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4


,路上听到响亮的驼铃声,他们纷纷停下,用冬天攒下的皮毛跟商队换结实的布料。

冒着紫色花苞的青草地上铺开一匹浅紫色的粗布,确定布匹没有残缺和污渍,穿着袍子的妇人满意点头。

花岁春用不算熟练的羌语替隋玉传达意思:“这一匹布要用六张羊皮换。”

妇人没意见,她也没法讨价还价,他们要迁往山上的春牧场,等不到第二个汉人商队过来。

生意做成,商队继续走。

隋玉和宋娴的货主要是为了带去大宛交易,路上遇到羌人会行个方便做些零散的生意,但不会大量出手。

牧民们忙着迁徙,商队跟他们擦肩而过,羊叫声、牛叫声跟驼铃声渐行渐远。

天黑后,商队在若羌国的边缘停歇,四个商队各买了一只羊,当晚就宰杀了,一整夜,沙漠和绿洲接壤的地方肉香弥漫。

远离匈奴的牧民生活得安定又祥和,牧民们过着游牧的生活,一年四季都在迁徙,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布料和香料以及粮食全靠过路的商队捎带,故而这里的人对过路的客商很是友好。隋玉和宋娴打头带领着商队从若羌国穿行,行路半个月,完全没遇到地痞无赖或是劫道抢货的人,还收获了当地牧民赠送的肉干和酥油。

宋娴没在若羌国看见逃走的三个贼奴,她托会羌语的花岁春跟牧民们打听了,他们纷纷摇头,表示没看见她口中的汉人。

宋九一共带了六个奴仆叛逃,抓回了四个,逃走的三人牵着骆驼跑了,追赶的人没撵上,他们偷走的绸缎也没夺回来。

“等回来的时候,我们再打听打听。”隋玉说。

宋娴点头,“我以后出关的机会多,他们最好祈祷别再遇上我,但凡让我看见,他们就是卖身了我也要再买回来,耗财也要斩断他们的生路。”

张顺看了眼走在旁边的人,宋家的家仆听到这话抖了一下,垂着的头恨不得埋进裤裆里,一副被吓破胆的样子。

出了若羌国,商队又走进沙漠,行走到此地,隋玉才遇到一队从西边过来的商队,是由胡商和汉商组成的大商队。

“呀!这不是玉掌柜和宋当家吗?你们出关这么早?这是刚进二月就动身了?”相识的镖师问。

“二月初二离开敦煌的,你们这是从哪儿过来?”隋玉问。

“从疏勒国动身的。”镖师回答,他往北瞅了瞅,问:“北边还乱不乱?听去年秋天去大宛的商队说匈奴跟车师打起来了?”

“战事已经平定了。”隋玉解开骆驼背上挎的包袱,问:“你们是直接回关吗?帮我给家里的孩子捎个包袱行不行?”

“战事平定了?你具体说说。”相隔不远的客商驱着骆驼过来,他接过包袱,说:“给你儿子带回去的?交给我。”

隋玉道声谢,又仔细地交代一下车师那边的情况,以及戈壁滩外出现鬼火的事。

“就是人尸和兽尸腐烂形成的污浊气,遇到火或是温度太高了就燃了,那附近不知道还有没有残留的浊气,你们靠近时注意点,能不烧火就不烧火。”隋玉嘱咐。

“我们安排了人在那个地方守着,你们过去了就能看见人,不必发愁不知道位置。”宋娴打补。

闻言的人纷纷道谢。

有两个商队听说北边的匈奴已经赶走了,他们打算折去楼兰,先做笔生意再回关。

宋娴把逃奴的事跟他们提了下,详细地描述了三个贼奴的相貌,说:“我出一头骆驼买他们的命,你们若是遇见,只要能把这三个人带回敦煌送到长归客舍,我就赠送一头骆驼,或是从我这里租骆驼,我免你们五头骆驼的租子。”

第279章 光头僧人

日落黄昏时,风中少了日照的热乎气,初春的傍晚还有些寒。

小崽打个喷嚏,赵西平听到声,立马催他去穿上小袄。

小崽蹦蹦跳跳往地垄上走,他拍拍手上的土,自己穿上小袄,又抱起他爹的大袄送过去。

“袄拖地上了。”赵西平提醒。

小崽往上拖了拖,但没走几步,抬起的胳膊不自觉落了下来,大袄又拖在地上,他还一脚踩了上去,差点摔个跟头。

站稳了,他讪讪地抬眼,赵西平一脸无奈地看着他。

“我不冷,袄就放那儿,别给我送来了。”赵西平累了,不想为了拿袄走去地头。

小崽“噢”一声,他站着不动,等赵西平弯下腰继续丢种子的时候,他又扛起大袄继续走。

“爹,给,你的袄。”

赵西平回头,他放下筐接过袄穿上,拍了拍上面的灰脚印,说:“你去地头站一会儿,筐底剩的麦种丢完了,我们就回去。”

“噢。”小崽望了望天,说:“你快点,我还要回去喂蚕。”

“不是有你舅舅。”

“我舅舅忙,他要招待客商。爹,你猜我娘走哪儿了?”

“于阗国吧。”赵西平头也不抬地说,“听说于阗国盛产玉石,估计再有一个月,从关外回来的商队要给你捎回几颗玉石。”

小崽咧嘴一笑,他盘腿坐地里,手抓细土扬起来,眯着眼缩着脖等着土粒啪啪打脑壳。

最后几捧麦种撒完,赵西平拿起木耙扒土,走到小崽旁边,他踢了踢他,骂道:“滚蛋,头发脏了今晚别跟我睡。”

“我跟我舅舅睡。”小崽一骨碌爬起来。

赵西平懒得理他,他动作不停地扒土,浮土盖上麦种,他扛起木耙往地垄上走。

“这边的活儿做完了,木耙和筐都放地垄上了,晚上回去的时候,二黑你记得带回去。”赵西平高声吆喝。

为了忙春种,赵西平雇来十个帮工,由二黑领着在不远处种地,这边的二亩地是他跟小崽亲自赶牛犁地,又亲自扒土撒种,父子俩断断续续过来,忙了五天才忙完二亩地的农活。

回去的路上,赵西平背起儿子,小崽快活地趴在他背上,嘴巴里喋喋不休地絮叨着。

种麦的地离客舍不远,顺着河流往北走,不消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离得老远,小崽就听到了小鸡唧唧的声音,走近了,他看见花妞和阿水带着两只大黑狗合力赶着鸡苗进圈,趴在柿子树上的猫官有一下没一下地甩着尾巴,懒散地盯着聒噪的鸡群。

大小主子回来,猫官伸个懒腰站起来,它在树干上狂抓几爪子,一个纵身跳下树。

“舅舅,我跟我爹回来了,今天有没有进关的商队?”小崽进门的头一句是先打听有没有商队带回他的礼物。

“没有,你的木耳树长菇子了。”隋良兴奋地喊,“你快来看,我今晚给树浇水的时候发现埋在土里的树根长小木耳了。”

小崽立马从他爹身上溜下来,一股脑冲了过去。

“才摘下来的木耳不能吃,要闹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