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
变得扑朔迷离。朱厚照手中已有戴珊和俞泽两条线,朱厚照现下打算通过戴珊查探下去,找出幕后主使。可戴珊却不愿和盘托出,他也是文官中的一份子,心知如果任由朱厚照查下去,如若真查出幕后主使是文臣,必定会兴大狱,届时不知多少无辜的清正之士会受牵连,旁人不说,就是戴铣、刘菃和吕翀三个,就必死无疑。所以,老先生把嘴闭得像蚌壳一样,希望能在朱厚照这儿把此事到此为止,他宁愿自己私下去想法子查探。
但朱厚照岂会善罢甘休,他道:“您不说,朕难道就不知道了吗?这些天谁去了您家中,锦衣卫和东厂要查探易如反掌,朕一个个地排查下去,迟早会揪住狐狸尾巴。”
戴珊苦笑道:“万岁,何苦要如此喊打喊杀,不若将此事交由老臣,老臣必定会给您一个交代。”
朱厚照静静地看着他,他深棕色的瞳孔在澄澈如水的日光下如琉璃一般,他温言道:“先生已然年老,朕早就有意让您衣锦还乡,安度晚年,又怎能再劳动您。”
戴珊的心沉沉地坠了下去,他是个坚强的人,可到底也是血肉之躯,如何经得起一次又一次地重创?他想起了老妻的话,终于心灰意冷了。
他的头在地砖上发出一声闷响,眼中孝宗皇帝苍白瘦弱的面孔一闪而过,浑浊的泪水顺着他的眼角划过,他轻轻吸了吸鼻子,开口道:“那就请万岁,允老臣致仕吧。”
戴珊在说实话和致仕之间,选择了致仕。这的确有点超乎朱厚照的预料,但他没想到,让他吃惊的事还多着呢。就在朱厚照拟旨之后,殿外忽然传来了隆隆的鼓声。六科廊的给事中们敲响了登闻鼓。
李家中,时春急匆匆地奔回家,冲进了月池的书房,在月池疑惑的目光中,喘着粗气道:“出大事了,有文官敲了登闻鼓,棋盘街那儿的人都吓坏了,好像还是为了那桩案子!”
月池霍然起身,她放在桌上的茶盏因这动荡摔得粉碎,溅了大福一身的茶水。狗子不高兴地直叫,可月池已经顾不上它了,她的面容像玉像一般,轻声道:“叫他们备马,我要立刻进宫。”
第172章 庙堂之上动干戈
您瞧,跪也没用吧。
刘瑾听到这震天的鼓声时, 还在喜笑颜开。言官果然都是一串炮仗,一个火星就能炸成这样。他顶着被满门抄斩的风险,费了这么大的力气, 辛苦筹谋总算没有白费, 李越这次即便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再无和他相争之力了。
他乐呵呵地让下人上了一盅佛手酒和一碟糟鹌鹑,刘瑾刚刚撕了一点腿子,吃得满嘴流油时,刘宇就像被鬼撵一样冲进来。刘瑾还在大笑:“我知刘先生是急着向我报喜,可您这跑得也太快了, 乌纱帽都歪了,哈哈哈。快坐下, 我叫家人去整治一桌酒菜,咱们好好喝一壶。”
刘宇急得跺脚:“还喝什么呀,再耽搁下去,您可就要去法场上喝一壶了!”
刘瑾的酒被惊醒了一半:“你说什么?给事中们不是去击登闻鼓去了吗?”
刘宇的脸上和脖子上都是汗水,他喘着粗气道:“可他们不仅告李越,还告了您啊。俞泽那个王八蛋,他反水了, 他告诉言官的是,李越图谋刺杀, 而你是为了嫁祸李越,下手害死了世子!”
刘瑾的嘴张得同青蛙似得,他下意识想站起来, 却一时没立稳, 又一屁股栽了下去, 身后的椅子咕咚一声撞在粉壁上。刘宇忙一个箭步上前来,急急拽住了刘瑾的胳膊,像拔萝卜似得把他拔起来:“刘公,如今可不是发愣的时候,千钧一发,危在旦夕,您倒是想想法子呀!”
刘公公急急咽了两口唾沫,才勉强定下神来:“替咱家备轿,不是,备马!咱家要立刻入宫去!”
马很快就备好了,刘瑾在下人的搀扶下,艰难地爬上马去,狠狠一夹马肚子,马儿惊叫一声,就像离弦利箭一样射到皇城口。刘公公此时已经被颠得头晕目眩了,下马时差点从马背上滚下来,还不容易稳住了身形,他也顾不得喘口气,撒腿直跑。
宫门守卫见此情景都在发笑:“刘太监又挣命去了。”
宫中,惊魂甫定的戴珊已然被朱厚照差人送出宫去了,朱厚照道:“戴先生既已选好了,就当速速归家享受田园之乐,何必还操心这里的污糟事呢?”
戴珊急得里衣都湿透了,他道:“万岁容禀,六科给事中并非存心冒犯万岁,定是背后有小人挑唆,这才举止失当……”
朱厚照此刻面上已没有一分惊怒,他静静听戴珊略有些语无伦次地将话说完,这才挥挥手道:“戴先生放心,朕心里有数。”
有数?戴珊听着不同寻常的温言,反而心惊肉跳,他有心豁出老脸来,赖在这里不走,可公然抗旨也是大罪啊,他心念一动,索性告退,一出武英殿的门,就扭头去内阁衙门。这途中正碰到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刘太监,两人四目相对虽都是火花四溅,但此刻双方都无心纠缠。
戴珊是气喘吁吁地往内阁衙门一路狂奔,刘瑾则是痛哭流涕地跪在武英殿中喊万岁。
朱厚照手中正拿着六科廊言官递上的奏疏,刘瑾听着他念道:“伏望奋乾刚,绝私爱,上告两宫,下谕百僚,将李越、刘瑾等明正典刑,以回天变,泄神人之愤,潜消乱阶,以保灵长之业【1】。”
明正典刑?刘瑾也在宫中待多年了,措辞如此激烈的奏疏,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说什么若是不绝私爱,就会惹得上天震怒,祖宗基业动荡,这简直以舆论为利剑,架在万岁的脖子上,逼着他处置人啊。
刘瑾在大惊之后,却渐渐冷静下来,他太了解朱厚照的脾气了,小老虎只能顺毛捋,越是强硬,反而越会激得反弹。
他的脑子正在飞速运转时,就听朱厚照问道:“神人之愤,是指何事?”
张永在一旁答道:“回禀万岁,这……是钦天监杨源所奏,世子蒙冤被杀,朝中小人横行,已引起了星宿变动,乃是上天震怒的预兆。”
朱厚照冷笑一声,他霍然起身,一脚将整个御案都踢翻,随着这一声巨响,武英殿内所有人的宫人太监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出,恨不得立刻就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只有刘瑾,膝行到朱厚照脚下,抱着他的腿慷慨陈词:“万岁,奴才真是冤枉的,真是冤枉的啊,他们为了构陷李御史和奴才,坏了万岁的大计,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可怜世子年纪轻轻,居然就那么去了,这些人还要借他的死,来胁迫万岁,奴才实在是……”
朱厚照低头看向他,他目光就像电一样,仿佛要看透刘瑾的五脏六腑:“若朕知晓其中有你的事,你可知下场如何?”
刘瑾心中瑟缩一下,又鼓起勇气道:“奴才不过是万岁的一条狗,您要杀要罚,不过是动动手指的功夫。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