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
那么多,要雕好久好久才能雕好。
活字印刷术,不错!!
范蠡:是的。我之前在想,要是哪部书只印了几次,市场反馈不好、不再印了——
那雕好的木板,岂不是白雕?!
范蠡看完“雕版印刷术”之后,便想到了这些。如今他又看见“胶泥活字印刷术”。
胶泥的材质,会不会容易碎呢?
范蠡是要经商、批量生产,自然便要考虑到在这些过程里,方方面面的细节与问题。
随即,只听一阵天音,徐徐道来——
【由于是用土来烧制,因此泥活字是很容易破碎的。后来,元代的王祯将泥活字改为木活字。这种方法是先在整块的木板上刻字,既而将木板逐字切开,切成小块,修理整齐后便可使用了。】
【王祯的这种木活字,用来印刷六万字的《旌德县志》,一个月可以印刷一百多部。】
范蠡先是会心一笑。
听到后面,他微微一怔,六万字的内容,一个月可以印刷一百多部。这是何等神速?
他思考了下,因为还没有使用过雕版印刷,所以只能与手抄的速度进行对比。
比手抄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改良后的“木活字”,确实应该会比原先的“胶泥活字”更加耐用。这也是效率与成本问题。
墨子:木活字,倒是不错。
而且先在整块的木板上刻字,刻完了再切成单独的文字块,这种思路也非常好。
听起来,印刷的速度也是非常快。
但是为啥你们从“胶泥活字”到“木活字”,居然要隔了朝代那么长的时间啊?
——胶泥活字,是宋代的毕昇。
——木活字,是元代的王祯。
这两个朝代要是不挨在一起,那就更说不过去了。或者该不会是宋朝跟秦朝一样短命吧!
鲁班:附议。明明“雕版印刷”就是用木板。
为啥从“胶泥活字”到“木活字”要跨越朝代?
他们忽然同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难道胶泥活字或者活字印刷术,存在某些局限性?
然后,在那些时期,其实还是用雕版印刷术比较多?仔细想想,不无这个可能。
苍穹之上,出现一种排字的“转盘”。
那是一种简单的装置,由底架承托着一个圆形的转盘,转盘里摆放着活字字模。
伴随着天音与仙乐,转盘兀自转动的时候,响起一阵清脆的、咔咔的音效。
【除了“木活字”之外,农学家王祯还发明了一种排字的转盘,我们称其为“转轮排字盘”。】
天幕的画面放大,可以清晰地看见“转轮排字盘”里面,木活字依韵摆放。
随后,转盘咔咔地转动起来,一只简笔画卡通右手在上面移动,检取所需之字。
墨子的眼前一亮:这确实是我没想到的!
就说,文字浩如烟海,如果要做成活字,每次印刷都要排一遍,这工作量也挺大的。
万一下次又要印,岂不是又得排一遍?
如今有了转轮排字盘,舒服多了……
鲁班亦是赞叹不已:这位元代的农学家王祯可以啊!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有点东西啊!!
范蠡:好耶!听起来就很方便!
正当大家纷纷感慨“转轮排字盘”的妙处之时,战国时期,许行关注的是“农学家”的称呼。
天幕说,王祯是一位“农学家”。
身在战国时期的许行,是诸子百家里“农家”的代表人物,也曾师从墨翟的弟子禽滑釐。
许行:看了这么久的天幕,到现在,总觉得我们农家有点寂寂无闻。允悲.jpg
他记得从秦汉之后,诸子百家还剩余的不多,似乎就剩六家,很多家都没落下去了。
许行:没落的,估计也有我农家吧……
也正是因此,他听见天幕说起“元代的农学家王祯”之时,才会十分激动。
激动之余,他又想:
那估计也只是研究“农业”的吧?
许行的眼底,闪过一丝光亮后,又倏然有些黯淡下来。他并不是专门研究农业的。
他主张“君民并耕”“市贾不二”。
许行认为,贤明的国君应当与百姓一起耕种,所谓:“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他反对国君在自己仓库里储存米榖、积聚财货等等,这是在伤害百姓以供养自己。
即所谓,“仓廪府库,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许行反对不劳而获,也不赞同经商之人当中间商赚差价,这是居中剥削、抬高物价!
范蠡:?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子贡:?我也打出一个问号。
许行:这世上无论是谁,君臣百姓,男男女女,人人都应当亲自参加劳动。
如此,不用刑罚政令,而能成治世。
嬴政:你确定不用刑罚政令?
刘彻:你确定?
子贡也曾通过天幕,与后世的子思门人的弟子孟轲,有过一些偶然的交流。
孟轲,便是孟子。
孟子说,大儒家陈良的弟子陈相,跟他弟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去往滕国。
两人拜许行为师,摒弃了他们儒学的观点。
当时孟子游历滕国,刚好遇到陈相,与他展开了一段农儒论战,就围绕着许行讲。
子贡:陈相,完全没论得过孟轲嘛。
许行:“……”你们这分明是以大欺小,你怎么不叫孟轲的弟子来跟我的弟子论战?
孟轲亲自出马,有什么好说的!
许行师从墨翟弟子禽滑釐,学说本就来自于墨家,而墨家与儒家一直不怎么对付。
天幕上,墨家与儒家吵起来了。
孟子:社会分工是必然的啊!!
因为《印刷术》的主要内容已经大致讲述完毕,墨子也是放开了跟他们儒家吵。
墨子:我来!别欺负我弟子的弟子!
虽然许行的部分观点有些站不住,但这都是劳动者反对剥削的朴素愿望啊!
虽然好像有点绝对平均主义的缺陷,被孟子找到漏洞进行攻击……
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许行感到有些怅然若失的是——
天幕提到的后世的“农学家”,可能已经与“农家”没什么关系了。
与他们的这些主张,也没有什么关系。
【元代农学家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可以分类摆放木活字的字模。】
【活字的字模,依韵放置于特定的位置,每字每韵皆编好号码、记录成册。】
【在需要排版的时候,一人依据册子报号码,一人转轮取字,便大大提高了效率。】
碧空之中,出现两人并行排字的画面。号码的编排与取字的转轮,皆十分直观。
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间,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