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


……”

柴进世界观连连刷新,感慨孩子还能这么带。

他是精细人,也明白阮姑娘不辞辛苦,帮他带娃,意欲何为。

招招手,唤来一个下人,低声吩咐:“叫老管家去藏书楼等我。”

-------------------

阮晓露带了几天的娃——其实自己也没多辛苦,只是指挥柴进庄子里的下人,一点点攒了个儿童乐园。

沙坑、蹦床、海绵坑、攀爬架、篮筐、球网、跳水台……

有时候她自己也去尝试一二,跟个小娃娃一决高下,乐在其中。

反正孩子不是她的,她不用操心补钙、词汇量和幼升小,只负责让他每天玩到睁不开眼。

唯一要操心的,就是在柴进赶来之前,把一个煤球似的幼崽洗洗干净,洗回原样。否则柴大官人要疯。

第五日清晨,庄门大开,进来一个风尘仆仆的大汉。但见他人高马大,即便在山东汉子中也算是拔尖的,脸上淡淡一行金印,一部垂到胸口的大胡子十分显眼。

“柴大官人!”大胡子朗声招呼,“俺回来了!这几日受累你,俺来给你好好赔罪……”

柴进还没出来,正在蹦床上挥洒汗水的小公子听到声音,喜笑颜开,鞋也没穿就跑了出去。

“胡子回来了!胡子回来了!”

那大胡子弯下腰,一把将小公子抱进怀里,举高高。两人一同大笑。

阮晓露还在琢磨该给“儿童乐园”添置点什么器材,猛然看到一个奶爸不请自来,惊诧莫名。

“你是……”

柴进匆匆赶来,跟那大胡子对拜,激动得两眼发光。

“朱都头,你可回来了!”

那大胡子“朱都头”上下打量柴进,朗声大笑,拍拍他肩膀。

“柴大官人,可以嘛!兄弟还以为,有这小祖宗在,你怎么也得瘦上三五斤……”

那小公子在大胡子怀里蹭两蹭,扭身跳下地,头也不回地扎进沙坑。

大胡子惊呆了,摸着自己胡子发愣。

“……他不要我抱?”

柴进笑道:“多亏有人雪中送炭。我给你介绍一下……”

阮晓露看看这大胡子奶爸,又看看柴进,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一件事。

“你……柴大官人,哎……这娃不是你的啊……”

柴进大笑。

“要是我的孩儿,我早就丢给后头丫环婆子,图个清静!——阮姑娘,这位朱仝兄弟,是郓城县马兵都头,是个义胆忠肝的豪杰。你在梁山泊,可曾听到他大名?”

柴进这么一介绍,阮晓露才意识到:“对对,好像晁大哥提到过,当初生辰纲事发,郓城县派人来捉他。有个兵马都头故意怠工磨蹭,让他及时逃走……啊对了,宋大哥是不是也是你放的?”

说起来这朱仝也跟梁山有缘。他当着县级公务员,却凭借职务便利,一次次将自己负责追捕的绿林豪杰放虎归山。当年晁盖、宋江犯罪之后,之所以能顺利逃走,全赖他刀口抬高一寸,可谓功德无量。

但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今年朱仝故技重施,又放了个讲义气的好汉。这次被县里捉住小辫子,撸了编制,判了个刺配沧州,这才跟柴进相识。两人都是“梁山人民的老朋友”,英雄惜英雄,当即结拜了兄弟。

“到了沧州,兄弟倒没受罪。”朱仝微笑,指了指那玩耍正欢的小公子,接着道,“知府大人的小衙内,不知为何偏偏瞧上我,非要我抱着玩耍,寸步不离。知府就没让我下牢,在他府里当了个保姆。前几日知府夫人上京探亲,知府干脆让我整日带着这孩子。恰逢我要办点私事,知府和柴大官人也是多年相识,蒙他恩准,将这孩子托付在大官人庄子上两日……”

“当初你说的两日,”柴进佯怒,揪着他的胡子笑骂,“结果一去七八日,要不是有阮姑娘帮我顶着,小旋风变死旋风了!你该当何罪?!”

朱仝捋着胡子,有点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有意耽搁,是梁山兄弟太好客。今天这个设宴,明天那个办席,非要留我……”

柴进龙颜大怒:“这就是你的‘私事’?我在府里拉扯小孩,你在梁山吃酒?”

朱仝理直气壮:“我都替知府拉扯了几个月的小孩,柴大官人如此豪杰仗义,不至于几天就叫苦吧?”

柴进:“你……”

两个三十多岁大男人,八拜之交的生死兄弟,就为了少当几天奶爸,互踢皮球,眼看就要动手。阮晓露都替他俩害臊,脚趾抠出个聚义厅。

“行了你俩,”她让下人搬俩凳子,拿来俩扇子,给两人扇扇火气,“现在谁也不用推了。这孩子现在玩挺好,乐不思蜀,只要给他吃给他睡,再玩三天不成问题……”

“多谢姑娘两肋插刀,”朱仝一揖到地,笑道,“不过我要接他走了。唉,分别这么久,还真想念……”

他一脸姨父笑,好了疮疤忘了疼地跑到沙坑旁边,尖着嗓子道:“小衙内,跟俺回家啦!”

小朋友却倔得很,在蹦床上翻滚跳跃,把旁边的朱仝当棵虎背熊腰的葱。

朱仝:“小衙内,是我!胡子叔叔!来,跟我回府,你爹想你了。”

小衙内:“我不走,我就要在这里玩。”

朱仝假装吹胡子瞪眼:“你走不走?”

小衙内焦躁起来,带着满身泥沙,扑到阮晓露身上。

“我不走!除非你把她做的东西都给我带回府!”

阮晓露眼前一黑,赶紧找个借口遁了。陪娃耗电这种光荣任务,还是交给一米九的山东大汉吧。

---------------

朱仝和小衙内一个要走,一个要留,后院里僵持。

柴进招招手。阮晓露赶紧溜出去。

托盘里盛着个木匣子。打开来,是一本发黄的古籍,字迹清晰,纸张柔韧,带着浓烈的樟木清香。

“《齐民要术》的官刊善本,寻了三日,总算在最上层的架子中找到。”柴进拈须微笑,“不是在下夸口,整个山东河北,怕是找不出同样的第二本。姑娘拿去,可莫要毁坏了。”

阮晓露毕恭毕敬地捧过来,不敢用力呼吸,生怕给吹坏了。

略翻一番,里头内容之丰富,让她大开眼界。不仅有各种五谷瓜果蔬菜栽培之法,更有养殖、酿造、烹饪、农具机械 、煮胶造墨……

几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从农田到成品的一条龙使用手册,当代的种田百科全书。

很多官方垄断、需要到州府官商处才能买到的物资,这里都有制作方法的介绍。

阮晓露忍不住说:“这书藏起来发霉太可惜,要是能成批印刷,发给老百姓,那大伙的生活肯定便利许多……”

柴进笑而不语,听她畅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