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6


的人,他的管嫔也不会开始吃斋念佛不爱搭理人!

想想从前温柔懂事知书达理的贵妃,再看看如今这个满心愧疚没了什么精神气儿的女子,乾和帝真恨不得将管家那些个废物再拉出来砍一回。

都是他们不争气!

前头两个指望不上,老三却好了不少,成亲之后人也稳重了一点,前几个月夫妻俩一起闹着玩儿,被他罚了几回,二人竟还被罚出患难之情来了。

后来灾情多发,他逼着老三出门办了几桩事儿,许是瞧见了百姓之苦,这人也少了点嬉皮笑脸不懂事儿的样子,现如今也能上朝议事,还算稳妥,还算是能让他心理平衡些。

老四早废了,自打夕照郡主那桩事儿,本就胆小的人,更不像是个皇子了,活像是个耗子,内向不与人交流,沉默寡言,胆小怕事儿,一瞧见他,乾和帝便想起早些年萧镇关那气人的怂样,只恨不得将人踢得远远的,少来碍眼。

老五老六也大了点,读书都不错……

乾和帝也发现,许是因为这几年天下苦,孩子们显然比早些年时候懂事儿,知道议论国事天下事,不像过去那样,只知道享受荣华富贵了。

这长进倒是好的,就是代价太大。

乾和十二年,边关大捷。

乾和帝派出的大元帅率军重创北庭,活捉了北庭太子,暂占上风,北庭大军后撤。

乾和帝并不想要退让,他心中也是有些雄心壮志的,只恨不得让大军立即踏平北庭,让对方再也无能踏入大魏国土。

然而却不能继续进攻。

这几年天下灾情太多了,哪怕他颁布了不少政策,可实在难以对抗天时,人都去打仗了,粮食谁来种?新生人口更是少了许多,边关那边情况更差,大城之内还好,城外小地方,十室九空,民怨沸腾,一旦继续进攻,那又要死许多人,到时候北庭反扑,对百姓来说,是一点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这都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故而与朝臣们一番探讨之后,只能暂时休养生息。

然而北庭野心不能不防。

当初定下的兵马大元帅年纪也不小了,这几年征战时,身上数伤并发,但为安军心,也没传出过半点风声,现在战争暂停,乾和帝便立即将人召了回去。

萧镇关确实是历练出来了,积累了不少功绩。

乾和帝直接命他带领一些将士继续镇守边关,以防北庭再次作乱。

这结果,萧云灼不用算也能猜得到,所以并没有半点失望,倒是老太太,见不着儿孙,心中牵挂不已。

老太太这年纪,早先又生过大病,身体本是难熬几个寒冬的,但这几年身边有三个贴心的后辈陪着,竟还挺康健。

萧云灼人在京城,但回家的次数不多,家中琐事,萧文晏也学着上手,已经从一个不知好歹的熊孩子,成长成一个俊秀少年郎。

这人有着一股使不完的牛劲儿,习武读书都好似累不着他一样,还凭着一张会胡说八道的好口才,成了京中有名的公子哥儿,去年被陛下召入宫中见了见,牛皮都吹到了陛下跟前。

萧文晏身上朝气蓬勃,确实让乾和帝无比喜欢,少年郎天真狂傲,但却不无知,甚至还对萧云灼怕得要死,那样子瞧着就好笑。

萧文晏如今也没那么傻,他也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什么。

陛下如今用不着他和父兄一样上阵杀敌,他就在京中做个吉祥物才是好的。

母亲消失三年后,大哥和大嫂才在边关成了亲,消息传来的时候,他心里也已经预料到了什么,只是他也知道自家的父兄都是什么样的人,有些决定做起来很困难,但却是不得不做的,怪不得他们。

他现在只想着,待嫂嫂怀孕之后,孩子养几年,多半是要送回来读书的,到时候,他就是老大了,负责看管侄子侄女们,让父兄没有后顾之忧,才是他该有的责任。

心里也有些可惜,但仔细想想,于国于家都好,便又觉得还行了。

而且,他也不会被困一辈子的,等他到了三十多岁,小的也该长大了,他想去外头看看,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当然,这些想法他只和霍夫子说了。

大姐这几年越发高深莫测了,对他的态度也少了关切。

夫子说,她是国师,不能有太多的孩子气,更不能让人觉得她在乎小家比大家要重,所以难免要收敛心性。

他觉得有理。

而且这么一想,他都觉得大姐装得可真辛苦。

做了个国师,看着风光无限,可却被架在那观星台上,不能有太多的悲喜,否则底下的小的们瞧了,便会生出不安。

陛下好像也是如此,要威严稳重才能让人全心地信任。

可这样的大姐,总是少了几分人味儿。

他有一回求着陛下,厚着脸皮去了观星台,站在她的身边,盯了大姐一会儿,那一刻,他觉得大姐就像是一块玉雕,泛着灵性,但又冰冰冷冷的。

他竟有些怀念当年在大街上暴打他的萧云灼了,凶巴巴的,多好玩啊。

也因此,萧文晏也多了个乐子。

每次见了萧云灼,他总是不由自主地变得嬉皮笑脸、满嘴大话,说着不着边际的玩笑,扯着书院里头的趣事儿,他说故事的能力很强,非得看到萧云灼紧紧憋住的嘴角,还有眼中克制的笑意,他才觉得达到了目的。

第345章 大结局中

萧云灼对这个弟弟确实也是有些无可奈何的。

他个头窜得快,从前挺好揍,可自打学了武之后,一溜烟就跑了,追都追不上,她堂堂一个国师,总不能满大街追着萧文晏乱跑吧?

丢人。

偏偏这逃跑的本事,还是她教的。

熊孩子学得快,只能说,萧家人,几乎都是学武的料。

……

乾和十四年,陛下病重。

北庭得到消息,果然又席卷重来,狼子野心难除。

瞧着底下一水儿的皇子,乾和帝其实也都挺满意的,比起祖辈,他膝下存活的皇子还是算多的,只可惜,有几个孩子年纪太小了,不论有没有才能天赋,他也不敢将底下小的推上那个位置,到时候主少国疑,不妥。

思来想去,乾和帝最终将三皇子元尧正式记为皇后之子,立为太子。

乾和帝的病熬了不到一年,便已经支撑不住了。

临去之前,萧云灼也被叫了过去。

“老三从前吊儿郎当的……如今稳重了,可朕真怕他故态复萌,国师多盯着些……”乾和帝还是不安的,说着,话音一转,又虚弱道:“你与朕老实的说,朕于国家之功,胜于父皇否?”

他也不敢和圣祖比,圣祖建立大魏,那是救世之功。

但他和父皇呢?没差太远吧?

“先皇在世时,天下太平,倘若陛下于先皇时期为帝,大魏一定会更加繁盛,所以在臣心里,您乃是明君。”萧云灼也是实话实说。

乾和帝缺点很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