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
坐,一个个埋头捧着碗喝起了鲜美清炖羊羔汤,新鲜的羊肉与冻肉口感不可同日而语。
新鲜羊羔肉被火头军处理得很干净,连一丝丝膻味也无,一碗鲜汤入肚完全能抚慰将士们连日作战的辛劳。
羊肉嚼着又嫩又香,就连大白菜都吸饱了羊汤,变成了美味,大冬天吃羊肉喝羊汤真是再美妙不过的事了。
张玉端着碗凑到朱棣跟前,大肆表扬了李景隆一番,表示殿下的这位表侄实在是够意思。
不仅给物资,还给他们留了这样鲜美的羊羔,他可太期待下一次与朝廷军的交锋了,现在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后来经过清点,燕军后勤将士发现李景隆大军足足留了几万匹马,武器几乎能装备一个营的兵力。
大家一边清点一边啧啧称叹,李景隆可真是家大业大,这些物资竟是说不要就不要了。
若朝廷将士们用这些武器来和他们硬拼,就连骁勇善战的燕王也讨不了好。】
-
李文忠在殿内如坐针毡,皇帝儿子和孙子打架,派他的儿子出来当炮灰,这炮灰当得还很不称职。
思虑再三,李文忠对朱元璋拱手道:
“陛下,臣请告退,家中还有些许俗事,就不陪陛下一同看天幕了。”
“行啊,保儿自去忙吧。”
朱元璋点头表示理解,他觉得李文忠再看一会儿天幕,绝对会心梗。
【李景隆逃跑时是在半夜,为了不惊动燕军,动作那叫一个敏捷,至于还在北平城下准备围攻的朝廷军们。
那就只能自求多福啦!李景隆忙着逃跑保命呢,哪来得及统治围攻的将士们?
于是燕军喝完羊汤吃完羊肉回城后,就在城墙脚下发现了一群又饿又受冻的朝廷将士们。
听说李将军将他们抛弃自己跑路后,都流露出了悲愤的神情,李将军怎能逃跑?逃跑又为何不喊他们?
守将直接逃跑,剩下的将士们还怎么打,就只剩缴械投降一条路可走,于是燕军又再次收割了一波新鲜的兵器。
同时还有这些朝廷将士们,朱棣下令开城门,命城中拿些热乎的饭菜给这些将士们食用。
喝上暖粥吃上热包子的将士们默默流下了眼泪,又怕被燕军看了笑话,低头胡乱擦去泪水,在狠狠咬一口包子。
包子是猪肉大葱馅的,包得很结实,一个包子能抵上京师两个大小,馅料也塞得足足的。
将士们知晓,短时间内能拿出这么多包子和热粥来,想必是燕王自己出钱从北平城中的食肆购买的。
吃完了包子喝光了粥后,大多数人都选择自愿去征兵处报名,反正燕王好歹也是大明朝的皇室子孙,接受起来很是容易。
况且,与坑下属的李将军不同,燕王看起来对底下的将士十分爱护,他们吃包子时就观察过了,燕军无一人穿着破洞衣服。
甚至连武器都是精制的,一个个瞧着神采飞扬充满希望。
这些朝廷将士们相信,跟着这样的主将,建功立业先不说,至少能吃饱穿暖不被抛弃。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爱护下属的燕王,收缴了朝廷军的许多物资,心情大好之下买些包子给将士们吃实在是不为过。
毕竟,也算是对李景隆送粮送人的一种回馈不是?花着朝廷的钱,养着自己的人,很棒啊!】
-
“老四,你可真是出类拔萃,咱当初要有你这么厉害,打天下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朱元璋此言一出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唯有被揶揄的朱棣伸手挠了挠脑袋,同朱标说起了悄悄话:
“大哥,李景隆这小子将人马物资全扔给我,我也不能不要啊,大哥你说是吧?”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你啊,可真是…”
太无耻了!他都不知道该说四弟什么好。
【自从上回被燕军打败后,李景隆就缩在德州再也不动弹了。
这一仗打下来,原来要折损这么多人马,这么多物资?可算给李景隆开了眼了,打仗真不容易。
虽然李景隆溃逃之时留了许多粮食武器给燕军,可朝廷军的主力还是未伤分毫,都被李景隆安全的带跑了。
因此朝廷军队没有主动出击,朱棣却根本不想停下来,只有翻出浪花来,才能迅速消耗朝廷的军事力量。
深谙行军打仗之道的朱棣,决定向西边大同打去。
大同可是大明朝的国防线,朱棣不信大同有难朝廷军还能没有任何反应,李景隆还能缩在德州不出来。
燕军开拔向大同打去,沿途的几个城池,只要朱棣率军所到之处,守将大多直接开城门投降。
听说燕军就快要到达大同了,李景隆不得不匆匆出兵前去援助大同,即使此刻本不是朝廷军出战的好时候。
李景隆率军紧赶慢赶的往大同去,还没到达大同呢,就陡然间接到了大同传来的消息,说朱棣已经撤军了…
怎么就突然间撤军了?李景隆还没到位呢?朱棣这就不打了?
等到李景隆回师时,被寒冷的天气冻到了之后,才知道了朱棣的用意。
他选择在北方最冷的时候发动进攻,还故意往大同打去,就是为了将李景隆的大军拉出来戏耍一番!
归根结底,不就是为了消耗朝廷军的实力吗?
结果,还真的让朱棣得逞了,本就不适应北方气候的朝廷将士们,天寒地冻的被带出来。
本以为是来打仗的,却没想到白走了一遭,甚至为了解救大同危机,一路还急行军。
期间耗费的军需不说,许多将士们经受不住这样天气,许多人都被冻伤了。
本就出师不利,在经历了北平城外连夜逃走,又经历了急行军去解救了个寂寞,朝廷将士们都士气低迷。】
-
“这位明朝的燕王,于行军打仗一道很有些方法。”
虽然秦始皇并不赞同朱棣的起兵,但却不可否认朱棣身为皇子,还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
李斯不知道陛下是从哪看出来明朝燕王行军有道的,在他看来,明朝的燕王就是掐住了那位逃跑将军的命脉。
可以说朱棣就是将李景隆算计得死死的,而明朝的皇帝居然还对李景隆的能力深信不疑。
“可惜,若那位建文帝能有陛下十之一二之能,朝廷军也不至于被打得溃败。”
大家都在分析这场战役,冷不丁的却听见丞相的‘诚恳’发言,丞相可真是,抓紧一切世间拍陛下马屁啊!
【李景隆此时听见朱棣二字,都要产生心里阴影了,他时不时扪心自问,燕王不会是生来就力克他的吧?
由于朝廷大军急需一段长时间的修整时间,李景隆不得不拉下脸面,亲自给朱棣去信。
信中言辞那叫一个恳切,一口一个表叔的论起了亲戚关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