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6
和睦。
夕阳半隐,霞光满天,湖面金波荡漾,堤岸翠柳围绕……天地之间流敞着融融暖色。
放眼望去,偌大的宅子只有他们几个人。
荀香又想丁家了。
在那个家,她从来没感觉到过孤单。哪怕吵架吵得乌烟障气,也没有不和睦的感觉。
若东阳放下架子,想通透一些,她和她的家人会快乐许多,这个家也会更有生气。
当然,若荀驸马接地气一些,像荀壹博那样会处理关系,这个家也不致于这样。
荀香自认没有这个能力解开他们夫妻之间的结。她不善于调解矛盾,这点还比不上荀壹博小少年……
荀香回紫院直接去了西屋书房。
看到这满屋子的书,闻到墨香四溢,荀香的心又沉静下来。
她坐在大案前,在纸上端端正正写下几个大字,三国演义。
这个时代有不少长篇话本,为讲述方便,实行分卷分目,每节标明题目、顺序,已经有了分回形式,但还没发展成章回小说的体例。
章回小说体例就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荀香前世因为画三国漫画,通读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穿越后也读过这个时代的《三国志》。
她想编写一部《三国演义》。
蓝本参照前世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失望
前世《三国演义》不仅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宋元话本、戏曲编写的,后人毛宗岗也对其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最终成就巨著……
这本书共有六十多万字,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力、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以描写战争为主,描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大概内容荀香还记得,但人物对话记不全,必须要再创作。还要根据这个时代的《三国志》及有关三国的话本、传说、戏曲,以及自己的理解,重新编写。
荀香想通过编写《三国演义》,不仅形成章回小说的体例,也把前世的标点符号推广出来。
这个时代目前只有“、”和“。”两种标点符号,有些书甚至不用标点,断句靠意思。
推广标点符号还需要有先进思想的驸马老爹帮忙,有些老学究的脑子是朽木,不好扳过来。
如此,这也算她对这个时代文化的一种推动。
若是将来能把阿拉伯数字推广开就好了,对数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荀香前世学的是美术,许多能推动国力的科学技术不懂,只能尽自己所能……
这个时代没有电脑,每个字都要靠自己手写,还是繁体字。就是抄都要用许多时间,别说再创作了。
她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计划用四至七年的时间完成。写这部巨著的同时,还要画画和做别的……
丁壮爷爷做梦都想让她当才女,这些东西弄出来,她就是这个朝代无人能比的大才女了,真有冯素贞女驸马也比不上她。
荀香忙到亥时末,值夜的玉环催促好几次,才去洗漱歇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还把底稿锁进抽屉。
并叮嘱玉环道,“不要让人随意进书房。”
躺在床上,荀香又有了前世职业女性的充实感,很兴奋。
二十二,丁壮带着除丁钊的儿孙最先到,接着是董家一家、沈瑜三口、王家一家、丁山一家、丁二富兄弟、薛家除薛大人一家。
荀壹博昨天就请了假在家,帮助妹妹招待客人。
丁立仁和几个上衙的人也都请了假。丁钊现在太忙不敢请假,他和荀驸马下衙后过来吃晚饭。
米红棉的肚子已经很大了,脸型也由原来的瓜子脸变成鹅蛋脸。
荀香恭贺了丁立春和王雷。他们都过了府试,又要准备八月的院试。若通过,就是武秀才了。
还没等几个女眷去栖锦堂,银环就端着一个托盘过来。
她笑道,“公主殿下有些不好,说请夫人奶奶姑娘们好好玩耍,香香郡主要替她招待好。这根高丽参是赏董大奶奶的,金锁是赏小晏哥儿的……”
米红棉怀孕单独赏赐,另几个小辈是第一次来公主府给的赏赐。
东阳不愿意见这些人,但用这样一种方式也能让人接受。
众人先参观了院子,都恭贺着这里堆金叠玉、富贵无边。
只有丁壮摇头叹气,“太大了,太空了,没有多少人气儿,太冷清了。就是都用赤金堆出来,又有什么意思。”
他第一次希望香香能够早些嫁个对她好的男人,一家人和和睦睦住在一起,好过一个人被孤孤单单扔在这个大院子里面。
他的话别人都当没听见。
荀壹博笑道,“丁祖父放心,我会经常来陪妹妹,不会冷清的。”
丁立春扶着老爷子走去一边,问道,“爷,皇上赏赐的挂件戴在身上了吗?”
丁壮摸摸胸口,“老子一直戴着呢……哦哦,我一直戴着呢。”
丁钊怕他惹祸,把荀香转送的盘龙挂件用绳子串好,戴在他脖子上。既能为他挡灾,也时刻提醒他这里是天子脚下,说话做事不要鲁莽。
刚才那话就不中话。
有董义阖夫妇在,男人们大都围绕他说话,女人们大都围绕董夫人说话,只有丁持夫妇离得远。
荀香才知道,丁壮已经让丁立仁代他写了折子,请求把他的诚意伯传给丁钊,正在等礼部批准。
丁壮不喜束缚,丁钊又正式入仕,这样挺好。
只丁持有些失落。若老爹是诚意伯,他还算伯府子弟。若大哥是诚意伯,他只是伯府旁支。
长辈们已经确定去杨家求亲,还请了董义阖去说合。
听完想听的,荀香和薛恬、丁珍三个小姑娘去廊下喝抹茶奶昔。
她们觉得,看着火红的日头喝凉凉的奶昔最是清爽甘甜。
丁壮虽然坐在屋里,目光却时不时望望窗外的小孙女,听到她的娇笑声就觉得欢愉。
丁立仁则是无事就会出来跟荀香说一句话,再偷偷瞄薛恬一眼。
之前最喜欢看妹妹的小哥哥如今最爱看的是薛二姑娘。
荀香也为他高兴,小哥哥长大了,恋爱了。
他一走,荀香和丁珍就笑起来,薛恬的脸更红,眼里盛满了幸福和娇羞。
听到笑声丁立仁很不好意思,不一会儿又会硬着头皮再出来跟妹妹说两句话。
荀香看出来,丁珍还是失望的。
因为王雷没出来过一次。
王雷看着笑眯眯脾气很好,其实非常有主见,也有些大男子主义。或许从小就远离父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