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4
们鸭嘴滩,教你大开眼界!”
不等她回话,两人又歪歪斜斜地走了。
两个猎户,装束一样,扛着个狼尸从林中走来。众人见了,轰然喝彩:“好个解家兄弟,照你们这捕猎猛兽的速度,黑风口小路马上就能开放了!”
解珍解宝初到梁山之时,浑身带伤,包成粽子;短短数月,不仅痊愈,而且承包了山上的猛兽管控工作,让大家的活动范围增加了三五成,成了山寨的拓荒功臣。
他俩笑呵呵冲大伙招手。
远远一棵树下,石秀一动不动地立着,抱着胳膊,锐利的眼神扫过全场,好像一对高清监控摄像头。
孔明孔亮正商议待会悄悄赌一场,猛然看见石秀,双双闭嘴,贴墙根溜走。
石秀忽然看见阮晓露上得关来,身边围着一群女眷。眼神马上扫到她身边,有意无意地找了一圈,一无所获,又瞄向别处。
山上女流越来越多,弄得纪律委员石秀烦不胜烦。他想,要不是自己天天爱岗敬业地盯着,肯定出乱子。
梁红玉在阮晓露身边,朝石秀努努嘴,低声道:“我们几个姐妹自从上山来,这人就对我们没好脸色……”
阮晓露瞬间火冒三丈:“哦?”
“……可有一次,有个新投奔的喽啰对我的姐妹动手动脚,恰让他全程瞧见。我那姐妹只晓得尖叫。他跳出来,把那喽啰揍个半死,剥光了吊在树上。第二天就通报全山,赶了出去。”
阮晓露失笑:“然后依旧对你们没好脸色?”
梁红玉惊讶:“你怎么知道?——对了,还有一次,瑞兰姑娘出来托人买颜料……”
她目光逡巡,想找李瑞兰确认一些细节,却发现李瑞兰不见了。关上关下热闹得紧,她却不知何时遁了。
梁红玉不以为意,接着道:“反正我不怕他……”
两人正窃窃私语,只见晁盖喝得脸膛发红,大步从聚义厅里跨出来。
“咱们女中豪杰回来啦!”
朗朗的声音在夜幕中一扫,众人立刻将目光聚来,大声欢呼。
眼下梁山女眷激增,厉害的女将也多了不少,每个人都被老大哥夸过“女中豪杰”,这个称呼不免有些贬值。但阮六姑娘作为一代目“女中豪杰”,跟大家同甘共苦这么多年,地位还是无可撼动。
晁盖亲自给她把了接风酒。
阮晓露谢了,按梁山规矩一饮而尽。
“大哥大哥,我不累,都在酒里了,”她生怕还要再喝,赶紧抢过晁盖话头,总结陈词,“蒙你们惦念,这次出去,大大小小的事儿太多,明天我再一一汇报。只有一件事,今天得先跟您讲。宋大哥……”
先简略地说了一下,宋江和自己一同北上,深入女真腹地,获得珍贵情报若干,得赶紧呈给朝廷,让国家小心防范这帮崛起中的猛兽。眼下已经搭上太守张叔夜的线,被太守留下,不能回山探望诸位兄弟。
“宋大哥眼圈都红了,说他特别想来看你们,但还是要以国家为重……”
她从怀里抽出个小信封,递给吴用。
“……只能修书一封,聊表思念之情。改天开会的时候,照例给大伙宣读。”
晁盖一愣,“啊这……客房都给他留好了……”
当段景住来到梁山报讯,提到宋江也在冒险小队之中时,晁盖激动得不能自已,问了一连串问题:宋公明气色可好?胖了瘦了?可曾提到俺们梁山?……
吴用却似早就料到,接过那信,收进袖子,摇着扇子,安慰老大哥:“他有公务在身,身不由己。你看就算咱们落草为寇,也不能无所不为,何况宋大哥一个吃皇粮的?能写封信,已是冒了天大的风险。这信咱们可千万收好,莫要给宋押司留把柄。”
晁盖想想也是。放眼看着周围众兄弟放浪形骸,愈发觉得这梁山真是可爱,自己落草真是落对了。
“对了,”吴用又笑道:“柴大官人的贺年礼刚刚送到,就放在厅里。寨主不让他送太贵重的东西,都是些吃食玩意儿,但也人人有份。明儿让小六姑娘首当其冲,第一个挑。”
这么一打岔,晁盖才转悲为喜,笑道:“方才酒席你没赶上,来人!再整一桌!”
“别别,”阮晓露赶紧说,“别续摊了,让大伙回去歇着吧。我回去陪娘。”
晁老大性子直犟,缺什么不能缺排场。为了迎她一个,非得让这满山醉汉再回去灌酒。还好阮姑娘灵活变通,否则这酒得吃到半夜去。
忽然斜刺里撞来一个光膀子小帅哥,一路告罪,来到阮晓露跟前。
“姑娘!”史进风风火火的问,“看见瑞兰了么?”
阮晓露打量他好一阵,才慢慢道:“天冷,你披个衣服?”
刚才算卦的时候还穿着呢。
史进讪讪:“方才饮酒污了,我、我这就去换——对了,看见瑞兰了么?刚才还在呀。”
阮晓露和身边人互相看看,齐声道:“没注意呀。”
史进懊糟,转身离开。
阮晓露远远看着他背影。好像知道他为啥要跳槽梁山了。
有石秀盯着,他整不出坏事儿,不用担心。
况且那九条龙的大花背也确实挺好看,寨子里一抹亮色。热烈欢迎。
第186章
阮晓露在关下转一圈, 跟山上的熟人都见了一遍,叙了八百遍别来之情。
因为刚才已经跟女眷们喝了一轮,此时虽不敢畅饮, 但依旧有点飘然上头,脸蛋红通通, 寒风一吹, 格外的热气腾腾。
值夜头领前来收摊,一个个点人数。眼下正值初春, 梁山上还在实行“冬令时”,每晚都要点名巡路, 且实行宵禁, 以防有醉鬼倒在地上冻死。
马麟带领“梁山文工团”, 咿咿呀呀, 在厅外奏响了《阳关曲》。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酒终席散之际,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爽快离开, 经常是两两捉对, 相互拜别,客气客气着,又喝了起来。值夜喽啰也没精力一个个提醒。有时候酒席散了好久, 还有头领在外面游荡,大大增加了值夜人员的工作量。
直到几位专业教坊歌伎上山, 给一群糙汉出了个主意:散席的时候,固定演奏一首离别歌曲。大家 听得多了,自然形成习惯, 听到这首歌,就会不知不觉生出离开之意。
文工团积极纳谏。如是几次, 效果卓著。
丝竹之声响彻山林。一时间,喝酒的、聊天的、吹牛的、客套的、吵架的、横着躺的、竖着站的……众头领自觉抬屁股走人。
阮晓露还没形成这个条件反射,眼看大家跟自己擦身而过,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这就是梁山版的《难忘今宵》……
她哈哈大笑,也随大流,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