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
“都有。”
“集市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大姐姐脾气好,你要吃什么大姐姐都会买给你吃的……”
苏辙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苏轼一个哀怨的小眼神扫过来,苏辙这才强忍着笑道:“六哥,你对我好我都知道的。”
“不是我出去玩不记得你,是你现在每天跟着爹爹启蒙,你那样上进,那样好学,所以我想了想,才没与你说的。”
这个问题,他的确是想过的。
他想若苏轼也去,看到这也要吃,那也要吃,哪里能让苏元娘与罗二郎见面?
苏轼到底是小娃娃,好糊弄得很,一听这话就破涕为笑起来:“我这就与爹爹说,明日休息一天。”
说着,他更是一本正经道:“连大哥、二哥在书院念书,都可以休息,我也要休息!”
他这话说完,就抹着眼泪一溜烟跑去找程氏了。
翌日一早。
苏辙在门口与王氏等人汇合时,身后就跟了个小尾巴。
苏轼知晓今日要出门,脸上笑的能开出一朵花来。
王氏虽最喜欢的苏辙,但觉得苏轼这孩子也不错,便将他一起带上了。
王氏等人坐在前面一辆马车,苏辙与苏轼单独坐在后面的马车。
便是如今时候尚早,街上已有几分烟火气。
卖馄饨的,卖炊饼、卖馒头、卖饼子的,卖菜的……苏辙已能想象到这街上最热闹时的样子,只怕连走路都难。
如苏辙所预料的一样,苏轼捏着自己的小荷包,隔一会叫停,说要下车买吃的,隔一会又叫停,又说要下车买吃的……虽说他们并不坐在同一辆马车上,虽说有任乳娘跟着,但王氏身为长辈,后面的马车停下,她也得照看着。
不管哪个朝代,都是有拍花子的。
就在苏轼不知道多少次叫停时,苏辙终于忍不住了,“六哥,你肚子这么小,哪里吃得下这么多东西?”
他后悔了。
非常后悔。
他就该约着王氏等人偷偷摸摸出门。
如今苏轼左手捏着枣泥酥饼,右手拿着莳萝角儿,吃的满嘴都是油:“我每一样都尝尝不行吗?”
“吃不完的我带回去吃不行吗?”
“还有,我给爹爹和娘带些吃的回去不行吗?”
“再说了,这些东西我都是用自己压岁钱买的,不行吗?”
一连串发问问的苏辙是脑门子嗡嗡的,他想,若再这样耽搁下去,只怕就没办法在茶楼门口碰见石二姑母。
如此一来,苏元娘就见不到罗二郎……
苏辙心里着急的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苏轼的嘴捂了起来。
苏轼那双大眼睛里透着不解与惊恐,更听见苏辙撩开帘子,扬声道:“大伯母,我们去前头的茶楼转一转行吗?”
“我想给翁翁买些茶叶回去!”
苏辙很快听见旁边马车传来王氏的应答声。
苏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掰开苏辙的手,正色道:“八郎,你撒谎!”
“翁翁喜欢喝酒,什么时候喜欢喝茶起来?”
“娘说了,撒谎不是好孩子!”
苏辙知道他聪明,知道他不好糊弄,只故作玄虚嘘了一声:“这是秘密。”
“过几日你就知道了。”
“秘密?什么秘密?”苏轼神色一变,许多小孩子也是八卦的,不,应该说是好奇心重的:“好八郎,你就与我说一说……”
别人不知道,苏辙还能不知道他?
苏轼嘴上可是没个把门的,就算答应不泄露天机,可表情却是骗不了的。
万一到了茶楼,苏轼看看苏元娘,再看看罗二郎,更是时不时露出傻笑,岂不是今日一事是人尽皆知?
苏轼还在吵吵嚷嚷。
苏辙又是嘘了一声,故弄玄虚来:“我昨日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今日在茶楼门口会遇上好事儿……”
说着,他更是压低声音道:“六哥,这话可不能对外说,若说了就不灵了!”
苏轼宛如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小声道:“八郎,你可知会发生什么好事?”
苏辙卖起关子来:“天机不可泄露!”
他才不会承认是自己还没想好怎么骗苏轼了!
唉。
当小孩真难。
当个聪明小孩的弟弟更难。
他也知道撒谎不是好孩子,但这不是没办法嘛?
很快,马车稳稳停在茶楼门口。
此事石二姑母都快急死了,甚至忍不住想就不该听苏老太爷与苏辙的,他们都在茶楼门口等了许久,却迟迟不见苏家的马车。
实在挨不下去,石二姑母只好与罗氏说他们上去等。
谁知道一扫眼,她就见着苏家的马车缓缓驶了过来。
王氏看到石二姑母时是微微一愣,万万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小姑子。
她们虽是姑嫂,但一个随亡夫在汴京住了几年,一个早已出嫁多年,关系并不亲厚,再加上王氏并不是个外向的性子,并不适应这般热闹的场面。
石二姑母就已笑着迎了上来:“大嫂也来了?”
“你们也是来喝茶的?你们可有先预定雅间?这茶楼在眉州小有名气,若没先定雅间,怕是没位置的,正好我们早就定了个最大的雅间,大嫂不如与我们一起吧……”
王氏下意识想拒绝,可茶博士就已迎了上前,请他们上楼。
王氏只好硬着头皮一并上去。
若没有苏辙提前知会一声,苏轼定不愿上楼的。
集市上的好东西那样好,茶有什么好的?
但如今苏轼只乖乖跟在苏元娘身后,胖乎乎的手拽着苏辙同样胖乎乎的小手,更是压低声音道:“八郎,怎么这好事还没发生?”
苏辙:……
这小子,也太不好糊弄了吧!
哪里有点四岁小孩该有的样子?
他再次嘘了一声,低声道:“六哥,别说话,说多了当心就不灵了。”
苏轼点点头,同样嘘了一声,果然没有再接话。
这雅间是罗家先定好的,罗家的确是富庶,一众人穿着打扮皆不俗。
三家人一起坐着吃茶有一搭没一搭说闲话。
苏辙的眼神落在了罗二郎面上,这人模样不算出挑,属于丢在人群中一眼就找不到的人。
想必今日被叫出来不大愿意,嘴里还在嘀嘀咕咕说些什么。
苏轼见苏辙眼神落在罗二郎身上,低声道:“他在背书了,背的还是《史记》。”
苏辙狐疑看向他,只见他得意洋洋道:“我听爹爹背过。”
苏辙不由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可见文曲星当真是天生的,苏轼这记性真的是好!
他也没时间长吁短叹,时不时打量罗二郎一眼。
今日“偶遇”一事是他的主意不假,但他可不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