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


称谓的变化:方士→文学方术士→诸生→诸生皆诵法孔子

孔子:qwq

我好着急,天幕可不可以快点给个答案!!

但是纵观这分析的趋势——

孔子觉得:秦始皇坑杀的应该不是儒生吧?!

前面说,那些术士其实与“道家”更为接近。

会不会是,坑的道家之人啊??

道家众:佛系.jpg

我们并不是很在意。

话说道家发展到后面,已经变得五花八门。

道家众:炼丹以求奇药?欺骗与诽谤?制造怪诞邪说?祸乱百姓?坑了就坑了吧。

管他们是不是学过道家的学说呢。

总之,这些又不是断人传承的事情,只是坑杀了一部分“犯禁者”而已。

至于这些人犯的是什么禁,又是否应当处以死刑,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似乎有些不足为怪。

何足道哉!!

诸子百家继续看天幕述说,历史记载的第三个疑点。

【第三个疑点——】

【在《史记》的记载之中,秦始皇提及“诸生”“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妖言,是秦汉法律的罪名之一。犯妖言罪者,轻者流放徙边,重者死刑,其处死的方式,是腰斩。】

【然而,这些“犯禁者”的处死方式是“坑杀”,这似乎并不符合秦之法律。】

【根据研究,结合近年来出土的法律文书,秦朝的法律制度之中,死刑并无“坑杀”。】

【在秦汉的历史上,坑杀处死,仅仅出现在一些残酷的战争之中,且往往是作为一种受到谴责的暴行、而被记录下来的。】

【例如,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战俘,项羽坑杀秦国二十万降卒。】

【因此,在《史记》的记载之中,犯禁者的处死方式,是这起“坑儒”事件的疑点之一。】

嬴政一边向后世之人询问未来,一边听见天幕的讲述之中,提到了秦朝的法律。

根据之前的沟通——

嬴政已经知道,这些透露未来的“历史视频”乃是来自于两千余年之后的时空。

然而,已经过去了两千余年——

后世居然还能对他们秦朝的法律,知道得如此详尽?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转念又想了一想。

既然后世已经有手段、将如此神奇的影像,投映在他们这些时空的苍穹之上——

那么详尽地知晓古今之事,便也不足为奇了。

他很好奇未来的世界。

在两千余年之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儒家的众人,包括诸子百家等等,依然在听天幕分析“坑儒”之记载的疑点。

这时候,已经来到了最后一个疑点。

作者有话说:

之前有人不让我用“佛系”来形容“道家”,我就要用!我超喜欢这样用!我就是喜欢这种碰撞!

道家是我最喜欢的!!!!

PS:另外这两天码字码得腱鞘炎犯了,以前都没这么严重过,加更不确定要不要缓一缓,看手的状态,如果没完成的话,后期手好了会疯狂多多补偿加更!

*

参考文献:

李开元.焚书坑儒的真伪虚实——半桩伪造的历史[J].史学集刊,2010(6):1-12.

《汉语言的起源》《史记》《东周列国志》《九朝律考》等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erein绥 5瓶

第26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3

【第四个疑点——】

【按照《史记》的记载, 秦始皇身边活跃的方士,约莫有三百人。而其中有名有姓之人,便是卢生、侯生、石生、韩众、徐市。这五个有名的方士皆不在坑杀之列, 其为疑点之一。】

【这五人都曾经受到过秦始皇的礼遇,为秦始皇寻求仙人与奇药。但在“坑儒”一事中, 卢生、侯生、韩众等皆逃亡,石生则是没有了消息。徐市更甚, 他本与韩众等人一起受到秦始皇的谴责——】

天幕动画之上,再现秦始皇先前的话语:

“今闻韩众去不报, 徐巿等费以巨万计, 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

动画之后, 天音又继续往下述说。

【然而在“坑儒”的事件之后, 徐市竟然没有受到这起事件的影响。他非但没有逃亡、没有受到秦法的制裁与追究, 反而逍遥法外,依然耗费着很多钱财,在琅琊台快乐地寻找仙药。】

【直到“坑儒”一事发生的后两年——】

【秦始皇巡游之时来到琅琊台, 与徐市又一次见面。这时候, 徐市还在寻找神药, 耗费许多钱财却几年也没有找到。他还成功欺骗了秦始皇, 使得秦始皇亲自前往海上, 用连弩射杀大鲛鱼以期获得蓬莱神药。】

天幕之上,用文字放出了前后对比。

——秦始皇三十五年, 秦始皇谴责卢生、韩众、徐市等方士,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秦始皇三十七年, 秦始皇再次遇见徐市, 没有将其绳之以法, 反而入海射杀大鲛鱼。

矛盾之处,引人深思。

【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在“坑儒”一事之中,被坑杀的尽是一些无名无姓的“犯禁者”,那些被秦始皇点名谴责的五位方士,反而全都没有受到制裁。逃亡的逃亡,寻药的寻药。】

【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究竟是否坑杀过方士也是值得怀疑的。至于将这起“坑杀犯禁者”的事件说成是“坑儒”,则更加不符合记事原文的说法,应当是一种别有用心的编造。】

孔子听到这里,松了口气。

秦始皇“坑儒”一事,原来是编造的吗?但是为什么要编造?难道是为了抹黑秦始皇吗?

总不能,是为了吓唬我们儒家吧!

孟子也松了口气。

他先前听见公子扶苏对秦始皇说什么“诸生皆诵法孔子”“皆重法绳之”——

还提心吊胆了半晌。

如今终于听见天幕的结论,悬起的一颗心终于能放下来了。

与此同时。

颜回、冉求、宰予、仲由、言偃、闵损、端木赐、曾参、澹台灭明……

众弟子,都如释重负。

只是不知道——

后世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编造”?编造的目的是什么?又是何人所编造的?

众人不敢完全放下心来。

他们担心,后面说不准还有不好的消息。

因此,虽然大家比之前稍稍放宽了心,但却还是颇为紧张兮兮地,看着天幕的展示。

而天幕,竟似乎看出来了他们的疑惑似的。

那响彻天地之间的天音说道——

【那么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为什么会出现“坑儒”的记载呢?】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