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而新年三天欢庆,每年的流程都有改动。

奉常衙署群策群力,草拟流程,敲定流程,书写颂文。

等到新年临近,朝贺人员、献礼物产、大宴礼制,甚至新年第二日咸阳剧场出席人员……

一应事宜尘埃落定后,最终又还进行了微调。

而姬舒凭借他绝佳的礼官资质,以及过往主持咸阳内外百余场‘赐福大典’的深厚资历,赢得了十月初一、岁首大朝贺主礼官的资格!

大朝贺时,从章台宫正殿,经殿前台基,至章台宫大门外,都有礼官引领、仪仗导护。

而他姬舒,作为主礼官,则是掌控全场的第一礼官!其余礼官皆不过从旁协助。

赢得了主礼官资格,姬舒便开始背颂文、顺流程、记献礼物产……

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如他,也…根本不是问题!

姬舒(常年一张严肃镇定脸):紧张不了一点!

终于,到了大朝贺这一天。

姬舒在夜日交替之际,绝早的平旦时分,便起床梳洗,换上一身里外上下最浓重的大礼礼服。

临出门前,吃了两块寡淡糕点垫肚,抿了一口温水润喉。

之后就来到章台宫偏殿等候。

紧张不了

一点的姬舒,只是在心中一次次预演场景。

终于,吉时到——

高台照曦,章台承清。

玄旗飞曳,陛卫森严。

宫墙黛染,斧钺林立。

寂静庄重之时,黄钟大吕奏响。

姬舒立于章台宫殿前台基之上。

一副浑厚而响亮的嗓音,冲破庄严正大的雅乐,响彻此方:

“始皇帝四年,孟冬岁首。……”

“始皇帝四年,孟冬岁首。……”

姬舒一句出口,便有阶侧仪卫两列六排为一队,齐声重复唱诵。

如此一声接一声,传下层层台阶,穿过广场,直达章台宫大门之外。

洋洋洒洒一篇新年颂文,对仗工整,典丽堂皇。

总结过往一年辉煌,歌颂文治武功,展望新年腾飞。

开场颂文唱诵完毕,雅乐一转,进入了新一程。

姬舒踩着乐点,高声道:“诸官列位,阶侧恭迎!”

阶侧仪卫传唱下去。

低阶文武百官各穿大礼冠服,应声而至,自章台宫大门外趋步疾行入内。

按事先指定站位,以官阶高低为依据,分两批各于殿内、殿外两侧,列位恭迎。

而后乐音再变,进入最庄重恢宏的篇章。

姬舒揖礼高唱:“帝升高台!垂坐殿首!”

其声响遏行云,其音正大高妙。

中车府令蒙毅驾车,六马拉銮驾抵达台下。

始皇帝嬴政身穿玄衣纁裳,头戴通天冠,步出车驾。

升上高台,步入章台宫大殿,落座上首。

乐音又变,姬舒亦入殿,立于座下阶前:

“公卿入殿,叩拜朝觐!”

仪卫一声声传唱远去。

右丞相王绾、左丞相李斯在前,御史大夫冯劫及九卿随后。

自章台宫大门而入,疾步穿过宫前广场。

攀上台阶,趋步入殿。

姬舒再开口,引导行两跪六拜大礼:“跪!拜!……”

三公九卿拜毕,赐座列席。

姬舒隐秘调整喉嗓,接着高唱:“请仙使觐见!”

并在

心中估算时间,四马拉的车驾该已驶进广场,仙使该当下车升阶,仙使即将入殿……

果然,下一瞬,一袭黑底红绣礼服的仙使,出现在殿门口。

趋步入殿,来到殿中。

姬舒按照流程,道:“仙使行、天揖大礼!”

毫无意外地,接收到仙使投过来的疑问眼神。

奉常属官太祝叔孙通汇编《秦学大典》并修礼制,其中便有定下朝觐皇帝的两跪六拜大礼,从去年岁首新年开始推行。

去岁新年时,仙使远在乌孙,不曾朝觐皇帝,因此至今为止都不曾行过两跪六拜大礼。

此时,仙使脸上写满疑惑:礼官你嘴瓢,说错台词了?

姬舒(严肃镇定脸):臣并未。

审阅大朝贺仪制时,陛下亲自示下修改。仙使的朝觐大礼,不必跪拜,揖拜即可。

“揖!”

仙使神情懵然,依言揖礼。

“拜!”

仙使听话深深下拜。

“再揖!”“再拜!”

“三揖!”“三拜!”

“礼毕!”

姬舒引导三揖三拜完毕,便闭口不言了。

以仙使的行事,接下来……

果不其然。

“陛下新年快乐!祝陛下新年身体安康无病无灾!大秦昌盛海晏河清!”

一串真诚朴实的吉祥话出口,上首的嬴政接着开口赐座的声音,都柔和两分:“仙使请入座。”

仙使已经入座,姬舒就继续走流程。

……

“始皇帝四年,天下承平,疆土安宁。……”

又是数百字一篇颂文唱诵完毕,大朝贺进入下一个流程。

“宣横阳侯韩成、武宁候李左车、宁陵侯魏咎、怀义侯熊心、齐忠侯田假、鄢侯赵鄢,及仙忠侯河喜,朝贺觐见!”

故六国诸侯,再加一个去年仙使灭月氏后,封的河喜王子仙忠侯。

至于乌孙,有西域列国援军并瓜分战果,未有封侯者。

朝觐完毕,上首的嬴政开口:“赐大宴。”

列国诸侯谢恩退下。

“宣列侯通武侯王贲、仙武侯英布,伦

侯智武侯张良、建忠侯章邯、武信侯冯毋择……觐见!”

这一干人等,便是大秦的侯爵们了。

二跪六拜大礼已毕。

上首的嬴政开口:“殿内赐座。”

诸位功勋侯爵谢恩入座。

至此,乐音再变,瞬时丰收喜庆之意渐起。

姬舒不慌不忙,合着乐音,推动进程,开始大朝贺第三项——

献礼!

又是一篇颂文出口,细数有代表性的诸郡——即将献礼的诸郡成就。

而后,姬舒开始背献礼内容:

“河西郡献壮牛、肥羊各万头!良马三千!”

“西域东郡献壮牛一千,肥羊三千!良马五千!”

两郡的郡守、郡尉及监御史,皆未回咸阳,便由奉常衙署安排礼官,代为献上礼单。

河西郡和西域东郡以畜牧见长,河西郡继承了故月氏国的全部资财,又从北羌叼来一块肥肉,贡献壮牛、肥羊各万头,另有良马三千匹。

而西域东郡,故乌孙国被西域列国瓜分去半数资财,人畜皆不丰。贡献壮牛和肥羊便少些,然却有良马五千匹!

是因为相比牛羊而言,乌孙马更加有优势。

自然,诸郡献礼的物产,都是官家苑囿等所在出产。

“渔阳、广阳、巨鹿及济北郡,各献精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