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有趣多了,他满脸的跃跃欲试:“马上出发?”
张仲景轻轻颔首,让霍善闭上眼睛。
霍善听话地照做。
再睁眼时,一老一少已经抵达了长沙。
东汉末年的长沙。
长沙这座城池在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心中都蒙着一层悲情/色彩,主要是因为有两个人曾经到过这里:一个是屈原,一个是贾谊。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专门把屈原、贾谊放在一起写,认为两人都“可与日月争光”,偏偏却都有志难伸、郁郁而终。
这里是张仲景所在的时代,李时珍几人虽不能出来,却依然可以和霍善对话。望着不远处那座古朴的长沙城,小老头儿李时珍就开始摇晃着脑袋地吟诗感慨起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霍善茫然地眨巴下眼。
有听没有懂。
李时珍就给他讲解了一番,说这诗讲的就是那位有名的“贾长沙”,据说有次汉文帝特意把他从长沙召到京中,结果只和他聊鬼神聊到半夜,期间甚至不知不觉地前倾身体靠近贾谊。
这便是“夜半虚前席”了。
霍善这下总算听懂了——
夜半三更!聊鬼神!
看来这贾长沙肯定知道很多特别有意思的鬼神故事,要不怎么连皇帝都听得入了迷?
霍善兴致勃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后我要是能见到他,也要听他讲一整晚鬼神故事!”
李时珍:【………】
说话间,张仲景已经领着霍善走进城门。
天才刚蒙蒙亮,城门也才刚打开,城外的百姓们鱼贯入城,有的驾着牛车,有的背着背篓,有的背着包袱。即使整个东汉大厦将倾,人们依然认认真真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有人认出了张仲景的身份,恭恭敬敬地上前相迎:“太守!”
张仲景道:“走,回府衙。”
今日恰逢初一,乃是张仲景这位长沙太守停办公事、置案诊病的日子。
霍小善:贾长沙,鬼故事主播!
霍小善:已预约!崽也要听!
贾谊:死死气活.jpg
*
今天也早早更新了!
崽今天也求点营养液!
*
注:
①橘井:出自葛洪的《神仙传》
【苏仙公耽临升仙之时,前来拜辞母亲,“母曰:‘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二枚可疗一人。兼封一柜留之,有所阙乏,可以扣柜,言之所须当至;慎勿开也。’言毕即出门,踟蹰顾望,耸身入云,紫云捧足,群鹤翱翔,遂升云汉而去。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母疗之,皆以水及橘叶,无不愈者。】
②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李商隐的《贾生》
第13章
东汉末年距离元狩五年已经过去三百余年,从建筑风格到日常器具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所幸霍善年纪小,没多少见识,所以看到新鲜的东西……他就是单纯觉得新鲜,并不会觉得“这东西怎么会变成这样”。
到了府衙,还没到开门看诊的时候,张仲景便领霍善到后衙小歇。
李时珍见张仲景案头摆着把琴,趣问:【这琴是叫古猿还是叫万年?】
张仲景被他问得一头雾水。
李时珍笑道:【宋代有本《古琴疏》,上头说仲景前辈到山中采药,路上遇到一个奇特的病患,居然能诊出兽脉。】
霍善与李时珍他们打交道多了,也知道诊脉是怎么回事(虽然他还不会诊),立刻追问道:“兽也有脉可诊吗?”
李时珍道:【一般是没有的,不过仲景前辈遇到的是只猿猴,猿猴你知道吗?长得特别像人的。】
霍善兴冲冲道:“我见过!有次有只猴儿到村里偷果子吃,我和它打了一架!”
李时珍:【………】
有的人看起来小小一只,实际上敢和泼猴打架。
李时珍道:【总之仲景前辈遇到的就是只猿猴,他依据脉象给猿猴取了药。那猿猴病愈以后扛了根万年巨木当药钱付给仲景前辈,那根万年巨木便被仲景前辈做成了两把琴,一把叫古猿,一把叫万年。】
霍善听说了这等妙事,看向张仲景那把琴的目光顿时都变得肃然起敬。
这可不是一把普通的琴,这是猿猴用来付药钱的万年巨木做成的琴!
霍善也好奇地跟着追问:“这是古猿还是万年?”
张仲景:“………”
欲言又止,欲言又止。
真好奇李时珍到底生活在怎么样一个时代,他们大明人难道每天不读正经书,光读些道听途说的稗官野史!
李时珍对此很有话说:谢邀,人在嘉靖朝,进过太医院,咱嘉靖帝登基第一年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叫司礼监着手印刷他心爱的《三国演义》。你说咱生活在怎么样一个时代?当然是明代印刷业的大爆发时代!
眼下他们左边一华佗,右边一张仲景,建安三神医有两个在现场,李时珍觉得特适合来上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
只可惜他现在弹不了!
华佗:“……”
张仲景:“……”
张仲景道:“该出诊了,还是先别管这些小事吧。”
学徒跟诊这种事,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基本都等同于打杂。可霍善才三四岁大,谁能让他去跑腿?
张仲景便叮嘱霍善一会尽量把看到的诊治过程都记下来,现在可能还没办法理解,积累多了以后说不准就能用上了。
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了这次出诊机会不是吗?
霍善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他本来是教人踢球都要反复纠正别人错处的性格,既然自己答应了要学那肯定会认真学。
白走一趟可太不划算了!
张仲景知道他这个年纪其实掌握不了多少东西,便也不多叮嘱,径直带着他到了前衙。
平日里庄严肃穆的公堂在初一、十五成了看诊的地方,堂中摆了张诊脉用的长案,案后还按张仲景的意思摆了两张坐席,方便霍善坐在他边上旁听。
有衙役负责维持秩序,没有人敢乱来,患者都好好地在堂外排好队挨个入内看诊。
张仲景的《伤寒论》记述的大多都是外感热病,事实上很多人之所以会去看医生,也是因为发现自己正在发热。
张仲景这里称得上是半个发热门诊。
霍善坐在张仲景边上等着患者入内,很快见识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症状。
光是出汗就有不一样的出法。
比如第一个走进来的患者身上竟裹着厚厚的冬衣。
现在还没正式入秋,太阳升起来后天气炎热得很,怎么看都还没到穿冬衣的时候!
霍善看着只觉热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