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


军主将萧挞凛被宋军一箭射中,回营后不治身亡了,辽军由此士气大跌。

本来辽军深入宋朝作战,可谓腹背受敌,如今辽军大将已失,若乘胜攻打,于宋朝而言赢面很。

可宋真宗赵恒不这么想,他看到辽军被打得溃败,和谈的主张被他提了出来,赵恒只想让辽军赶紧退出宋朝土地,不想要再与其作战了。

宰相说破了嘴皮子,坚持让辽国称臣并归还北方几城,若不答应便一战到底,可还是没能挽回赵恒的心。

而辽国方面,由于孤军深入,若宋朝坚持打下去,辽军真有可能全军覆没,于是御驾亲征的萧太后派遣使者,想要向宋朝求和。

这一下不是双向奔赴了嘛?他赵恒也很想和谈啊!辽国打输了危机四伏想和谈,宋朝打赢了士气大涨…也想和谈。

赵恒毕竟是皇帝,宰相寇准再怎样劝阻,也没法改变铁一般的事实:

他!赵恒!很害怕!就是想要和谈了!】

-

“噗!”

本就被赵光义气得不轻的赵匡胤,看到此时突出了一口老血,这父子俩这几日都快成为赵匡胤的心魔了。

赵匡胤虚弱道:“再去驴棚将赵光义打一顿,往死里打,用朕的鞭子!”

作者有话要说:

高梁河车神:谁又在打我!

——

[1]《宋史·列传第四》:“少聪警,貌类太宗,帝钟爱之。”

[2]《陶庵梦忆》明,张岱,记载:“熬之滤之漉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为至味”。

[3]酥油鲍螺和冰雪冷元子做法来源网络。

第54章 曹婆婆肉饼

【辽宋双方都很开心的准备和谈事宜,赵恒准备派出曹利用去和谈。曹利用出发前,赵恒千叮万嘱,只一条要求,要钱可以,割地不行,他赵恒出价百万钱买和平!

可怜的曹利用从赵恒这屋出来,又被寇准拉去他那屋。气势汹汹的寇准恐吓曹利用:

“最多只能给三十万,但凡多给一个子儿,回来后就提头来见!”

吓得曹利用只能使出十八般武艺,舌战群儒,最终不辱使命的回来了。

曹利用回来后,对宋真宗禀报未达成目标,赵恒心里一惊,那到底签的是多少钱?难道是三百万?

完啦!倾家荡产了这下!

曹利用一看官家理解错了,赶忙说原来是没达到官家定的百万钱小目标,只签了三十万。

赵恒一听大喜,曹利用这小子可真牛!竟然给他省钱了嘿,此等好事绝对要庆祝一下,遂特意开宴祝贺只给了辽国三十万岁币。

宋朝在打赢了辽国的情况下,居然还要签订赔款条约,赵恒这点比他爹做车神开驴车还要离谱。】

-

赵匡胤:我人麻了

-

秦始皇皱眉大骂:

“滑天下之大稽!赵恒无能,竟胆小如斯,还真是有乃父之风!”

从没见过当皇帝还能像赵恒父子俩这样操作的,秦始皇被惊到了,果真是当父亲的折腾完军队做车神,当儿子的做起了缩头龟。

说到无能的儿子,秦始皇想起了远在天边的…胡亥,一时有些牙疼,朝天幕看了看,他家似乎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啊。

又转头看向一旁的扶苏,决定再给扶苏增加些什么课业,找几个靠谱的先生,否则若后代都如宋朝这般,还怎么扬大国国威?

正在学习批阅竹简的扶苏一抬头却发现,案上的竹简非但没有减少,竟还增加了许多。

“阿父?”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扶苏只是专心看了一会儿竹简而已。

【宋辽双方因在澶州结束的战事,因此缔结的盟约是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结束了两国几十年的对峙情况,盟约中约定,两国开通边境榷场,开放贸易往来,宋辽两国的经济都因此得到发展。

每年宋朝通过边境的贸易顺差,能将给出的这些岁币赚回来,外加省下的驻军费用,从银钱上来说,表面上澶渊之盟没有过多损害宋朝在经济方面的利益。

再加上赵恒如此财大气粗的表示百万钱也可以,主要是因为当时宋朝的财政收入大约是四千多万钱,签订的岁币加绢帛大约是四十万钱,赵恒觉得这些都是小意思啦,花点小钱钱买平安,再划算不过的买卖啊。】

-

“啊……!”

刘彻眼红了,刘彻他非常的眼红,就对外战争弱成这样的宋朝,居然能有这么多收入!

悲伤的刘彻数了数自己的钱袋子后疯狂哭泣,这差得也太远了!

“仲卿,朕好穷!有何法子可快速致富的?”他要赚钱养军队,他家大业大啊。

卫青表示他只会打仗:

“回禀陛下,臣,做不到啊。”

【虽然由往来贸易等几相抵消,可每回辽国派人来接受岁币绢帛等赔款,必定会摆出趾高气昂的做派,甚至对宋朝官员颐指气使,由于大宋普遍对辽国的恐惧感,使得宋朝官员们直不起腰来。

更不用说辽国来使带着天然的优越感,时常在交接宴时提出武力比试等项目,这种被明晃晃鄙视的憋屈感,就一直萦绕在宋朝人们的头顶。

两国以兄弟相称后,尝尝在交割岁币时互换土特产,辽国除了银钱,就是各种各样的皮毛,宋朝给的却是茶叶、瓷器等精工产品。

除了以上这些,招待辽国来使所花费的钱财,也都是宋朝从百姓们身上所获取的,岁币一说彻底将宋朝人们的脊梁骨给打断了。

看起来宋朝好像在这些一来一去的货币数字间占了便宜,可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辽国要求现银,宋朝就得派百姓开采,开采完还得千里迢迢运至边境,绢帛等物也由朝廷出面,低价从百姓手中收购,这些可都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

百姓们不仅被朝廷压榨得难过日子,还失了作为宋朝子民的脸面与民族荣耀感,这样重重矛盾叠加后,宋朝一代弱于一代便是必然趋势。

更不用说,打断了脊梁骨求得的和平,就真的是和平吗?恐怕只是宋真宗赵恒一人的和平罢了。

辽国发现大宋软弱可欺,往后的日子里,只要来边境走上一遭,折腾些动静出来,宋朝上下就会吓得胆颤,辽国还在之后无理提出增加岁币,宋朝也只得咬牙支付。

所以国家的安宁,从来就不是靠赔款送岁币就能得来的,而是靠着富国强兵,才能不惧外敌。】

-

“没错,天幕此言正和朕意啊。”

靠着岁币换取和平,宋朝皇帝晚上倒也睡得着觉,李世民不理解,不过想到唐朝末年的混乱局面,又一时无言。

没多久,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对高句丽用兵,朕准备亲征。”

长孙无忌不同意此举: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