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顾桑心口一紧,想到寒毒还会继续发作以及顾九卿备受折磨时的痛苦隐忍,胸口就跟堵了块大石头般难受,她忍不住抱怨道:“这劳什子的怪毒,难道就没有一劳永逸的解毒法子么?”

顾九卿习惯了用谎言伪装自己,他的话向来真真假假以此混淆他人耳目,他下意识便要说此毒也许无解,可看着顾桑脸上毫不掩饰的忧愁,话到嘴边又改了:“能解,只是比较麻烦。”

一听并非无可救药,顾桑立马高兴起来:“太好了!”

下一刻,眸色略暗:“那大姐姐为何不彻底解此寒毒?你说比较麻烦,那应该是非常棘手了。”

顾九卿微微颔首。

解毒有凶险,他暂时还不想冒险。

他并不想深谈寒毒一事,顺势转移了话题:“听说杨家人找你麻烦了?”

“大姐姐知道的,杨靖儿跟我不对付。不过,我也没吃亏。”顾桑笑眯眯道。

顾九卿看她一眼,深表赞同:“你也不是那种会让自己吃亏的人。”

“太子妃也在静安寺,听说要小住几日。”顾桑晃了晃杨清雅送给她的手镯,委婉提醒道,“太子妃看起来是个温善的人,且不知她会不会为了太子迁怒到大姐姐身上?”

她记得原书中太子妃确实算计过几回顾九卿,但书中的顾九卿跟康王没有婚约并未绑在一起,即使康王和太子对立,女主跟太子妃并无多大的利益纷争,只是出于女子的嫉妒心理,妒忌女主才华样貌皆优于自己,才实施了一些打压,但都被女主机智的应对过去。

但现在,剧情跟原书已经大不相同,她就不确定太子妃对顾九卿是哪种心理了。

要知道太子妃到静安寺并非只是为了上香礼佛,而是为了躲避宫里四起的流言,而这些流言是康王的母妃华贵妃一手主导。

这都是从女主的情报网了解到的信息。

顾九卿长眸半眯:“等着且看,不就知道了。”

正说曹操,曹操就来了。

“大姑娘,太子妃知您身子不适,故来探望。”

门外,陌花的禀告声将将落下。然后,顾桑就看见方才还精神抖擞的顾九卿立马如‘弱柳扶风’般歪倒在床上,一把拉过被褥盖在身上。

探病探病,不病着如何探?

顾桑看了一眼床榻上的顾九卿,走过去将门打开,她朝杨清雅敛衽行礼,随即将杨清雅等人迎将进屋,顾桑见顾九卿完全没有要起床也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只好替他描补道:

“大姐姐久病不愈,昨儿又吹了点冷风,导致病情有所加重,恐不便下床见礼,还请太子妃见谅。”

这时候,顾九卿倒是配合性地掩着唇咳了声,只是任谁都看得出那份敷衍。

张嬷嬷皱眉,正要说什么,却被杨清雅抬手制止:“这里不是宫里,没那么多繁琐规矩,且顾大姑娘尚病着,无须多礼。”

顾桑立马道:“多谢太子妃体恤大姐姐。”

说罢,便让陌花搬了张凳子,待太子妃落座后,又上了素茶点心。

杨清雅端茶轻抿了口,抬眸朝顾九卿看去。

即使见过他的容颜,此刻依旧被惊艳到。那是一种清冷出尘的气质,如雾霭白雪,如林间清风,世间无人可比拟。即便她如今有太子妃的身份作为加持,仍旧一眼就相形见绌。

她记得幼年的顾九卿似乎平平无奇,也不知从哪年开始,顾九卿长相越来越出众,才情也越来越好,燕京城的人就爱拿她和顾九卿作比,比才学比容貌比性子,原本她是燕京第一才女的存在,比着比着,她就退居第二,再后来,燕京城就只有顾九卿的传说。

诸如,顾九卿是九天神女转世,清冷不食人间烟火,无人可亵/渎之类的。

而大家后来议论她,多是太子的未婚妻、杨家嫡女。倒是忘了,现今又多了一桩青梅竹马的风月谈资。

杨清雅收敛思绪,语带关切地开口:“顾大姑娘病情加重,寺中又不太好请大夫,正好我带了一名御医上山,不如让他过来替顾大姑娘调治一番。”

顾桑心里登时咯噔一下。

女主肯定不愿让人察觉他中毒的事。

顾桑动了动唇,正要说些什么,顾九卿轻咳了一声,声音虚弱道:“也不是什么大病,都是些老毛病,原就是家妹夸大其词。何况,玄叶大师已为我瞧过病症,就不必劳烦御医走这一遭。”

语罢,顾九卿似乎为了印证自己的话,试着坐起身。

杨清雅见状,便道:“顾大姑娘病着,就这般躺着,快别折腾了。”

顾九卿又躺了回去。

顾桑:“……”

顾九卿话里话外没有将就太子妃的意思,杨清雅心中微恼,面上却不得不维持谦和端庄的态度。

场面一时有些冷场,气氛颇为尴尬。

顾桑也打不定太子妃当真只是来探病,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时,而顾九卿恍若看出太子妃的意图。

“不知太子妃所为何事?”

杨清雅愣了愣,随即笑了起来:“顾大姑娘既这般说了,我也就不藏着掖着,只是一点小事需顾大姑娘帮忙。”

丝毫不给顾九卿反对的机会,杨清雅继续道:“太后久居宫中,多年礼佛,对佛法佛经甚为喜爱。而顾大姑娘亦是喜爱礼佛,与佛法有缘,我曾听寺中僧人夸赞顾大姑娘一手佛经丝毫不逊色于名寺高僧,甚至远胜之,故而想请顾大姑娘亲手抄写一份佛经,容我送入宫中为太后祈福。”

这点小忙,乍一听,似乎没什么问题。

然而,当太子妃身后的侍女捧出一卷经书时,顾桑眼尖地发现顾九卿的眼神微变,只一瞬息的变化,依旧被她敏锐地捕捉到了。

杨清雅指了指侍女手中的经书,笑得温婉和丽:“太后近日喜读这则《百业经》,如果太后收到顾大姑娘的手抄经书,定会称心如意。”

顾九卿接过经书,问道:“太子妃当真确定?”

“自然。”杨清雅道。

顾九卿应承下来:“那便如太子妃所愿。”

看着顾九卿那双漆黑冷眸,但不知为何,杨清雅心底隐约不安。

应该是她想错了。

毕竟她要做的事……华贵妃母子加诸在她和太子身上的事,怎能不收回一点利息?

目的已经达到,杨清雅也就没有必要留下同顾九卿寒暄,让张嬷嬷将备好的礼留下后,又嘱托顾九卿养好病抄写也不迟,便转身离开。

顾桑凑过去看了一眼顾九卿手里的经书,她对佛经不甚熟悉,只知道百业经是小众佛经,不如《金刚经》、《莲华经》这些大成佛法出名,这则佛经通篇讲述的都是善恶因果报应。

太子妃只是单纯希望顾九卿抄写一份佛经送入宫里吗?如果太子妃没有被华贵妃针对的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