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2


罚分明,不论亲疏一视同仁。

到如今,吏部官员对韩榆已经到了闻韩色变的程度。

若非必要,远远见到韩榆必然拔腿就跑。

一次偶然,韩榆发现他们给自己起了个诨名——

索命判官。

尚书大人表示他有以下六点要说:“......”

不过索命判官也有索命判官好处,至少没人敢在他面前玩心眼。

阮景璋倒是想,奈何韩榆完全不给他机会,重要差事都丢给另一位林侍郎处理。

官大一级压死人,任凭阮景璋如何愤懑,也只能无能狂怒,被韩榆压得死死的。

而他那位主子,安王被永庆帝罚了半年禁足,如今正在安王府休养生息,外面有禁军把守,连联系外界的机会都没有,更不可能为他讨回公道了。

这一切都被隔岸观望的官员们看在眼里。

确定韩榆技高一筹,且阮景璋少有逆风翻盘的可能,便相继向韩榆发出意欲交好的信号。

具体表现在雪花一样飞向韩宅的各种请帖,以及一天三次登门的媒婆。

韩榆:“......”

说媒是不可能说媒的,为了躲那些个无孔不入的媒婆,韩榆每天在吏部待到天黑才回去,公务处理完了就看书打发时间。

总之不能跟媒婆碰面,否则一定会被缠上。

至于休沐那两天,韩榆直接拉上

韩松、席乐安还有祁高驰,拖家带口外出游玩去了。

媒婆每回见不到人,堵也堵不到,渐渐的也就不来了。

对于请帖,韩榆只挑选了关系不错,立场分明的几家。

他可不想在参加完宴会后就传出“韩榆有意加入某某王爷阵营”的流言。

比如今天的南阳伯寿宴。

南阳伯府虽然隶属八大世家,但从未公开支持过哪位王爷,自始至终保持中立。

而且在翰林院任职期间,钟伯同对韩榆多有照拂,南阳伯府送来请帖,韩榆没有拒绝的理由。

宴席上,不断有人上来给韩榆敬酒。

韩榆灌了不少酒,白皙的面庞上泛起两抹红晕,单手撑着额头,眼底染上微醺。

“韩大人已有二十四,可曾考虑过什么时候成亲?”

风一吹,韩榆立马清醒了。

他眼神迷茫地看着面前敬酒的官员,一清嗓子:“周大人您方才说什么?”

周大人:“......没什么。”

接连打发了几个前来试探婚事的官员,韩榆借口更衣,从宴厅侧门溜了。

南阳伯府很大,韩榆拒绝了婢女的引路,漫无目的地走着。

来到花园里,途径一座假山,韩榆听到两位女子在假山后说话。

“你瞧瞧她那副眼高于顶的样子,偏说什么伯府庶女也比寻常官家小姐高贵,一个生来跛了条腿的庶女竟还想高攀侯府公子。”

“就算长宁侯府二公子是个混不吝的,男女不忌,可也不至于什么都没能吃

得下啊。”

说到这里,贵妇人噗嗤笑了。

“你没见今日她带着庶女来南阳伯府,南阳伯夫人脸色有多难看,平昌伯府早已不复当年盛况......”

贵妇人絮絮叨叨地说钟氏的不是,韩榆听了眉毛都没动一下,脚步回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韩榆换了条小径,隐约听到前方有呼救声。

是女子。

还有吊儿郎当的男声。

韩榆脑海中浮现多种可能,无声无息地上前。

女子,十五六岁,衣裙首饰在一众盛装打扮的女眷中称得上简陋。

以及跛足。

再看那步步逼近的男子,眼下青黑脚步虚浮,一看就是过度纵欲所致。

长宁侯府二公子,前阵子他当街调戏姑娘,韩榆还让韩二套麻袋教训了他一顿。

真是记吃不记打。

韩榆弯腰捡起地上的石子,随手掷出。

“砰——”

婴儿拳头大的石子正中长宁侯府二公子的后脑勺,只见他两眼一翻,扑通倒地。

阮冬雁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跌跌撞撞地后退,脚下不稳,狼狈地摔到地上。

韩榆听到她闷哼了一声,手心隐约有红色。

阮冬雁扶着树干准备爬起来,一方帕子飘飘荡荡落在脚下。

她立刻警惕地环顾四周,却什么也没发现。

良久后,阮冬雁拿起帕子,在手心缠绕一圈。

想到打发她来花园采花的嫡母,突然从假山后出现的男人,她鼻子一酸,眼泪掉出来。

好在她很快憋住眼泪,狠狠踹了晕

死的长宁侯府二公子一脚,一瘸一拐跑远了。

韩榆回到席间,韩松递给他一杯清水:“别喝酒了,多饮伤身。”

韩榆对他的关切十分受用,笑盈盈地结果,浅酌一口。

没过多久,有小厮行色匆匆地出现,同南阳伯耳语了什么。

“失陪。”

南阳伯离开,紧跟着长宁侯也离开了。

韩榆敛眸,骨节分明的手指撕下橘瓣上的白色丝络,仿佛在点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寿宴结束,宾客相继散去。

离开时,韩榆在门外遇到平昌伯夫妇。

平昌伯脸色阴沉,步履如风,将钟氏远远甩在身后。

反观钟氏,她唯唯诺诺地小跑跟上,嘴里还急切地说着什么。

阮冬雁跟着钟氏,低着头看不清脸色。

韩榆放下车帘:“走吧。”

-

十一月,吏治改革总算落下帷幕。

吏部官员好不容易完成了上头交代下来的各种差事,以为能清闲几日,又迎来了冬至日。

在大越,每年冬至都会举行祭天大典。

这一天,皇帝会代表天下万民祈求上苍,求天下安泰,万物丰收。

祭天大典三天前,永庆帝和文武百官开始斋戒。

斋戒期间不得饮酒,更不得食用荤食。

三天后,祭天大典如期而至。

永庆帝身着祭服,乘礼舆前往祭天台。

鸣钟,燔柴举火,以示对上天的敬意。

永庆帝在浩荡钟声中走上祭天台。

祭天台下,宗室及朝臣分别按品级排列。

离祭天台最近的,是宗室辈分最长

的恭老亲王。

恭老亲王身后是永庆帝的异母兄弟们,十来位清闲王爷。

再往后,是宁王为首的皇子。

皇子过后,便是戴首辅等一众朝臣。

乌泱泱一群,甚是壮观。

祭天台上,永庆帝行三跪九拜之礼。

礼毕,永庆帝撑着地面起身。

还没站稳,脚下突然剧烈摇晃起来。

永庆帝孤身站在祭天台上,无人搀扶,身形不稳地趔趄两步。

“陛下!”

身后传来全公公尖利的叫喊,永庆帝暗道不好,转身就要下去。

谁料才走下一级台阶,脚底的祭天台便轰然倒塌。

永庆帝连呼救声都没能发出,就被碎石淹没。

“陛下!”全公公目眦欲裂,“救驾!救驾!”

禁军冲上来。

与此同时,四周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