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门外候着做甚?找我们有事?”

阮晓露:“呃,这……”

若是按照计划,她该照实说:你家官人如今在梁山泊落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高太尉再也搞不死他。他派我来接你们上山享福,不用再战战兢兢过日子。快,收拾东西跟我走吧!

可是……

三分钟前,她刚听到张贞娘撂下狠话,如果林冲真的落草,做了国家的罪人,她不惜一死以全清白。

虽说这话是震慑流氓的,未必会言出必践;但阮晓露可不敢赌概率。

她转转眼珠,审时度势地改口:“老丈、娘子,你们莫疑。你家林冲林教头逃脱了高太尉的陷害,眼下在……在一个偏僻去处躲风头。他怕你们惦念,派我先来报个平安。”

张教头并没有被这重磅炸弹镇住。他继续追问:“有何凭据?”

老教头思维缜密,就怕高太尉又出什么阴招。空口无凭,不能随便跟陌生人交心。

阮晓露早有准备。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荷包,放在茶几上。

小荷包干瘪破烂,褪色的线头上溅着几滴血。不像个日常物件,倒像是犯罪现场留下的证物。

张贞娘一看之下,轻吸口气,掩面扭过头。

张教头也认出来:“哎,我儿,这不是你的绣工么!”

林冲求人办事,不敢写信,唯恐被官兵截获,徒增风险;翻遍自己身上,连日的磨难使他身无长物,唯有这个小破荷包,是他过去生活的唯一留念。

一个物件胜过千言万语。张教头原本对这陌生姑娘还多有防备,眼下疑虑尽去,一拍大腿,呵呵大笑。

“我说什么来着!林冲哪那么容易死!也不是真要跟你一刀两断!女儿,哎,你别哭啊!”

张贞娘眼中滚出泪,忽然握住阮晓露的手,泣不成声。

张教头情绪稍微稳定一些,问了阮晓露名姓,又问:“那,林冲是如何脱罪的?眼下做何营生?你又是他什么人?”

张贞娘轻声提醒父亲:“人家娘子远道而来,累成什么样,茶还没喝一口呢。您要听故事,晚些儿不行吗?”

她不着急知晓细节。得知丈夫性命无忧,她一颗心放下,已经无比满足。

张教头不好意思地笑两声,让锦儿招呼茶饭。

“是了。阮姑娘,你风尘仆仆的过来,我们欠你的情。就先在家将息几日,有什么话慢慢聊。”

*

阮晓露舟车劳顿,也确实需要好好歇一夜,当即高高兴兴同意了,在客房里铺个床,很快陷入梦乡。

只是睡梦里还在犯愁:这趟任务跟她想的有点不一样!

原本她就是个跑腿小妹,负责把人接到梁山就行;可是看现在的状况,到底要不要跟张贞娘说实情,怎么开口呢……

在《水浒》原著里,好汉们落草之后搬取老小,一人落草全家上山,是很顺理成章的流程。

可是说书人却从来没有提过,在这套“流程”幕后,那些性格各异的娘子夫人们,到底愿不愿意接受一个反贼丈夫?

第18章

张教头父女都睡得香。只有阮晓露,许是认床,或是邻家鼾声太吵,始终睡不踏实。

她想,倒也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先把人骗到梁山底下,然后请朱贵帮忙,塞进小船带上山,生米煮成熟饭,张贞娘这压寨夫人不当也得当。

可这种“赚上梁山”,跟宋江有啥区别?跟强抢民女有啥区别?

更是辜负了张贞娘父女对她的信任。

但要是照实说呢,万一张贞娘拒绝离开怎么办?万一她立刻寻死觅活怎么办?

……

东京城的夜生活实在很丰富。透过窗纸,可以看到殿帅府前的灯笼烛光,还有酒楼欢门的长明灯火,丝竹声、笑闹声、叫卖夜宵声,直到很晚才渐次歇落;没过多久,水声、打更声和车轮声响了起来,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准备第二天的生活。

明亮的月色笼罩着此起彼伏的屋檐和瓦片,照亮了人们忙碌的脚步。

就在这夜与明的短暂交接之时,万籁俱寂之际,忽然,簌簌两声,似是有人从墙头落地。紧接着,小小的院门吱呀一响,紧接着又被关上,顶了几块砖。

阮晓露听到声音,立刻又醒了。

她趴在窗缝,看到几个黑影鱼贯而入。

阮晓露听到一声尖叫,披上衣服夺门而出时,正看到张教头被几个黑衣大汉按在地上。

她惊得说不出话。说好的高衙内油尽灯枯病重式微掀不起波澜呢?

她迅速瞥一眼院门。城市灯火之中,隐约可以看到,院门有人把守望风,确保无人逃出。

张教头被人捏着下巴,还在含含糊糊地怒骂:“我在开封府有人!去告诉你家衙内……他敢来硬的……”

一个大汉阴阴地笑道:“老东西看走眼了。今日这事,衙内不知道。”

张教头大惊:“那、那你们是……”

“死到临头,说与你知。”大汉不慌不忙地抽根绳子,把张教头的手腕绑起来,“为着你们林家的一个残花败柳,让那高衙内茶饭不思,眼看病重。老都管禀知我家太尉,太尉甚是不悦。特特嘱咐我等前来了结这个祸水,不能误了衙内大好前程。你要怪,就怪你的千金招蜂引蝶,平白惹祸……”

张教头奋力挣扎,咬牙喊道:“我们不——”

“晚了。就算你要将你女儿双手送上,太尉也不准了。好好一个衙内,让她祸害成这样,她自己不知耻,自有人帮她体面。你放心,明日声张起来,就说她是思念那姓林的,一根绳子解千愁。如此,也让她清白上路。你多谢太尉开恩罢!”

说话间,张贞娘的卧房里传出惊叫声。借着月光,两个彪形大汉的身影一前一后闯入,往房梁上丢了一根绳子。

阮晓露惊呆了两秒钟,总算明白了,《水浒传》中林娘子“自杀”的真相。

高衙内是没这个胆子逼死人,但高俅敢啊。

高太尉视人命为草芥。为了治儿子的心病,先是陷害林冲,没成功;如今看来,高太尉转换思路,干脆让林娘子这个“罪魁祸首”消失,断了高衙内的念想。

在高太尉眼里,高衙内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闹着要抢别人的玩具。既然玩具抢不到,那干脆就把它砸了丢了,免得老在他宝贝儿子眼前晃荡,影响他正常生活。

阮晓露低头看看,抄起地上一块砖,深吸一口气。

“呔!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想逼人自杀也没那么容易!”

她用尽平生最大音量,料想这声音能直接传出二里地。

希望北宋的百姓和后世一样喜欢看热闹。

几个大汉都吓一跳,把她当成张贞娘的丫环。

已经打晕了一个小丫环,怎么还有第二个?这情报不准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