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


走了。

范镇等人也只能起身,他们发现, 官家好像与从前有些不一样了。

范镇等人经过苏辙身边时,虽并未说什么, 但一个个眼中皆带着失望之色。

王安石走到苏辙跟前,笑了笑:“我还以为你会替欧阳大人求情呢!”

“可惜, 王大人想错了!”苏辙面上没什么表情。

他走在人群最后,慢慢朝宫外走去。

谁知他刚走到宫门口,就有内侍前来相请:“苏大人, 官家请您去陪他下棋呢!”

苏辙很快到了御书房。

官家也好,还是苏辙也罢, 两人心情都不大好, 并未多言,只专心致志下起棋来。

苏辙的棋艺是一如既往的差, 连下三局,都输了。

还是输的很惨的那种。

到了最后,官家也觉得与苏辙下棋没什么意思,道:“罢了,不下了。”

说着,他看向苏辙:“朕还以为今日你会替欧阳修求情。”

“这话,微臣方才已听人说过,许多人就算没说话,但微臣从他们的眼神中也能看出他们也有此番不解。”苏辙接过内侍递上来的茶水,笑了笑:“但官家心意已决,微臣又何必再劝?”

“官家意在变法,欧阳大人在朝中一日,那些保守派都不会改变心意,将欧阳大人视为他们的领头羊。”

“如此,变法一事困难重重不说,欧阳大人更会有危险。”

官家看向他的眼神毫不掩饰欣赏之色:“你继续说下去。”

苏辙便道:“微臣与王安石王大人相处这么长时间,也有几分知道王大人的性子,变法一事无人能挡。”

“朝堂之上虽多是文人墨客,你来我往却丝毫不逊于战场,欧阳大人并非王大人的对手,若一直留欧阳大人在朝中,对欧阳大人并非好事。”

“当年欧阳大人曾任青州知府,颇得民心,青州通判等人更是欧阳大人一手提拔起来的,就算有人想要加害欧阳大人,也无法下手。”

“更不必说欧阳大人对青州感情颇深,到了青州兴许能够忘却变法一事,真正的寄情山水。”

官家笑了起来:“知朕者,子由也。”

“可惜啊,朕的苦心,好像也就你知道。”

苏辙开解官家道:“人生在世,只求问心无愧即可。”

等着苏辙离开御书房时,已至傍晚。

他一出宫,并没有回去苏家,也并没有忙于变法一事,而是吩咐马车前去欧阳府。

他并没有去见欧阳修的打算。

如今事情已成定局,他在朝堂之上什么都没说,若到了私下再说些什么,不免显得虚伪。

他去见了欧阳发:“……我知道,如今许多人觉得我无颜前来你们欧阳府,但我实在放心不下,想要过来看看,想要问问你,大人可还好。”

“你为何无颜来我们欧阳府?”欧阳发扶住他的肩膀,正色道:“我虽无功名在身,也从未涉足朝堂,却也知道朝堂之上各自有各自的见解。”

“你如今乃王安石王大人一派的人,若当众替我父亲求情,以后在王大人跟前该如何自处?”

“更不必说你求情也是无用。”

说着,他笑了笑:“你对我父亲的心意,我与我父亲都知道。”

“当初你见他身体不好且又有眼疾,请了孙神医前来替他看病。”

“我父亲时常在家中说,若无孙神医,不知道他还能有几年活头。”

“子由,你放心,我父亲比你想象中要坚强,他入仕几十年,在官场沉沉浮浮,怎会连这点打击都受不住?”

苏辙见欧阳发对自己还是一如既往亲近,低声道:“听你这样说,我心里好受了许多。”

欧阳发笑道:“说起来,比起汴京,我更喜欢青州。”

“我曾跟着我父亲在青州生活过五六年,那时候,我父亲公务并不是十分繁忙,我们一家人时常能坐在一起喝茶吃饭,听我弹琴,我还巴不得能回去青州。”

“只是此番回去青州,也不知什么时候能与你再次相见,我的朋友本就不多,你又是我关系最好的一个朋友……”

分别在即。

他们两人像有说不完的话。

从欧阳府出来之后,苏辙悬着的一颗心才微微放下来些。

这次苏轼倒是沉稳了不少,他听说欧阳修贬官一事,只是长吁短叹,愁眉苦脸的,却没闹着要上书替欧阳修求情。

私下她与王弗道:“八郎说得对,我若是孤家寡人一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若事情闹大了,大不了就是掉脑袋的事儿,我可不怕。”

“可如今我有爹娘,有兄弟姐妹,有妻儿,就算不替自己想想,也得替你们想想。”

“我不比八郎厉害,没能叫你们一个个跟着我享福,却也不能连累你们的。”

王弗听到这话,感动的简直不知说什么才好:“夫君自从狱中出来后,像是长大了不少。”

“娘子说的这叫什么话?”苏轼脸色微变,可心里却是高兴得很:“娘子这话说的不对,我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这话要是叫旁人听到,可是会笑话我的。”

“我这啊,不能叫长大了,而是变得沉稳起来。”

***

三日后。

是欧阳修携家眷离开汴京的日子。

官家赏赐了不少东西下来,有舒适能坐能躺、乘坐四五人的马车,有成箱成箱的补品,有零楼绸缎……一时间,众人倒有几分摸不清官家的意思。

不知道的还以为欧阳修并未遭贬官,而是升官了!

十多辆马车离开汴京城门,后头跟着或骑马或坐着马车的大臣,还有自发前来送欧阳修的百姓,虽人数众多,可众人面上皆是伤心之色,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苏辙坐在城门附近的茶楼里。

他亲眼目送欧阳修等人离去。

很快。

苏轼就回来了。

他满面愁容,一坐下就猛灌几口茶水,似想要将火气压下去:“八郎,你知道今日谁来送欧阳大人呢?”

苏辙想了想,道:“难道是谢景温?”

“你怎么知道?”苏轼一愣,道:“方才你可是看到了谢景温?”

苏辙摇了摇头:“我并没有看到谢景温,而是猜的。”

“谢景温的妹妹嫁给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两家本就是姻亲。”

“那谢景温虽是进士出身,但多年来在朝中并无多少建树,投靠王安石之后,这才开始平步青云。”

“用范镇范大人的话来说,他就像王安石养的一条狗,王安石不喜欢谁,他就朝谁吠。”

“今日欧阳大人离开汴京,保守派一派士气萎靡不振,他自要乘胜追击,过来踩上两脚,好叫保守派的人看看,反对王安石变法会落得什么下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