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层下来,四百八十文的六重纬,成本能控制在五百五十文就得偷着乐。
可这还没算完,货物到了他们汝城,他们本身在汝城还交着住税。
若四郎成了贡生,按照大昭律法,赶考贡生们都会带一支写着奉旨赶考的旗帜,货担是不会被税亭翻检的,这叫维护读书人的体面。
因为有了这条律法,赶考贡生们前往燕京城都会带着各乡奇巧土物,也就三五十斤,偷偷藏在行囊中,进京后铺席摆摊卖掉,等回来时,再买一些燕京城稀罕物回去家乡,一来二去,也是好大一笔钱呢,运气好能把自己在皇城的消耗赚出一些来。
时候长了,这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朝廷的税亭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希锦想到这一桩巧宗,难免有些羡慕。
阿畴听此,却是道:“他既是想走仕途,那就正经把心思放在读书致仕上便是了,反正家里也不缺那些钱,又何必动这些心思呢。”
希锦:“什么叫这些心思?大家不是都这样吗?”
阿畴:“大家都这样,未必就非要这样。”
希锦听他和自己倔,便哼了声:“人家真若顺利过了解试,一路带了行囊去,税亭的官老爷都要看几分面子的,那是大便宜,不沾白不沾,咱们沾不上光,只有羡慕的份儿,倒不必说人家动了什么心思!传出去,人家还以为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
一时抱着自己儿子道:“芒儿,你以后可是要好好读书,将来也去上京赶考,到时候娘也跟着你去,既能去燕京城卖卖货,又能看看燕京城的花灯,为娘也能沾你些光呢!我这命啊,指望你爹是不成了!”
阿畴听此,没做声,只是看着远处的灯火。
谁知道这时,就听得一个声音道:“这不是宁兄吗?五娘也在?”
希锦听这声音,便微怔了下。
这是曾经很熟悉的声音,霍二郎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
别人考上了:啊啊啊当官了。希锦考上了:啊啊啊可以免税做买卖了!情敌来了,看阿畴如何应对吧。
另外本文总体仿宋的,商人家庭可以科举做官,赴京赶考顺便带点特产卖也是那时候风气。
第12章 两男一女一台戏
希锦娘说过,人这辈子和谁过不是柴米油盐,晚上灯一吹锦帐落下来,也都那么一回事。
男人用起来都差不多。
希锦觉得她娘说的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她听了。
可听了后,终究有些意难平。
娘啊,我没和霍二郎过过,也没用过,我哪知道都差不多呢?
这霍二郎怎么也是书香门第,年少成名,天才俊逸,而她分明和这样的风流人物有了婚约,却未曾成,最后只能招赘自家铺子中的伙计做赘婿,这怎么想都亏了。
当然,她也只是想想罢了,毕竟自己已经和阿畴成亲了,毕竟已经有了芒儿,毕竟这日子虽然磕磕绊绊但却也有滋有味有奔头。
她只是没想到,猝不及防间,竟然在这灯火之夜看到了霍二郎。
一时只觉那灯火阑珊中,他长眉秀目,顾盼飞扬,最惊艳的莫过于他乌发旁攒的那朵木芙蓉,在这上元节的灯烛荧煌间,竟是恍若仙人。
这样的俊逸风姿,就是她定了亲要许以终身的男人啊!
曾经的一切都恍若一场梦,在她和别的男人三年夫妻,在她以为自己已经差不多淡忘的时候,突然那个人出现了。
猝不及防间,他含着笑,喊了一声宁兄,唤了一声五娘。
就好像他们之间的过去并不复存在,就好像他只是一个寻常故人。
希锦这么怔怔地看着霍二郎时,霍二郎也在看着希锦。
荧荧灯火中,两个人四目相对,眼神相触间,希锦心神恍惚,竟不知道说些什么。
霍二郎唇边那状若闲散的笑意也不见了。
一旁的阿畴抱着芒儿,沉默地看着。
其实从霍二郎出现的那一刻,他的视线便不曾离开希锦,他敏锐地捕捉着希锦脸上每一丝细微的情绪变化。
他清楚地看到希锦眼底的惆怅,这是她往常和自己嗔怪恼恨时完全不同的眼神。
他就这么静默地看着,看了半晌后,终于开口:“二郎,好久不见。”
他的声音清沉而充满力道,像一把锋利的刀,瞬间斩断了希锦和霍二郎眼神间的黏连。
希锦也骤然回过神,她快速扫了一眼自己的夫婿和儿子,脸上便发烫起来,心里也生了愧疚。
原不该这样,都已经过去三年,她竟在霍二郎面前如此失态,实在不该。
好在这时候,霍二郎也反应过来了,他笑吟吟地望向阿畴:“宁兄这是打算过去哪里?”
阿畴本无姓,既入赘了宁家,便跟着希锦姓宁。
此时阿畴的语气不咸不淡的:“值此上灯节,我想着一家子过去河边看灯火,二郎这是打算过去哪里?”
霍二郎笑道:“我适才和家里人走散了,正想过去河边看看灯船,顺便也找找家里人,如此,正好同路。”
希锦也没想到霍二郎竟然这么说,要和他们一家过去,这不是找尴尬吗?
本来上灯节看灯都是一家子说说笑笑,他竟要掺和进来。
不过她从旁站着,并没吭声。
如今的她前所未有地娴静柔顺,什么都听阿畴的,一切都由阿畴做主。
阿畴听霍二郎这话,脸上却是波澜不惊,道:“那是巧了,走吧,我们一起过去河边,共赏灯火。”
霍二郎笑望向希锦,不着痕迹的一眼后,却是道:“该不会不方便吧?”
阿畴挑眉,别有所指:“哦,都是老相识了,有什么不方便的?”
两个男人你来我往,很有些火药味。
希锦径自过去,低眉顺眼地从阿畴怀中接过来芒儿:“你们在这慢慢聊,我先带着芒儿过去看灯了。”
说完就走。
阿畴见此,道:“霍兄,请吧?”
霍二郎:“宁兄,请。”
当下两个男人阔走几步,跟上了希锦。
阿畴伸出手来:“芒儿,过来。”
芒儿不听,他虽看灯火看花了眼,正兴奋,不过还是想赖在希锦怀中。
爹爹自然不如娘靠起来软和舒服。
然而阿畴此时却颇为强势,道:“过来。”
芒儿听着爹爹那不容置疑的语气,扁扁唇儿,有些委屈。
霍二郎从旁看着不免意外,不过又在意料之中。
阿畴看似身份低微,但其实比他以为的更锋利,当然也更体贴。
他看着那孩子,两岁的小奶娃儿,很黑很亮的眼睛,扁着唇儿委屈的样子有些像以前的希锦。
他的心便泛起些许异样。
昔日那么单纯稚气的希锦竟已经为人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