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里的新茶就不t?算少了?,至少名目上的贵人们都有?份例。

宋觉真饮一口茶,便赞叹道:“顺仪这儿的茶果然比别处更好些...官家说过的,顺仪爱茶、懂茶,就连点心果子也尝尝用?茶来制,特意叫每年最好的新茶都有?顺仪一份——这样茶香悠远,回甘清澈的新茶,反正我今年还没尝过。”

“我哪里爱茶、懂茶了?,爱拿茶做点心不过是好吃而已。”素娥这是真心话,但?奈何信的人不多,只当她是在‘谦虚’。

“若真说茶本身,我其实品不出多少好歹。最差的、最好的倒是容易区分,可差的不多的,实在不知怎么说。我还同官家说过,那?些最上等的‘白茶’与我,着实是可惜了?。”

素娥的味觉算灵敏,问题是,她的口味习惯随了?上辈子,所以品味这时的各样茶时,就很容易出现评价上的偏差。她觉得好的,不见得是这个时候的‘最好’,她觉得没那?么好的,或许在此时就能得到极高的评价。

“有?什?么可惜的?”宋觉真笑着摇摇头?:“便是最好的茶给顺仪,也没有?什?么‘可惜’之说...以顺仪的尊贵,难道还配不得一杯茶么?”

这话其实让素娥有?些不习惯,因为?宋觉真并不是出于‘人比物贵’的观念说出这话的。她说这话,完全是封建式的,出于地位尊卑的考量——素娥如今已经是正二品的嫔了?,地位高贵,所以她哪怕毫无品味,吃不出一盏茶的好坏,也不存在浪费好茶的意思。

甚至那?些别人想也想不到的好茶水,她没喝,就拿来浇花了?,那?也是她的事儿,谈不到浪费。

当然,这样不习惯的话,素娥在这个时代听了?太多了?,所以也只是神情不变道:“倒不是为?那?个...对了?宋姐姐今日来我这儿,可有?什?么缘故?就只是为?了?说说话么?”

在和素娥比较熟的一些后妃中,宋觉真算是不那?么亲近的。她平常也时不时来拜访,不过素娥有?一种感觉,她今天应该是有?事说的——平常她虽然也会奉承素娥一二,但?像今天这样直白,这样多地说,还是不多见。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素娥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

“这...”宋觉真也不是求人的性格,虽然和素娥一直走得近,有?些讨好的意思,可一开始还是因为?性情上算合得来。一直以来大家交往,更多还是抱团取暖,并没有?要通过素娥得到额外的东西的意思。

犹豫了?一下?,宋觉真才说道:“说来,我这回来寻顺仪,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事儿。原是别人托我向顺仪说项...顺仪应当知道,官家打算带着宫廷和朝廷去?西京呆一段时间。这要是去?西京,就不是人人都能去?的。”

说到后面,宋觉真也放开了?,左右不是自己的事,素娥这边答应了?固然好,不答应她到时候也只是照实了?说...说到底,她就是个传话的而已。

不必宋觉真将话说完,素娥就完全明白她的意思了?。郭敞要带着宫廷和朝廷去?洛阳呆一段时间,后宫不是所有?人都能跟着去?,到时候谁去?谁不去?就是有?说法的了?——此时如同旧唐一般,实行的是‘复都制’,即除了?一个都城外,还有?其他?陪都。

这说起来,和游牧民族的‘四?时捺钵’还是挺像的,只不过游牧民族的四?时捺钵有?加强统治的必要,也有?供养和‘游牧’的刚需,所以执行的很实在。而复都制,大多数时候就是个摆设,所以历史书?上都不会提及太多。

增设陪都,可以加强对某一地区的统治,但?这更像是中央的美好想象,不能说完全没用?,只能说用?处不大。

就比如说明朝时期设南京为?陪都,南京作为?陪都已经是最有?实权的陪都之一了?——他?本来就作为?明朝的首都很长时间,经济实力还格外强,迁都之后这里也有?全套的领导班子,甚至连军权都有?!如此安排,一则是为?‘天子守国?门’留一条后路,毕竟北京顶在对抗游牧民族的前线,本身是极其危险的。实在不行,还可以依托南京迅速建立一个南方朝廷。

历史上原本就该是这样,朝廷也有?这方面的讨论,只不过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不愿意,选择了?煤山上吊...而失去?成年君主,只剩下?太子,太子的号召力远不如皇帝,这也是造成了?南方小朝廷混乱的原因之一,之后很多事也就不成了?。

甚至更早的时候,土木堡之变,导致游牧民族南下?,当时是打北京保卫战,还是南下?南京,也是有?争执的。只不过是最后选择了?保卫北京...但?由此也知道,南京一直是一道保险,一道最后不得已之下?的一重保险。

二则,设立南京做陪都,给予那?么齐全的设置,也是辖制东南。明朝那?会儿南方已经彻底完成了?开发?,华夏的经济重心难移完成,江南可以说是全国?最有?钱,最能挣钱的地方,国?家财赋多数都要从这里出的!

富得流油的地方如果缺乏辖制,在古代的监察手段下?,腐败只能说是最微不足道的问题之一。在明朝中央政府的设计中,有?了?南京直接辖制东南,大约东南那?边还能收敛一些——然而,这种就也只能是美好的想象了?。

对明史稍有?些了?解的都该知道,明朝东南出过多少问题。不是太穷引发?的问题,而是太富了?!

大燕的陪都还没有?明朝南京的实权呢,所以更是摆设!这甚至不同于旧唐,旧唐总共有?五京,分别是西京凤翔府,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东京河南府和北京太原府。除了?实际上的都城,中京京兆府,也就是长安,好歹陪都中有?一个东京河南府(即洛阳)是有?实际用?途的。

且不说,唐朝有?不少皇帝本来就呆洛阳比较多。就说正常情况下?,普通皇帝也是要时不时跑一趟洛阳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长安已经养不起一个人口百万的都城了?——长安周边就近提供粮食等必需品是做不到的,而要运输的话,运输条件又不够好。

皇帝带着后宫和朝廷去?洛阳,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就食’洛阳。

可别小看后宫和朝廷,这些人口加起来本就不少,还都是‘高消费人群’。再算上他?们一走,他?们的家人、仆从也要走不少,对减轻长安的粮食供应负担真是大有?裨益。

洛阳在旧唐是东京,因为?其相对于正经都城,他?在东边。不过在本朝,他?又成了?西京——也就是说,宋觉真说的去?西京,其实就是去?洛阳。

大燕的皇帝几?乎不去?陪都,最多就是巡幸时驾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