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溪又重新变得忙碌起来,找人将报刊亭两侧都加盖了帆布。
充当墙面的帆布上用了大面积的透明塑料。
夏天卷起来,四面通风,冬天就放下来既保暖又不影响光线。
桌椅板凳全是去回收站淘回来,就算放大马路上都不一定有人捡,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安全。
如此改造一番,小吃店就和前世的路边摊棚子有些类似。
半开放式后厨灶台增加了两口柴火灶。
其中只有用水的问题比较麻烦,秦溪得一趟趟地去法院门卫室挑水。
但在免费的情况下,她更加乐意每天跑这么几趟。
忙碌改造个把月,报刊亭小吃店重新开业。
马路这边突然出现的一个大棚子,就算站在电影院门口依旧显眼。
以前来过的食客知道是小吃店,不知道的还以为有队伍驻扎在这似的。
好在一块巨大的白底红字招牌悬挂在帐篷外边,倒是让人们明白这里多了个小饭馆。
“报刊——亭——小吃店。”
年轻姑娘说着拗口的港市话,一字一顿好不容易才念完招牌上的字。
同行的一男一女只是笑着,好脾气地任由女儿将周遭的字都一一念了个遍。
“妈妈,我们去尝尝那家小吃店怎么样?”
看着二十来岁的姑娘穿着很洋气,一套粉色格子套裙,还穿了双乳白色高跟鞋。
中年女人穿着灰色套裙,多了些优雅。
“昨天拉肚子的事你这么快就忘记了?”女人皱了皱眉道。
女儿肠胃娇弱,昨天只尝了点路边的烤玉米就拉了好几次肚子。
想要吃饭只能去国营饭店要稍微好些,哪敢让她吃路边小摊。
年轻女孩儿不依,抓着女人的手撒娇。
男人倒是先败下阵来,抬起手看了看时间道:“那就去尝尝,吃完刚好去医院见张院长。”
“好吧!真是怕了你!”
女人妥协,一路上都引得不少人回眸的一家三口穿过马路,来到小吃店门口。
“怎么没有个红绿灯,过马路多危险……”女人犹自埋怨着路上毫无章法到处穿行的车流。
五感灵敏就是这点不少,秦溪坐在厨房门口剥蒜都听到了女人的嘀咕。
看三人穿着,有着港市电视剧里典型的色彩和搭配,一看就是港市来的商人。
秦溪没想到他们是来吃饭的,瞟了眼之后继续埋头剥蒜。
“三姨!四姨讨厌,四姨讨厌。”
包志明突然眼泪汪汪地跑来,带着哭腔控诉秦雪画花了他的画。
秦溪低头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好好的一个小女孩儿,竟然被画上了两撇胡子,还用铅笔加粗描黑了。
就跟连环画里的吐鲁番商人一样。
“秦雪,你没事的话来理葱,别在后边偷懒。”
“我才没偷懒呢,我也很忙好不好!”
秦雪气呼呼地冲过来,孩子气地叉腰,然后又把纸塞给秦溪看:“姐,你看这条裙子好看不?”
火柴人,没五官,身上穿得裙子倒是画得有模有样。
“我打算过几天去三林巷找王姐,问问看她知不知道哪有裁缝能做出这条裙子来。”
秦溪看向她问:“就那么喜欢衣服?”
“可不是,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赚多钱,然后买许许多多衣服,每天不重样的换。”
秦溪:“……”
“请问。”
男人开口,温和地笑了笑。
姐妹俩暂停说话,站起来等着男人继续说。
“请问有菜单吗?我们想看看。”
“有,请稍等。”秦溪把勉强能称为菜单的板子递给男人:“左右都有位置,你们随便坐。”
随着城市开放进程加快,寿北市内港市商人逐渐多了起来。
这三人港市来的没错,不过男人一开口秦溪就知道他是内陆过去,口音里还夹杂了些寿北口音。
三人就选了个靠门口的位置坐下。
“竟然有卤肉饭哎!”年轻姑娘惊喜叫道,之后一路浏览下去不时惊呼。
菜单上大多是些家常菜,和普通小馆子差不多。
菜单顶部上特别用黑笔加粗写着推荐。
一道干锅排骨和一道干锅鸡肉。
而让姑娘惊呼的是好几道她在港市见过的甜点竟然也在菜单最后。
老婆饼、桂花糕、核桃酥,以及小姑娘最喜欢的绿豆糕。
“爸,我要吃绿豆糕。”
女孩儿好像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连点了好几个菜,好似已经完全忘记了昨天的痛苦。
“老板……不是,女同志,我想点菜。”
女人举起手,让秦溪过来。
将女儿点的几道菜都指了下,随后询问的目光看向男人:“要不吃点?”
“吃吧,这附近也没国营饭店。”男人挽起衬衣袖口,露着闪烁着银光的手表:“点个干锅鸡。”
秦溪默默记着。
除了小姑娘,两个中年人面上虽然看着彬彬有礼,可掩饰不住对这里环境的嫌弃。
男人从刚才起手就一直悬在半空,生怕弄脏了衬衣袖子。
女人点完菜把菜板递还给秦溪时,也已经擦了好几遍手。
虽然……秦溪觉得桌子擦得挺干净。
“鸡得现杀,可能需要多等一小会儿。” 秦溪收起菜板如实对几人说。
“可以。”女人回答。
秦溪转身去后厨忙碌,三人没有动秦溪送来的茶水。
“北市虽然有些发展,可跟港市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男人从兜里拿出纸巾来擦了好几遍桌子。
年轻女孩则是好奇地望着门口一边画画的几个孩子。
“咱们把事情拜托给张院长之后早点离开吧,我真是受够了这里的卫生环境。”女人掩鼻,满是嫌弃。
“这些年已经变得干净了好多,记得我小时候路上还到处都有马粪呢。”
女孩儿这回说的是正宗寿北话,非常流利语速又快。
女人皱眉:“都去港市十多年了,怎么还记得寿北话?”
“妈,在港市不能说寿北话那是怕被人歧视,可现在我们在寿北,为什么还是不能说寿北话呢!”年轻姑娘不满地嘟嘴。
“女儿说得对,一会儿去见张院长,咱们还是说寿北话比较妥当。”男人沉吟。
片刻后,秦溪先端上来了绿豆糕。
她立刻发现几人已经从蹩脚的港市话转变成了地道寿北话。
三人共点了一道清炒空心菜、番茄鸡蛋、一个干锅鸡和一道青菜汤。
菜刚上齐,男人面上神色好看了许多。
色香味里的色这一关让他颇为满意。
“同志。”男人喊住秦溪,从衬衣口袋里摸出张纸来:“请问这所医院要怎么走?”
秦溪接过纸。
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