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


水路行走果然比陆路迅速,只消三四天的功夫就到了都城长安,到了此处,康逢这等小船就和前头的官船散开道来。

官船自有渡口停留,似康逢这等私人民船,若是老老实实也跟着在渡口停下,就得缴纳船只税、行人税、停滞税以及船上商品税等,零零碎碎加起来,少说也要几两几十两银钱,所以小船只们另有出路。

顺着大河往前行驶五十里处就有条细长河流,拐弯一路直到城门口附近,上岸处也有人收费,可稀奇的是竟然也穿着官服,竟然也是胥吏,只不过他们收费就比前天的要便宜,只按人头收钱,一人一两,不上岸的不算。

丽娘见玉娘有些不解,嘲笑道:“你当他们是什么好人哩,还不是想着法的从我们身上捞钱,大船大老爷们吃,小船他们自己吃去,要不然,哦,要不然挨的这么近开了小渡口,怎么老爷们就不管呢,还不是一窝的么。”

只是已经到了人家的地界,丽娘也不敢太过高声,只讥讽了几句就收住声不提,与玉娘交代道:“我与你姐夫去收好布料去,你若是有事想找我们,就往西城门三里茶馆那和一个瘸脚伙计说一声,叫他捎个信来,他和你姐夫是拜把子的兄弟,知道咱们的底细,信得过。”

“诶,知道了。”玉娘从船舱里换好衣裳钻出来,答应着丽娘的话。

她这时已经往脸上点了十三颗黑痣,穿上件青蓝的粗布袄,烂黄的马面裙,裙长只到小腿处,露出里边绞了碎缎裁成的膝裤,脚踩一双黄草鞋,手挎一个蓝布包,活脱脱就是个乡下姑娘。边上的刘妈也是这样的打扮,头上包着布条巾,背后背着柳条筐。

玉娘还嫌不够,等心痛的交了银子上岸之后,走远些就往道上泥灰处摸了几下,将原先白皙的手弄得灰突突才肯罢休,看得刘妈都有些咋舌,“五姐,你何苦这样糟蹋手哟。”

玉娘倒并不在意,还顺手往衣裳上也拍了几下,左右看看没露出什么痕迹方才满意道:“我的娘,咱们要进的可是长安哩,咱们县城里才多少人,就出了那么些个祸害烂泥,长安比县城更大,祸害也更多,谁知道咱们进去了会不会碰见,还是安全些的好。”

玉娘比刘妈更清楚,一个无背景无家世偏生又生得美貌的姑娘到了新地界会遭受多大的危险,总不能见人就砸荷包去,长安的老爷可不像县城那样抠搜,人家场面大得很,身后跟着小厮家奴护卫不知多少,岂是玉娘一个荷包就能解决得了的。

与其想着到时候的脱身,不如从一开始就断绝这种可能。

公子哥们喜欢会诗书能歌舞又娇弱的姑娘;商人老爷们喜欢能逗趣爱说笑会手段的姑娘;大小头目们喜欢长得漂亮又无法反抗的姑娘。

在这些人的眼里,凡是好的,就似乎都对他们有意,千方百计想要弄上手,唯独只有一种才叫他们觉着扎手无视,那就是粗俗贪财且无所顾忌的姑娘来。

粗俗便叫公子捂鼻,贪财就叫商人却步,无所顾忌便可让人掂量掂量招惹的后果。

也只有提前想好了这个打算,玉娘才敢同刘妈两人进长安,免得还没救上福娘,她自己就先搭了进去。

长安,国朝的首都,天下人的目光所及,圣人贵人的定居之所,自然建造的极其富丽堂皇,往来人数不可计量,繁华富丽无所估算,饶是玉娘见过上辈子的大阵仗,看到此时的国都依旧忍不住抚掌赞叹,有心而感道:“好多人啊。”

刘妈嘴角抽搐,突然好想与五姐实说,可以不用扮粗俗的,她现在就挺……挺……挺朴实。

吞着话扯了扯玉娘衣角,眯着眼往前望了一望,指引路道:“老婆子离开长安也已经十余年了,不过路还记得熟,五姐跟我来,咱们走秋直门往大市街那过去。”

“不对,”玉娘认真的纠正着刘妈,压低了声音道:“咱们是从乡下来都城投奔亲戚的,大字不识一个,您可别这样说话,叫人听见疑心,怀疑咱们是小,耽搁了救福娘事大呀。”

“啊对对对,”刘妈点着头,险些忘了大事。

于是乎,等着长安城里有些名气的妙音如来昙花娘子听闻到外头赶场过来报信,说她乡下老家三姑母外侄孙女来找她时,出来一见面就看见个灰头土脸的大丫头冲了过来,抱住她的胳膊不撒手,欢天喜地的叫嚷道:“花姨,花姨,俺的亲小姨,噫,可算找着你哩。”

第132章 宝莲阁

要不怎么说昙花是玉娘的师傅呢,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场面也没有露怯,反而捧着玉娘的脸左右看看,认出了人之后就将她搂在怀里,背朝着外头人只感伤道:“哎呀,五妞,是你,是你呀,五妞,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家里出事了,妹妹生了好大一场病,俺娘手里有些钱,可是药买不着,大夫也不见人,娘就把我撵出来了。俺和婶子想找姑姑,求您给俺找条生路哩。”玉娘依旧大着嗓门,没和昙花说实话,还往后头招了招手。

刘妈也一脸赔笑的上前来给昙花福身,“她李家小姑,记得人不?俺是你刘婶儿啊,你堂妹家边上住的那个挑水刘婶。”

一见着刘妈,昙花的心里就更笃定了两分,确实是莺莺家里出了事。她碍着有外人在场不好多说,便叫赶场的先把人走后门领到自己所住的院子中,等午后不接客了,家里人再说话去。

长安城寸土寸金,饶是西城这边不在正当中,可地价也比清平县贵的不知几倍,昙花所投身依靠的院子是在朝天宫附近的丹凤街上。

此街类似十街,也是花娘们聚集居住之所,不过并不是玉娘那种普通人家住宅的模样,而是像是园林会馆,栽花移树,砌池建亭,养鸟喂猫,系绳供灯,宛如天界嫦娥宫阙,堪称地上皇家行宫。

这样的地方,若不是刘妈带路,玉娘是绝不敢进的,里头看场子干粗活的下人少说也有几十个,一声吆喝就能把玉娘围住,她便是做足了准备也逃不出去,对于玉娘这种单身姑娘来说,实在危险。

幸好地方没找错,刘妈见着馆名就放下心来,“没错,没找错,是宝莲阁,老字号了。”

“也没见着花呀,怎么取这个名字。”玉娘维持人设探头张望,“俺还以为能有莲子吃呢。”

赶场的小厮是个才十来岁的年轻人,是前院子负责看场面听传唤的下人,极少和后院的姑娘们搭上关系,如今见玉娘刘妈两人果真和昙花有些亲戚关系,便不嫌弃她们的土气,赶着献殷勤将两人领到小院,一边走还一边笑着搭话道:“不是有莲花才取名,这宝莲是我们妈妈先前得了一株白玉莲花,所以以此取名的,名气大得很呢,就是老爷大人们也常过来耍的。”

根据这个小厮的讲述,阁院中现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