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都愣住了,不由坐直了身体,“刻碑?”
“不错,”韩牧大手一挥道:“我会选一块好碑,再挑选一个好师傅来雕刻。”
曾老爷咽了咽口水,心动起来。
只是心里有另一个声音,那道声音告诉他,不能上当,不然他们完全被韩牧给拿捏住了,但是……
他目光在
厅内扫了一圈,果然,不少人脸上都有激动的神色,有的甚至已经凑在一起商量要捐多少了。
刻碑呢,就竖立在县衙边上,这么大的事肯定还要写县志,这就相当于捐赠者将会上县志,跟着县志一起名流千古。
他们有钱了,权呢,则不好争,但与钱权摆在一起的是名,现在他们有机会达成名这个成就,谁能抵挡得住这个诱惑呢?
他不捐,多的是人捐。
到时候碑文刻上去,独他不在上面,义县百姓会怎么想他,怎么想曾家?
曾老爷忍不住闭了闭眼,再睁开时锐利了许多,“韩县令,你想我们捐多少?”
众人安静下来,都看着韩牧。
韩牧摊手道:“随便你们捐,不过低于一百文就不要捐了,我刻字也要成本的。”
他道:“之后我会发公告通报全县,凡是有善心者都可来县衙捐献,我会一一记下,之后让人刻碑。”
“所有捐献所得都会刻上去,诸位可以放心,你们捐的钱我都会用于义县,用于百姓。”
这一点儿大家还是相信韩牧的,没人怀疑他会贪墨。
毕竟……他可是永安侯之子,从那天运来的行李看,他家也很有钱啊,用不着扒拉他们这点钱。
就是与他十分不睦的姚老爷内心深处也知道,韩牧不会贪墨这笔钱。
他这会儿也低着头在沉思,片刻后一脸严肃的问姚伯清,“我们家捐多少?”
姚伯清道:“看曾家和岳家捐多少。”
姚老爷脸色变幻,脸色越来越阴沉和不悦,“我们最起码不能低于岳家。”
只是不知需要付出多少钱,给太多了他又不甘愿,给少了嘛,恐怕会被其他家压一头。
被曾家压着他就已经很不服气,再被其他家压在头上,姚老爷能呕死。
岳老爷也扭头问岳景和,“景和,你说我们捐多少?”
有人竖起耳朵听。
岳景和面色平淡的道:“随父亲高兴。”
岳老爷闻言有些不满,正想说话,韩牧抬手压了压
他们的声音,“知道大家犹豫,但我也不是此时便要尔等做出决定,待用过饭,大家就回去与家中人商议一下吧。”
这些饭菜他们一点儿吃的欲望也没有,“不知县令打算何时刻碑。”
韩牧不由看向顾君若。
顾君若垂眸看了一眼自己的手。
韩牧顺着看了一眼,便道:“十日后,这十日你们都可来捐钱,我会统计好名单,十日后就开始刻碑。”
大家得了准信,便起身告辞,饭也不吃了,着急跑回家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曾老爷慢悠悠的起身,走到韩牧面前,“韩县令好手段啊。”
他看向顾君若,“更有一位好夫人。”
韩牧冲他微微一笑,目光越过他看向岳老爷,拱手道:“岳老爷可得留下用饭,这粮食还是用您给的钱买的呢。”
岳老爷瞥了曾老爷一眼,笑眯眯地道:“那在下就叨扰了。”
俩人相谈甚欢,曾老爷心更是一沉,最后一甩袖子走了。
姚老爷也跟着曾老爷一起走,姚伯清就歉意的冲韩牧笑笑,然后追出去,姚季白却没跟着他们一起走,而是摇着扇子左看右看,最后凑到了韩牧身边,“韩县令,不知我能否蹭一顿你家的饭吃呢?”
韩牧就指着案桌上的菜道:“随便吃,别客气。”
姚季白,“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与你们同案而食。”
韩牧皱眉,“你怎么有这样的毛病?分案而食多好,为何要同案?”
姚季白觉得他在装傻,“自然是想尝一尝韩县令平日里吃的菜了,不知京城是什么口味,和我们差得多吗?”
韩牧就拿了一个饼子塞他手上,道:“这个就是我家厨娘做的,尝尝吧。”
他道:“幸亏我母亲让她跟着子幽来了,不然你要吃京城口味的,我还真变不出来给你。”
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顾君若侧身请岳老爷和岳景和到一旁说话。
岳老爷惊诧不已,“你是说你们要把钱放在我们名下捐出去?”
顾君若颔首:“不错。”
第四十一章 一举三得
顾君若:“不知岳老爷此时可想好要捐多少银钱了?”
岳老爷沉思。
顾君若道:“我知道岳曾姚三家为义县前三,你们谁都想争第一,若能拿到排首的位置,这可是一世荣耀,岳老爷就不心动吗?”
岳老爷怎么可能不心动?
他为什么借给韩牧这么大一笔钱粮,为的不就是越过曾家,争一争这义县第一吗?
曾家威望一直在岳家之上,但此次岳家和韩牧合作,在义县的威望已经赶上,此时若能再登上排首……
岳老爷心潮澎湃,但理智还在,借也就算了,韩牧得还,但这是捐,他不可能拿出太多,以免伤到岳家根骨。
岳老爷看向岳景和。
岳景和略一沉思便道:“我们可捐五十万钱。”
岳老爷心痛起来,思考了一下,最后咬牙道:“对,我们捐五十万。”
顾君若就看向走过来的韩牧。
韩牧觉得五十万不多,大手一挥也要捐这么多,开口之际想起来他们的账是顾君若管的,于是问道:“我们能拿出多少?”
顾君若:“三十万钱。”
“那我们给你们添三十万钱。”
“不,先添加二十万,”顾君若道:“你们要保守住秘密,等快要结束时再把剩下的十万钱添上去。”
岳老爷很不解,“县令和夫人为何要帮我?”
韩牧道:“岳老爷,这叫投桃报李,我和你们借钱粮时,你们借给我了,我自然要回报的。”
岳老爷道:“不敢说回报……”毕竟是要还的。
他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
顾君若道:“这其实是一举三得的事,并不只是为了回报岳老爷。”
她道:“县令本就想捐一笔钱给义县,只是他毕竟是父母官,若由他打头捐献,不免有逼捐之嫌,把钱放在岳家名下,便没了这个顾虑;”
“其二,你们三家互不服气,都想争排首,曾家和姚家知你和县令关系好,肯定会先打听你们捐的数额,到时候有心人自然会比照着你的数目来捐,我们往上加价,却是捐一得三,最后受益的是义县
百姓。”
顾君若笑道:“最后还是那句话,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投桃报李,这是岳家的善果。”
岳老爷被顾君若说得心情畅快起来,摸着胡子笑道:“夫人谬赞了,大人以后但有所请,我岳家莫敢不从。”
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