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但却是对方立场上的敌人。

所以,她现在的立场也有点危险了,她知道。

他们都在给她时间,叫她必须坚定的选择一方。

可是,让她就这样选择宇文晟,她既下不了决心,更有些不甘心。

不甘心什么呢?

不甘心的原因在于,她觉得他并不是她想要的选择,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谁会愿意跟随一个三观不正、病态又危险的人奔前程啊。

他从不是她心目中第一的选择……但难受的是,却是她眼下唯一的选择。

先干着先吧,谁能知晓明日之事呢?

……她发现她或许还真有当墙头草的潜质。

说不准以后有别的“老板”给她抛橄榄枝,她就选择跳槽去了。

——

郑曲尺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一件事情的。

宇文晟选择留下她,最大的原因就是为了这一次的城墙防御工事。

所以为了她的小命稳在,当然也是为了她自己的责任心,她都得摒弃外物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城墙工事上去。

她虽然没有参与过古城墙修葺工作的经验,可是她有参考的对象,也有值得借鉴的对象,那就是她那最著名的军事工程——长城。

在正式开工之前,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得通过实地考察得数据,然后再结合周边的舆图地型,最好能够有当初修建城墙的相关数据总和。

经过了三天两夜,郑曲尺熬夜定制了相应的设计方案。

她认为福县的城墙布势太大不易防守,遂缩小了相应范围,以雏山北面低洼那一带为基础,收缩了东、南、西三面城墙朝内拢。

当然,这一方面为求保险谨慎,她还特地参考了不少工匠、还有将士们的意见。

他们这些人估计收到风,知晓她被宇文大将军任命为城墙工事负责人一事,虽说对她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等等方面揣有疑心,但至少不会明面上跟她对着干。

另外,她一番考虑之下,跟蔚垚商量着跟福县里,申请了一项津费补贴,关于烧砖一事。

她的工程计划中,有的地型适合石头砌,有的地型打算以夯土墙建造。

但县里垒堆的土砖不够,重新再做,它们在冬天自然干得太慢了,并且湿度跟承重程度太差,所以她打算去烧制城砖。

目前福县没有窑工懂得烧城砖的技术,但郑曲尺听一些工匠讲,像巨鹿国、北渊国等地方早就研发出来了。

对于别的国家超前发明,邺国工匠们除了叹息,也只能默默发酸,羡慕不来的。

郑曲尺一听,当场就豪气万丈起来。

别的她整不来,但烧砖这活她熟。

别的国家有的,咱邺国也得有,这话她撂这儿了。

因为这事需要泥匠参与,她就去找了趟工官,商量着帮忙给自己安排一批泥匠来烧砖。

第76章 窑法烧砖

工官穆柯办事的效率极高,也或许福县这些工匠的姓名地址都记档在案,所以半天时间不到就将人给她找齐了。

“桑老弟,你瞧瞧,我给你找的这几个人合适吗?”穆柯将人带到她面前。

郑曲尺一眼看过去,全都是一些质朴的黑瘦汉子。

穿着些灰、褐色短衣,头上包着一圈汗巾,大冬天冷得有些抖瑟,朝她好奇又沉默的看来。

“没什么问题。”

因为郑曲尺对泥匠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只要是有丰富经验的泥匠都行。

她首先将需要的砖胚尺寸、用料、制作方法一并交予他们。

泥匠听完,全都反应了好一会儿。

工序跟他们日常的土胚砖做法相似,就是将粘稠的土料摔打成质地细密的熟土后,再放入木模中塑性,接着脱模,把土坯晾干,只是她这种还要多一项,就是入窑烧制。

但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她要求的用料加入了挺多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另外就是尺寸……

有一个年轻泥匠应该是纠结了一会儿,才斗胆质问起来:“这个、这种大尺寸脱胚出来,很难定型,且制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干裂的……”

穆柯的视线落在他身上时,他一下就被惊得闭了口,没敢再继续讲下去。

“这些我都知道。”

郑曲尺明白福县的传统土胚因为和泥用料较为简单粗糙,所以常常存在后期干裂、风沙等问题,尤其是形体过于大的,土质粘结力下降,更容易产生裂纹。

但她这种不会,因为她还加入了煤灰、草梗、谷壳等物增加黏性,再说她不需砖胚彻底自然风干。

泥匠们听完,却更觉得这个工官带来的黑小子,估计没啥制作土砖的常识,全是凭空胡乱想象着来指挥他们。

这样的土胚砖做出来,估计就用不了。

“你知道……还让咱们做成这样?”泥匠嘟囔。

郑曲尺耐心跟他们解释了一下:“因为这个土胚砖我不算让它慢慢自然风干,而是等它晾干水稍微成型就送进窑内烘干后,再进行烧制。”

“这可烧不得!”泥匠瞪大眼睛:“这可不是陶瓦,兴不得烧。”

这估计是曾经尝试过烧砖最后以失败告终的人。

郑曲尺知道福县多数泥匠与窑工都没有烧制过砖。

一来是因为等级缘由,烧制的红砖是不允许普通百姓使用的,二来就是民间的窑工也接触不到这上层的工艺技术,没经验没传承,再加上生活贫苦,他们哪会耗费那功夫去慢慢研究。

“烧不烧得,不用你们担心,就按照桑工的话去做就行了。”

穆柯跟郑曲尺不一样,她在现代习惯性跟工人们有商有量,讲究一个工作不分贵贱,人人平等原则。

但这个王权时代,官高一极压死人,身为工官,穆柯的话就是命令。

既然这事工官都发话了,哪怕他们心中有疑虑,不认同桑瑄青,也只能按照郑曲尺的话去照做。

这边找来泥匠开始制造她特意定制的砖胚之后,另一头郑曲尺又去找窑工,让他们直接早期备用干透的土胚砖直接开窑烧制。

这些砖胚应该也可以用,她想先开窑烧制一批出来看看效果,再时候定制砖胚出来,才能有更直观的对比。

烧制砖的一些方法,全是她以前涉猎过的一些书籍,要说她本人还真没有亲自实验过。

但她相信只要肯干、肯试,总能达到她预期的效果。

同时,她也采取了她那个时代的一些责任连带方法,比如在城砖上铸有烧窑的名称,还有窑工的姓名,这是严格的城墙质量保证体系。

穆柯表示很赞同她的这种做法。

于是到了最考验技法的砖胚烧制环节,她特地找到最大的窑炉,来进行窑法烧制。

要说烧出来的砖,较土法晒干的耐久性更强一些,但也并非一定要用烧砖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