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周淮林回来峻州没多久,魏琰的赏赐也紧随其后。

虽然说是为了嘉奖周淮林的治下有功,但随着赏赐的还有他特意安排的宫里的嬷嬷、接生的产婆,甚至连孩子出生后的奶娘也有,以及……一封信。

信是嬷嬷亲自交到梁璎手上的,嬷嬷还应魏琰的要求,特意强调:“这是皇上给夫人您的回信。”

说是回信,那就是在说梁璎之前给他写信的事情。

周淮林也在一边听着了,他想着自己最后一次见魏琰时,他那隐隐疯癫的模样,心中亦有不安。

“若是不想看……”

话没说完,梁璎就把他拦住了。

这话不能随意说,至少不能淮林来说,让嬷嬷告到了魏琰那里,魏琰说不定还会记恨上他。

“我知道了,”她回复那嬷嬷,“我会看的。”

对方果然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可周淮林不想她勉强自己,待那嬷嬷走了才说:“你不必为了我做不喜欢的事情。”

梁璎摇头。

不过是写两封信而已,日后淮林进京的时间还多着,她不想每次都这般提心吊胆。

那个男人对自己,无非就是在愧疚与怀念的情绪下产生的执念罢了。

既是执念,总会随着时间消散的。

***

在给孩子起名的问题上,征得二老与周淮林的同意后,梁璎在信中交给了文杞来。

魏文杞接到母亲的这个任务,几乎是马上就来了精神。

他第一次有了一种自己也参与了那个孩子的人生的感觉,他跟父皇说的话其实没错,父皇与那孩子毫无关系。

他却是不一样的。

他是孩子的哥哥,他们之间,存在着奇妙的血缘纽带。

文杞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悸动,他开始想着自己若是有一个弟弟妹妹,会是什么样的。

于是合上了信后,他就开始翻找各种书籍,企图寻一个合适的名字。他太过投入了,以至于魏琰的声音突然传来时,还把他吓了一跳。

“我的信呢?”

文杞定了定神,才看向突然冒出来的父亲。

“什么信?”

“你母亲的信。”魏琰的目光瞥向梁璎给魏文杞的信上。

文杞一把护住了:“这是我的。”

“只有你的吗?”魏琰像是不能接受,喃喃自语地思索,“不应该啊,我给她写了回信的,她怎么没有回我,是忘了吗?你再找找。”

文杞总觉着他有几分诡异,所以想要说的“母亲怎么可能会给你回信”这种话也咽下了了,只是平静地又肯定了一遍:“没有你的。”

魏琰神色古怪地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得出结论:“她应该是忘了。她上次就给我写过的。你知道写的什么吗?”

文杞见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是母亲常用的信封。知晓他又要开始念叨母亲那些为了周刺史不得不写下的违心话了,他干脆继续看自己手里的书。

魏琰把那信又反反复复琢磨了一遍,琢磨到没收到回信的失望被抚平得七七八八,才看向自己的儿子。当然,也发现了他根本没在听的事情。

魏琰也不介意,他看着文杞桌上翻得乱七八糟的书,坐在一边,拿过一本后翻了两页。

“是在给孩子起名字吗?”

文杞马上警惕地看过来,在看到父亲眼中饶有兴趣的目光时,顿觉头疼:“跟你没关系。”

“我就是帮你参谋参谋。”他又翻了一页,“景行如何?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第43章 你以后一定是很好的父亲

眼看着魏琰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文杞凉凉回他:“周景行?”

加了一个周姓果真让男人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凝固。

魏琰眉心轻皱地思索了片刻,这个周字让他如鲠在喉,越想越是气闷, 他站了起来, 就着这个问题一边思考一边来来回回地走着, 脚步带着明显的烦躁。

文杞没有理会他了, 继续看着手中的书。

然而没有隔太久, 他就又听着父亲的声音传来:“也没道理非要姓周的。”

文杞不解地看过去, 就见魏琰像是想到了什么解决方法, 眼睛都亮了不少:“我可以下旨, 让孩子跟着你母亲姓就好了。梁景行……梁景行。”那名字在他的嘴中被捻磨着念叨了几遍, 紧蹙着的眉心愈发疏解。

显然,用了梁的姓氏后, 男人明显地心情舒适了不少。

偏偏旁边有人在继续泼着冷水:“就算姓梁也改变不了他的父亲是周刺史的事实。”

魏琰又是一阵气闷,又不能跟儿子生气,就只能企图说服他:“你难道你不想让你的弟弟妹妹跟你母亲姓吗?”

“这是应该母亲说的算的事情,但父皇若是如此下圣旨,让周家怎么想?旁人怎么想?”

文杞一说完, 就看见了男人的眸子重新暗淡下去, 他不相信父皇说出这种馊主意的时候没想过是不可行的, 可是此刻他明显还是气闷着, 又坐下来重新打开了母亲的信纸,就好像这样能让他心情平复下来一般。

文杞又想起林福曾经跟自己说过,父皇有时候会对着空无一人的地方说话,再看他这般模样, 一时间心中涌起复杂。

虽然魏琰平日里在外人面前看不出什么异样,政事上更是挑不出差错, 但文杞知道,他的内里却在一点点地腐朽着。

父皇这样陷入对母亲的痴恋中无法自拔的模样,文杞见了,心中并不是完全没有波动的。

可难道他希望父亲完全忘掉对母亲做的事情吗?希望他毫无阴霾地继续生活吗?文杞知道,自己是不愿意的。

没有这样的道理是不是?

母亲曾经受过的苦可以一笔勾销吗?

自己与母亲的分离又该怎么算呢?

那就这样吧,大家都有自己的因果报应,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文杞重新低头开始给母亲写信。

“若是男孩,可叫岁安。若是女孩,可叫岁暖。”

愿他们岁岁长安,余生只有温暖。

***

因着有过一次经验,又做足了准备,梁璎这次的怀孕过程舒适了许多。

倒是周淮林,却不知怎么的,每日精神愈加紧绷。也还好他那张脸天生不会与人亲近,所以让人无法轻易察觉。

也有人例外,比如周父。

这日周淮林来跟他问安的时候,他便多说了几句:“你今日气色差了许多,是在忧心梁璎吗?”他宽慰道,“那孩子吉人自有天相,自然会平平安安,你无需想那么多。”

周淮林点头,但神情并没有缓和多少,还是肉眼可见地严肃。

这模样让周父笑了出来:“梁璎倒是让你有了些人气。”

毕竟这孩子从小就是小大人的成熟模样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