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
唇,呆呆的望着那马车。
曹贞刚刚宛若凌波仙子一般的身影到现在都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中。
“前些日子广陵事变,你言道机会来了,如今你又是怎么想的?”周瑜倒是没想那么多,他转头看向孙策:“我叔父如今乃是丹阳县令,若要起兵,丹阳正合适。”
且看陶谦能稳坐徐州牧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手下有一众丹阳部么?
“我本想着先去投靠袁术,将黄将军他们要过来,甚至已然做好被刁难的准备,可如今黄将军前来告知他们如今乃是在曹营,我自然是要先去曹营一趟了。”孙策的想法从未改变,他想要为父报仇,那么起兵就是必然,本以为要在袁术手下憋屈一段时日。
却没想到,如今柳暗花明,让他多出了不少希望。
当初曹公作为和他父亲同样为大汉奔走的将领,他对曹公的影响一直很不错,不论那些名士将此人的名声说的多不堪,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且……当初若不是曹公嫡女来相助,孙坚尸骸也没那么轻易的拿回来。
“伯符……我有个建议,不知你可愿意听上一听。”
孙策专注的看着周瑜:“洗耳恭听。”
“你可曾想过……与曹公联盟?”
“联盟?”孙策微微一愣,随即摇头苦笑:“我如今手下无兵,连阿父当初留下的长沙守备都被袁术夺了,我有何资格与曹公谈联盟?”
“那便不联盟,你瞧,联姻如何?”
孙策眨了眨眼睛:“联姻?”
“是!”周瑜点头:“曹二娘子虽是庶出,却自小便有嫡夫人丁氏教养长大,如今更是得曹大娘子倾心教导,无论各方面,都极为出色,论出身,你乃前长沙太守嫡子,她为兖州牧庶女,虽说一嫡一庶,可论身份却是相配的,论年岁,你年长三岁,正相配,而大娘子的夫婿乃是曹公身侧谋士,你乃武将,与之更无冲突,日后曹公相助于你,也不必担忧大娘子多思,此乃良缘,伯符可要好好打算打算了。”
孙策听着周瑜分析,不由得蹙眉。
因为父丧守孝,他没能及时娶妻,如今将要加冠,便是不联姻也到了该娶妻的时候了。
【?作者有话说】
曹氏当机立断跑路。
周瑜暗搓搓的搞手段。
孙策要被送去联姻。
只有我们曹贞妹子,小仙女儿一般的冰清玉洁。
曹阿婉:想娶我秦岭的妹子?那可是不能纳妾的!
所以……大乔什么的,呵呵哒。
——————————————————————
更啦!
第168章 “娘子,这位妇人一直往院落里面闯。”
“此事恐怕不是你我二人就能决定的, 我瞧着曹家的娘子都不是常人,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孙策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后,二人便起身回去了。
他们二人早起本是来这寻名士张纮, 却没想到, 居然能巧遇曹贞。
二人歇了心思, 早早的回程。
路上孙策出神的望着前方, 周瑜也显得满腹心思。
快要进扬州城时,孙策突然咧开嘴笑了笑:“公瑾,你不觉得二娘子与大娘子很相似么?”
周瑜:“……”
“不过还是不如啊……”孙策惋惜着摇头。
在看见过阿婉踏风而来的身影后,再看曹贞, 总觉得未免太柔美了些, 少了些凌厉感。
周瑜听着孙策的自言自语, 瞬间头疼了起来。
孙策出孝期, 私下与名士张纮会面,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名士张纮也在家中守孝,一开始对孙策的拉拢并不答应,可孙策实在是个有毅力的人,几经劝说后,终究还是点头答应了。
周瑜此次跟随孙策而来, 在张纮点头后,他开口问道:“如今汉祚衰微, 天下纷乱, 然兖州曹操手下能人异士众多, 且文台公旧部尽皆归于其手, 曹公膝下共有二女, 长女年弱便被秦岭异士收为弟子,带入秦岭教养十六年方才归来,次女虽为庶女,却在嫡夫人膝下教养,年岁与伯符也相当,若有心联姻的话……”
张纮一直捋着胡须听他们说话,这会儿周瑜提出的问题,他沉思片刻,方才缓缓开口:“若是与曹公嫡女婚配,倒是值得一试。”
周瑜脸色有些不好,他觉得自己说的挺明白的,是与曹公次女联姻。
“大娘子已经婚配了,夫家乃是颍川寒门。”
这话是孙策说的,只是怎么听怎么觉得有些阴阳怪气的。
周瑜回头看他,孙策一脸茫然的看回来,压根没意识到自己刚刚说话的语气是多么的酸溜溜。
张纮捋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颤,便将话题岔开了。
等临走前,孙策率先上了马,张纮拉着周瑜说道:“婚配之事暂不着急,公子之心你我皆有察觉,莫要好心办坏事才行。”
周瑜心思一凛。
抱拳道:“多谢先生提醒。”
张纮点点头:“你们快些回去吧,城门快关了。”
既然决定要去昌邑,周瑜和孙策二人的行动力都是极强的,只是孙策却不打算带吴氏和那些弟妹们走,准备自己一个人单独行动,曹贞听闻后便上门来了。
这可是阿婉交代过得,若孙策要去昌邑,务必要将他的母亲及其弟妹一起带过去。
吴氏接待了曹贞,听闻曹贞有话要和孙策说后,便退了下去。
曹贞跟着阿婉身后,脾气也更倾向于江湖儿女,背缚双剑,英姿飒爽的站着。
孙策走进来,就看见她临窗而立的背影。
曹贞听见开门的声音,便转过身来,对着孙策笑,孙策被她这么一笑,顿时脸颊有些热,轻咳了一声:“二娘子,快快请坐。”
曹贞也不矫情,直接坐了下来,孙策亲手为她奉了茶。
“我听公子的意思,是不想让孙娘子与弟妹与我们一起回昌邑?”曹贞喝了口茶,开门见山的说道。
孙策点点头:“我前途未卜,母亲柔弱,弟妹年岁又小,如今去昌邑也不过跟着我担惊受怕罢了。”
曹贞却摇摇头:“公子想差了。”
“娘子此话何解?”
“你担心母亲柔弱,昌邑有重兵守卫,亦有部曲娘子帮衬,你担忧弟妹年岁尚小,却不知正是这年岁小时该得名师教养,日后才能有才有德,我阿父不才,座下名士大儒亦有,且我长姐有开山立书院之心,寻大儒为山长,若公子真心为弟妹好,应该将他们带去昌邑才是。”
曹贞说的有理有据,孙策反倒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
曹贞抿直唇线,端起茶碗喝茶,暗暗的出口气,长姐只让她务必带孙策母亲回昌邑,却没教她怎么说,这些话还是她和黄月英在路上的时候,两个人琢磨出来的。
“此事……我与公瑾再商议一下。”孙策也没有被这美好的前景蒙蔽双眼。
曹贞离开时还有些唏嘘。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