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
于那日床榻上的戏言,其实她也仔细想过,如今自己到底年轻,也才十九岁罢了,趁着年轻,若是想的话,倒是可以再得个子嗣。
毕竟阿畴以后贵不可言,这样的身份,她不生的话,反倒是落那些臣子口实,说什么社稷为重,说什么稳固国本,到时候反而要给他寻几个小娘子生孩子!
她自己身子好的话,生一两个孩子,勉强说得过去,牢牢占住头份。
至于后面谁再想觊觎,反正是不许。
此时马车缓缓地行向自家府邸,她正懒散地靠在阿畴胸膛上,想到这里的她,便突然哼了声。
阿畴昨晚不曾睡好,如今倒是有些困了,正搂着自己的太孙妃假寐。
突然间,听她这一声,娇娇软软,可分明是很是不满很有些决心的样子。
他未曾睁开眼,却微蹙眉:“怎么了?”
希锦:“我要告诉你一件要紧事。”
阿畴:“嗯?”
她的要紧事,那必然不是好事,阿畴对此很有经验了。
希锦:“我听说后宫多是非,就是那些妃嫔什么的,她们都要明争暗斗?”
阿畴点头:“好像是。”
希锦:“一般怎么斗?”
阿畴措辞谨慎:“……这我不太懂。”
希锦:“你竟不懂……不懂没什么,反正我是懂的。”
阿畴挑眉,试探着道:“哦,你懂什么?”
希锦便坐起来,她抬起手,用柔腻的手指轻轻捧住阿畴的脸,和他眼睛对眼睛。
之后,她看着他道:“若是你后宫有什么妃嫔,若是她们竟还生下你的子嗣,那我就要做一个恶毒的皇后,把她们杀得片甲不留,之后全都赶出宫喂野狗!”
阿畴看她眼神中透着的咬牙切齿,沉默了一会,之后便笑出声。
希锦不干了:“你笑什么,我说真的!”
阿畴笑过后,用手轻扶着她的腰:“希锦,我们现在有芒儿。”
希锦:“嗯?”
阿畴:“你如果喜欢,也愿意的话,那我们可以再要个孩子,以后芒儿也有个扶持的,总归是个助力,等我们百年了,不至于就他一个。”
希锦抿唇看着他。
阿畴:“如果你不想要,也没什么,芒儿就是你唯一的孩子,也会是我唯一的孩子。”
他垂下眼睛,默了片刻,才哑声道:“因为过去那些事,其实我不喜欢如今宫中的种种,也不会有什么妃嫔,你尽管放心就是了。”
希锦静默地看着他的眼睛,她突然想起来许久前,那个瘦弱沉默的少年。
她把栗子糕给他,他低头捧着吃,吃得文雅又小心。
她便突然心酸起来了,于是她伸出胳膊来,使劲地抱住他:“嗯,你有我就够了。”
她会一直陪着他,陪他一辈子。
第59章 抱紧大腿
回到府中后,属于皇太孙妃的赏赐纷至沓来,更有一份礼单交到希锦手中过目,希锦大致扫了一眼,原来朝廷的诰命夫人都是俸禄的,她身为皇太孙妃,比一品诰命的俸禄还要多一些,如今月俸是一百八十千钱,遇到恩庆会额外增加至二百三十千钱。
希锦大致算了算皇城宅院的价格,一个月的月钱勉强能买下一间寻常民房,这也算是很大一笔了。
她继续往下看,原来除了那些俸禄,每年四时五节还有各样赏赐,比如按照定例,清明节她便有春服绫绢各十匹,紫罗一匹,到了冬日的节气,便有冬服绫绢以及棉花毛皮等物。
其实现在的希锦不缺钱,她本来就有小有积蓄,是有压箱底钱的,更何况还有芒儿的,还有阿畴的,不过此时看到这些,她还是心里喜欢。
这就是旱涝保收的一笔钱,除非遇到大变故,不然只要她活着,这个朝廷就会给她发钱,她躺着天天什么都不干,也能有人发钱。
这个感觉就很美妙了。
关键是,属于自己的!
唯一遗憾的是,自从清明节结束后,阿畴因为要陪侍在皇帝翁翁身边,又要被委以重任,暂时不能回家。
希锦听着,又失落又欢喜,失落是因他不能陪着自己回去。
她还是想他陪着自己啊,俊美精壮的郎君,在夜间时候带给她多少欢愉,一日没有都难受。
欢喜却是因为,要委以重任了,这是好事。
说明那老官家对他越发倚重信任,这是在试炼他,要让他更多参与朝廷大事。
她当然希望他赶紧掌权起来,到时候手握重权,威风八面,她也可以狐假虎威,拳打宋家小娘子,脚踢陈宛儿,总之要抖擞起来。
当下希锦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阿畴,哭唧唧地回家。
不过回到家后,她抹了泪,顿时变了面孔,欢喜得简直要蹦起来。
宫里头的莫妃竟然给她送来了好多礼物,并给芒儿送了金元宝并吉祥金锁等,还特意传话,说是有时间请她进宫过去陪她说说话。
闻弦知雅意,希锦自然明白,这莫妃其实是个无实权的,如今自己已经是储君妇,莫妃便想和自己多亲近了。
——其实以前她也在设法和自己亲近,以后仿佛更要亲近了。
希锦便喜欢得要命,心想自己这清明之行,可算是捞着了,虽虚惊一场,但在皇上那里自己立功了,而自己阿畴也有了好表现,可以趁机执掌一些权柄,总之一切都好!
她开始筹谋着她的铺子,她的六重纬还是要卖,不卖是不行的,不然总觉得差一口气。
还有那些瓷器,也得趁机卖了。
现在大昭和那些外国谈成了,要通商了,她那些瓷器的价格很可能要涨钱,正好趁机大卖,如果可以,应该让舅舅再多烧制一些瓷器给自己。
她这么计划着时,阿畴却匆忙又回来了。
希锦也是惊讶:“嗯?”
阿畴:“我要出一趟远门,估计得一段日子才能回来。”
希锦听了,那欢喜凝住,担心地看着阿畴:“要事,什么要事,该不会和那摩尼教有关吧?
阿畴也是意外,他意外于希锦的敏感。
他看着她那担忧的样子,意识到她其实很挂心这些。
于是他轻笑了下,道:“和摩尼教没关系,这次是要过去岭南。”
希锦略松了口气,她很快想到:“是为了那几个外国通商的事?”
阿畴颔首:“是,官家的意思是,要让那几个海外小国都成为我们的番国,不过不纳贡,只通商,至于如何通商还有待商榷,所以我这次要过去一趟岭南,要考察沿海各州府民情,同时可能要重整三路市舶司。”
希锦:“重整三路市舶司?”
对于这些,她自然很容易上心。
以前做生意最先要打交道的就是这些,这是寻常商贾最怕的官府衙门了。
阿畴:“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