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收单藏。
而且是针对禾谷类的作物。
【贾思勰《齐民要术》的混合选种法,时期非常早,比西方要早了一千三百年。1867年,西方德国育种家仁博,才采用了这种混合选种的方法,来改良黑麦、小麦。】
众:贾思勰?你自己不是贾思勰吗?
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间,有些人已经开始猜测到了,这些人像可能是后世技术模拟出来的。
包括之前造纸术、水碓的“宋应星”。
而这天幕的背后之人,应该就是光屏上面他们所关注的名为“宫商羽”的历史up主。
众:_(:_」∠)_
为什么后世的技术这么厉害啊。
秦始皇与汉武帝,则是在天幕一晃而过的几张图片里,瞥到了一眼西方地图。
德国,好远!0.0
他们对世界的大陆轮廓已经有所了解。
而且似乎,他们这一片地区的人们,比起世界其他地方,已经算是非常先进的了。
有了天幕之后,恐怕还要先进得不行。
【明清时期,混合选种法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时候在“穗选”的基础上,增加了“粒选”。】
此言一出,天幕上只剩八个大字。
——种取佳穗,穗取佳粒!
许行、范蠡、白圭等人恍然大悟。
这些,都是非常好操作的措施。
人类经历过漫长的时间才慢慢地总结出经验,而他们现在就要照抄这些经验。
——来自后世给他们的经验。
虽然简单,却也要“从无到有”地出现。从无到有,这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至于单株选种法,是要先选取一个具有优良性状的单株或者单穗,然后对其连续加以繁殖,从而培育出新的品种。】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一些特殊的选种方法——】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李根蟠《农业科技史话》;《齐民要术》《越绝书》《史记》等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假烟、流沙 1瓶
第60章 良种选育与种子处理2
天幕之上, 出现一个椭圆形的绿色瓜果。
北魏农学家,后世AI技术模拟出的“贾思勰”,身影立于高空之上, 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
【就比如甜瓜的选种方法:甜瓜选种,每年先要收取“本母子瓜”, 然后截去瓜的两头,只留中间的瓜籽作为种子。】
春秋战国时期, 范蠡、许行、白圭等人都十分好奇。
选取一种“本母子瓜”?
还有这所谓的“截去瓜的两头”“只留中间的瓜籽”。
又是何意?
莫非在同一个甜瓜之中。
瓜两头与中间的瓜籽,竟也是有区别的?
不待他们思忖, 天幕便往下述说——
【甜瓜有一种特性, 它的主蔓不结瓜、子孙蔓才结瓜。“本母子瓜”,就是长在接近根部的最早分枝的子蔓上、最初几片真叶开放的时候、所结出来的瓜, 它的种子具有早熟性。】
只见伴随着天音的叙述, 光幕上出现一片瓜田。
他们瞧见了甜瓜的主蔓、子孙蔓。
自然也有最接近根部的、最早分枝的子蔓。
当最初几片真叶开放, 结出了“本母子瓜”。
众:好嘞,竟还有这种讲究呢!!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截去“本母子瓜”的两头,那是因为这些部位的种子, 会种出一些细曲短歪的畸形瓜。】
会种出畸形瓜?细曲短歪?
包括秦皇汉武在内的许多人, 他们本来就都不太懂得这些, 而今又听天幕这般叙述。
没想到同一个瓜里, 不同的部位, 里面的种子,种出来的瓜居然是天壤之别。
许行:竟有这种区别!!
这要是不抄后世的作业, 他们得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种现象啊!
【从我们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根据生物全息律, 生物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 对于特定的形状有着比较强的遗传势。】
【古人用“本母子瓜”的中央子作为种子, 原理是与我们现代的“全息定域选种法”相通的。】
听见什么“现代生物学”,“生物全息律”。
还有“生物机体”,“遗传势”等等。
这些历史人物们,显然没怎么听懂。
但是联系上下文,他们知道这是对前面那一段话的解释。
也就是截去“本母子瓜”的两头、只取中间瓜籽作为种子的原理。
感慨之余,这种“现代生物学”——
在各时空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古代农业培育、积累出了非常多的作物品种的资源。比如《齐民要术》里就记载了一百零六个粟、粱、秫的品种,无论是数量还是性状,都有极大的发展。】
【等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作物的品种也变得更加丰富。这其中便以水稻的品种为多。明朝的《理生玉镜稻品》,就记载了三十五个水稻的品种。清朝的《江南课耕催稻篇》,也记载了各地的早熟稻、再熟稻。在《授时通考》这本官修大型农书当中,更是记载了三千四百二十九个水稻的品种。】
春秋时期,齐国。
管仲听到“三千四百二十九个水稻的品种”,瞠目结舌,着实是给他震惊住了。
我没听错吧?
光是水稻这一种农作物,后世还能衍生出三千四百多个不同的品种?
管仲揉了揉眼睛,碧空光幕之上的字幕还没有消失,并且用大字显示出来。
《齐民要术》:106个粟、粱、秫的品种
《理生玉镜稻品》:35个水稻品种
《授时通考》:3429个水稻品种
管仲虽然不知道这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但在过往的历史直播里也有见过。
他们如今,已经凭借一直以来的天幕记录,推断出了这些数字的含义与用法。
3429个水稻品种。
这串数字在管仲的眼前挥之不去,后世的农业怎么竟然,发展到了这种离谱的程度了吗!
这、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诚然,管仲这一时代,已经有了对于各类作物品种、及其适宜土壤的小小的研究。
但是比起后世,那可就差太远了。
单单是水稻品种,就有将近三千五百个!那再加上其他农作物呢???
齐桓公的手,在管仲面前晃了晃。
管仲这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稍微冷静下来过后,方才想到——
莫非,这水稻。
是后世最为广泛的农作物?
【我们拥有了这些“良种”,还必须要好好地收藏。在播种之前,也还要进行一些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