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待熟透的丝条取出以高汤浇灌,如此洛阳燕菜方可上桌。】

转眼一盘盘燕菜映入眼帘,汤头清澈,萝卜细如发丝,看起来十分可口。

【如今的洛阳燕菜则称作牡丹燕菜,是咱们领导人会见外宾时候即兴改的名,瞧这一大朵牡丹盛开多么喜庆。】

天幕放出了一张牡丹燕菜图,由一盆大号的牡丹燕菜为底,四周一圈围着小号的燕菜,每碗中间都放着一朵由萝卜摆成的牡丹花。

武则天觉得这牡丹燕菜之名甚合她意,正如她的盛世王朝般朝气蓬勃,八方来贺。

“牡丹燕菜,国之佳景,真不错。”

言罢唤御厨来大殿之上现场制作那牡丹燕菜。

御厨早有准备,那高汤是现成的每日必备之物,因萝卜丝条未曾提前晾晒,只得取之新鲜萝卜,将其切丝摆盘即可。

“笃笃笃”

偌大的明堂内不断响起这般声响,一个个御厨排排站立,看着十分壮观。

每人都卯足了劲儿认真切萝卜,以期得到皇上的赞赏。

不到一刻萝卜丝已盛入碗中,滚烫又清澈的高汤一勺勺淋至那萝卜上,萝卜丝在碗见游荡开,宛如快活的鱼儿四散开去,中间摆上围成牡丹花状的大朵牡丹萝卜花,霎是好看。

自此洛阳水席间的头菜得以武则天赐名为牡丹燕菜。

-

明熹宗朱由校看完天幕来了兴趣,他的想法也总是异于常人:

“嗯?这炉灶不错啊,朕一定能做出来!”

-

汉武帝看着那无需生火一点就着的炉灶十分眼热,这就是仙家之物?

如果他拥有此炉灶,那行军打仗的伙食便可便捷许多!

“来人!可有将这天幕所示画下?”

内侍忙答道:

“回禀陛下,已大致照着天幕所画。”

卫青上前一步郑重道:

“回禀陛下,臣马上派人去寻能人异士,定要将这炉灶推广至军中!”

刘彻此时豪气万丈:

“不错,若得此物,朕荡平匈奴之路又将前进一大步!先制上1000份罢!”

-

刘邦看着那特大号萝卜,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个典故什么的流传后世,遂命人也去找个特大号瓜果来。

一时间全国上下都在寻找大号的瓜,什么胡瓜之类的各种瓜纷纷八百里加急送往宫内。

刘邦皱眉看着底下人寻来的这一堆歪瓜裂枣,只当没提过这回事。

史料记载,那一个月凡有功者,赏瓜;皇帝心情好,赏瓜;大臣家有喜事,还是赏瓜。

众人皆苦瓜久矣。

作者有话要说:

洛阳燕菜出自《武则天的餐桌》节选

第3章 鱼脍

【依托于盛唐的发展,长安自古以来就有东西两市。当时万邦来朝,好不热闹。

可能就像今日的首都魔都那般,走在路上能看见许多外国人,他们或钦慕于唐朝的繁华,或被二凤陛下打得没了脾气,都心甘情愿前来朝贡学习。

如若走在长安街上,可能会被他们用蹩脚的官话搭讪道:

“今日君食乎?”

那也千万别惊讶,“今天你吃了吗”可能在当时的长安真是非常流行的招呼用语。

接下来的这道美食,就诞生于这繁华之世,武则天亦是爱不释手,说来想必大家如今也并不陌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里的脍,就是此物,唐朝时唤作“切鲙”。

是的,各位客官您看没错,就是如今身价不菲的生鱼片!

唐朝人们十分喜爱吃鱼脍,吃得又十分讲究。

鱼肉以鲫鱼、鲤鱼、鲈鱼、鲷鱼等为上佳,一尺或八寸长的鱼最为鲜美。

当然,“鲤”鱼唐朝时为避名讳不能吃哟。】

唐玄宗李隆基此时跟着点头不止:

“鲤鱼其实…也不是不行。”

到了用膳时,强烈要求今日鱼脍用鲤鱼肉做。

高力士欲哭无泪,只能带着御厨偷偷摸摸去御花园捞了条鲤鱼,又偷偷摸摸呈了上去。

李隆基如愿以偿地吃上了鲤鱼鱼脍:

“甚是美味,给爱妃也送去些!”

-

【欲食用鱼脍,刀工乃是其中重中之重的精髓所在。切鱼得先切掉鱼鳍,而后在鱼肚或鱼头处先行试刀,试刀后才可切鱼。若不先行此法,在之后切鱼的过程中可能会使得鱼脍粘在刀上,影响鱼脍口感。

食用鱼脍时,必定要佐以蘸料才美味!彼时华夏蘸料之丰富,远远超乎我们现在所想。

“鱼鲙芥酱调,水葵盐豉絮[1]”。

以葱、盐、醋、芥、齑酱[2]等做成蘸汁,实在叫人鲜掉了眉毛!

因此鱼在唐代人们的刀俎间便可千变万化,生鱼片不仅仅是武则天喜爱,而是整个唐朝都流行的美食了,没想到大唐朝这样的潮哇。】

武则天此时必须紧跟时尚潮流,又给筵席添上了点一道菜:

“再加一道鱼脍来!”

殿下小将正饮酒饮得迷糊,听闻陛下加菜了,往桌案上看去,他看见了什么?!

是鱼脍!

他平日里最爱那鱼脍,小将懊恼拍头:“早知道刚才就少吃些了!”

平时宫宴也难得上一回鱼脍,之前作战胜利班师回朝有幸尝过一回,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宫廷御厨刀工之炉火纯青可是早有听闻的,案头精美盘子里薄薄的鱼片入口冰凉爽滑,咬上一口还弹牙。更不用说那鱼脍的蘸料,其中有一味齑酱,只有宫廷御厨才能熬制得出。

蘸着酱料食鱼脍,不仅眉毛鲜掉了,小将觉得他稀疏的胡须也得被鲜掉。

-

唐朝坊市内一高级酒楼

此时一位举子正向一众好友演示那“切鲙”的艺术。

待他听完仙音之言,振奋异常。

本来慢条斯理地切,现在手起刀落,下刀如有神!

鱼片似雪花般飘洒在半空,又准确落入盘中,赢得了满堂喝彩。

“好!好!好!卢兄切鲙手艺又有精进!”

【而切完的鱼脍大多呈丝状,也有片状。处理完的鱼薄而不破,又宛如细丝,同时入口即化,回味甘甜。】

酒楼中,大家看着天幕中那鱼脍或丝丝缕缕或薄至剔透,盯着盘中有些“厚实”的鱼片稍显沉默。

其中一人小声问道:

“卢兄,你这切法怎和仙音中所提到的不同?”

卢举人抬手擦汗:

“大概仙子介绍的是另一种作法罢,我这是,是厚切作法!”

没错!厚切!

“是是,卢兄这鱼不错。”

众人十分捧场。

开玩笑嘛,照实说这鱼肉厚实,下次卢兄必再不邀请他们。

鱼脍之鲜美,叫人无法舍弃啊!

【现如今的鱼脍与唐朝有些不同,大多切成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