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8
苏家闹,差点把孙与慕整死。之前一直以为孙临章是被苏家所害,或许还另有其人。
孙明喜去了静和堂。
孙老太太曾氏刚礼完佛从小佛堂出来。
孙明喜悄声道,“祖母,荀香被大哥请去了泮水轩,祖父和大夫人都去那里了。”
孙明喜在牡丹宴上看到过荀香,认识她。
曾氏一愣,那祖孙三代一起见荀香,一定有什么大事。
“他们会商量什么事?”
孙明喜嘟嘴说道,“大哥最能招蜂引蝶,八成荀香也看上了大哥,大哥又愿意,他们在商议婚事。”
曾氏冷哼道,“怎么可能。即使他们互相看对了眼,也是长辈在一起商议。”
自从二儿子出事,老侯爷不仅卸了她的管家权,还把他们母子在府里的势力连根拔除……
男人心狠起来,一点情都不记,之前的恩爱恩情统统甩在脑后。
孙明喜道,“那会是什么事?”
曾氏看了孙女一眼,再是庶女,也是自己的后人。
她苦口婆心说道,“对于你掌握不了的事,不要去想,想了也没用。最好的做法是等,再厉害的人也抗拒不了生死。
“只要你能谋到那桩亲事,等到那位上去,这个府就是你爹和你兄弟的……”
孙明喜做梦都想谋到那桩亲事。问道,“我祖父能同意吗?”
曾氏道,“明年皇宫要选秀,你又正好十四岁。不管你祖父愿不愿意,你的名字都会被礼部报上去。皇上会给七皇子选一个正妃一个侧妃,给另几位王爷各选一个侧妃。
“你是庶女,正妃就不要想了。侧妃嘛,只要那位在皇上那里下足功夫,皇上圈了,你祖父也没辙。前提是,我们的打算不要让他们知晓……”
孙与慕把小轿送至东角门,看到荀香下轿再上车,马车拐过街角,他才转身去了外书房。
孙侯爷已经来了这里。
孙与慕问道,“祖父,咱们真的什么都不做?”
孙侯爷说道,“静待花开并不表示什么都不做。静待你爹的事,但可以继续做那件事。哼,之前你爹就怀疑那两个人有勾结……”
又问道,“香香郡主跟大师交情很好,你觉得她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孙与慕思索着说道,“从刚才香香的表情看,她也不知道项链为何被飞飞换了。或许猜到点什么,但知之不详,所以不好明说。”
孙侯爷冷哼道,“就不会是她装的?那孩子,连皇上都说她年少多智,聪慧过人。”
这话孙与慕不喜欢听,脸色严肃下来。
“香香虽然早慧,但心胸坦荡,绝对不会装模作样,也不会骗我……”
孙侯爷笑出了声,“我孙子年纪不大,还是个痴情种。我跟皇上暗示过你与香香郡主青梅竹马,我们孙家有意求娶香香郡主。皇上虽然没表态,但我觉得他听进去了,也看上了我孙子。
“香香美丽聪慧,还有福泽。若能把她娶进门,不止是你之福,也是我们孙家之幸。不过,圣心难测,不到赐婚的那一天,总不好说。”
先孙与慕还听的高兴,最后一句话又让他有些丧气。他知道,有多家去求皇上给他赐婚,也有多家去求皇上给荀香赐婚。
特别是六公主,就像贴甩不掉的狗皮膏药。
他抿了抿薄唇说道,“孙儿一直在等她长大,只想娶她……”
孙侯爷道,“若皇上把她许配给别人,又给你另外指婚,你待如何?”
孙与慕道,“皇上圣明,又那么宠爱香香,不会不顾香香的意愿。若他一意孤行,我就,我就……除了香香,我哪个女人都不要。”
孙侯爷拍了一下桌子,喝道,“那我们这个家呢?”
第四百七十六章 倭患
荀香回到公主府,已经午时。
王嬷嬷笑道,“公主殿下去西阳公主府了,晌午郡主一个人吃饭。”
荀香面沉似水。
孙侯爷的意思是,沈驸马和沈家不妥,孙临章很可能是被沈家灭了口。
孙家势大,孙临章在世时深得皇上信任,又极有智慧和手腕,几个重要海匪都是他劝降的,包括董义阖。
这样的人能被沈家灭口,可看沈家的水有多深。
不知沈家有什么重要罪证被孙临章掌握,是暗中为哪个皇子办事,还是想造反,亦或通敌……
也不知西阳公主是被蒙在鼓中,还是明知沈家立场还是选择站在沈家利益上。
西阳公主温柔和善,是几个公主里风评最好的一个。特别是与沈驸马夫妻恩爱,尊重婆家,皇上和皇后多次嘉奖她,说她是宗室典范。
至于那位沈驸马,荀香没过多注意,只知是一个白皙清秀,脾气温和,不喜多话的男人。
几个女婿中,皇上最喜欢的不是最优秀的荀千岱,觉得他轻狂清高,尾巴翘上天。而是喜欢沈驸马,说他温和厚道,与西阳琴瑟合鸣,从来不需岳父操心。
几个皇子皇女中,东阳跟西阳的关系最好。
东阳没有什么朋友,又好强嚣张,荀香和荀驸马都愿意她跟温柔的西阳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时候也体现出荀驸马性格的好。冷清,谁都不爱搭理。
希望明远大师救下的真是孙临章,希望他能早日恢复记忆。
为免打草惊蛇,以后提醒东阳要更加隐晦,自己也要注意沈盈……
她问王嬷嬷道,“沈驸马大哥在当福建布政使之前,还当了什么?”
王嬷嬷对京城每个官员家庭状况都如数家珍,何况是宗亲家。
她说道,“沈驸马大哥叫沈谋,二十几岁中同进士,之后一直在福建当官,从主薄、县令、知府、按察使,到如今的布政使……听说他抗倭极有本事,几次与军方联合打退倭寇……”
大黎水军强盛,又招安了不少海匪为朝廷所用,近十几年其他沿海岸都相对太平,只有闽东因为地形复杂,沿海港口众多,成为倭寇和几窝海匪重要活动范围。他们偷袭上岸,抢一嘴就跑,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荀香腰杆一下挺的笔直,她对沈家有了一种猜测……
傍晚,荀壹博从国子监回府。
他先去拜见母亲,母亲还没回来,就来了紫院。
他先把在街上给妹妹买的一包糖炒栗子送上,问道,“妹妹,给我的帽子织好了吗?”
丁立仁带着荀香亲手织的帽子去荀壹博面前显摆,让他非常不服气。
荀香拿出帽子,亲手戴在荀壹博头上,笑道,“哥哥真俊。”
荀壹博得意的不行,“那是,妹妹和我长得最像。妹妹都这么俊,哥哥还能差了?”
荀香哭笑不得。
荀壹博和丁立仁都是早熟的娃,还关系非常好。但一对上妹妹的话题,两人就互相不服气。
荀壹博最爱说妹妹像自己,让丁立仁羡慕嫉妒恨。
丁立仁又最爱说妹妹跟他一起长大,他抱妹妹抱得最多,这又让荀博壹羡慕嫉妒恨。
等到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