不得一天能掰成48小时用,除了包罗生活上的所有琐事外,他现在还想赶一赶手头上的动作, 想腾出些空来去座舱小组帮忙。

他以前帮助过何为负责的强度小组的工作、兼顾过蔡华的机身小组的事务、也曾和郑子昂一同研发机翼下的导弹挂架,冯研农的液压组、赵伟的仪表组、连楼上军械组的工作,他都有参与过,唯独没有廖杉曾经负责过的发动机组和后来的座舱组, 她就像最不需要老师操心的好学生,自己就能很好的把交付给她的任务圆满完成。

就连现在他操心,也不是站在同事角度,担心廖杉不能完成任务, 只是作为丈夫, 他想尽可能的帮她分担些事情。

又因为和人交流结扎心得耽误了快二十分钟,王川泽深吸了一口气,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周日上午他直接在大院组织了一场公开课,还找来了医院的医生, 一起集中解答大家的疑问。

感兴趣的男人们可以搬着凳子下去听,仍想多子多福的人继续如往常度过这个休息日,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家。

男人们在院子里“上课”, 孩子和媳妇们也凑在一间屋子里, 齐聚在冯研农和李丽珍的家中。

七岁的冯军坐在床边的凳子上, 小脸面无表情中甚至透露着几分麻木, 任由床上的三个一、两岁的小姑娘围着他的脑袋,扯着他的头发玩, 他怀里抱着在啃饼干的平头小男孩,还有两个还要再小些的婴儿被放在床里面,一个哼哧哼哧的忙着翻身,另一个安安静静睁着眼睛在玩自己的小手。

冯军知道爸爸和叔叔们在楼下说的事情是关于不要孩子的事,他看向和妈妈坐在一起的那些婶子中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女人,等杉姑姑生下孩子,他掰着手指算,那他就是一带七,这还是一家只有一个小孩子的情况。如果都像他家这样子再多生一个,那就是翻倍,小学二年级已经学到了乘法,冯军很快得出一个两位数的结果,小小年纪只觉眼前一黑、人生无望。

为什么他爸要这么早生孩子?为什么他和其他小孩子们差那么多岁?冯军这么想着,嘶的一声,侧头看向刚刚手上没轻没重扯掉了他好几根头发的小姑娘,没好气的喊她大名,“冯敏,你再扯我头发,我就不让你玩了啊。”

为什么他不能和妹妹换换?冯军一点都不想当最大的孩子。

屋里另一边,女人们凑在一起也在聊结扎的事,毕竟虽然是长在男人身上的物件,但也并不是和她们没有关系,毕竟关乎着日后的使用。

大家都不是未经人事的未婚姑娘了,说话间也没什么顾忌,只压低声音不让孩子们听到。

“怎么样?还能起得来吗?”

“和以前比呢?时间会变短吗?”

“强度、硬度上有变化吗?”

何月华被她们一个个虎狼问题问得俏脸绯红,仿佛被围攻的小白兔。

在座另一个结扎男人的媳妇,因为她鼓起的肚子自然而然的被其他人忽略了。

廖杉张了张嘴,还是没说虽然没有真的深入,但擦边行动还是有过几次的,她个人感觉王川泽比以前也没什么差别,甚至因为憋了有段日子,疏解的时间越发长了。

在得到何月华肯定的回答后,众人这才舒了口气,那看来结扎对男人来说确实影响甚小。

李丽珍这才关注起刚刚被冷落的廖杉,端详了片刻,“你这肚子长得不算大,人也没怎么变胖。”

“我是没重太多,到现在长了七公斤。”廖杉想起来就忍不住笑,“王川泽特意做了个秤,每周像记录数据一样给我称体重,严格控制着呢。”

邓连心头一次听说这种事情,瞠目,“还真不愧是做研究的人。”

“是要控制着点,之前老郑只想着给我补营养,结果我肚子长太大,生的时候可遭了一回罪。”孙秀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头一回怀孕两人都没经验,差点好心办坏事。

黄素莉看着廖杉,打趣道,“现在谁不知道你对象是个细致人,简直就跟养花似的,瞧瞧你这从头到脚收拾的体面漂亮劲儿。”

廖杉睨了一眼她身上的红格子衬衫,“论这屋里谁最像花,那还是非你莫属。”

黄素莉一下子不好意思的面红耳赤。

其他人捂嘴笑。

江文怡轻笑着说,“别惹杉儿了,没人能说过她。”

弹射座椅的逃生原理是向上弹射,利用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继续向上空推进,给降落开伞留足高度和时间。但当面临飞机倒扣这种特殊情况,整个飞机上下颠倒,原本位于机身上部的座舱落到机腹位置,座椅原本向上弹射的设计也自然变成了向下弹射,救命的装备一下子变成催命符,像冲水马桶一样加速摔向地面,根本没有办法开伞。

这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像多人弹射,从弹射延时和弹射方向角度切入研究,只要避免机组人员在空中相撞、依序进行弹射,只需要考虑气流干扰情况、间隔时间,利用速度传感器,依据离机时的飞行速度和状态,分别执行不同推力的救生程序。

飞机倒扣,是将原本的弹射思路都颠覆了,这要怎么研究?

快两个月的时间,廖杉和座舱小组的其他人不断进行头脑风暴,一遍遍提出设想,又一遍遍的在计算推导后否决。

不是会被飞机垂尾击中、就是可能撞上机尾翼,再者就是完全不可行。

世界性的难题,当然不会让他们五个人轻易寻到解决的办法。毕竟可以说,哪个国家能够先突破这一技术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