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
来过了吧。”
林如意的声音没有多大,进了隔壁的院落,游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身边不远处就有一家三口正在参观。
“是,保护部门的工作完成之后曾经来过一次,不过那次是专门验收工程来的,认真参观还是第一次。”
秦月好奇地问:“平时工作是不是很忙?”
连旅游都是为了来陪她这个‘上司’,不会上辈子加班四五百年,这辈子还要继续加班吧。
秦月想的头皮发麻,并果断否认这中间有自己的关系。
“还好,省长是为了一省人民做事,我也不觉得累,能为秦做出贡献就是政的毕生心愿。”
秦政下意识地说出下半句话,他说完却顿了顿,平常都是用我自称,到了祖国母亲面前却是没忍住用名自称,后半句话还颇有些熟悉感,就好像他自己曾经说过一样。
然后秦政略作思考,这句话符合他的性格和说话逻辑,这么说出来完全没问题,有这种错觉应该是心理的缘故。
林如意打趣道:“那是,秦省长年纪轻轻就是卷王了,看的我们这些老人都有些害怕。”
一行人说笑着走进院落,秦月第一眼就看见了锦鲤池旁立着的牌子。
这一刻她终于想起了景区内牌子的恐怖,上面写着这块巨石曾经是‘秦意志’经常坐着喂底下的锦鲤的地方。
当年李秦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就是在这里向秦诉说了这里的志愿,积极应聘上岗了皇帝的职位。
上面还写了一人一国当时的对话,比如当时秦月阴阳怪气李世民真孝顺,篡位还提前通知她的那句。
后面紧跟着的就是一句【自此,大孝子有了反讽的意思。】
秦月:谢谢,这句可以不用记的,谁写的史书怎么这么诚实啊!
最后还颇为夸大地写了,若是按照道教的说法,那么这里就是‘秦意志’长居的道场。
离牌子比他们还近的两个人背对着他们说话了,他们:“你说咱们要是多多来,是不是也能当场悟道。”
“你怎么不说,白日飞升呢……”
“害,那不是要相信科学吗,你有没有感受到?”
“什么?”
那人声音庄重又严肃:“秦所留下来的意志!”
而他们还不知道,秦本国就在后面看着他们,内心还吐槽现在的年轻人中二病比例是不是太高了。
回头要是她自己也被传染成中二病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这番话让秦月自己来听,实在是尬到抠出三室一厅,她看向作为省长的秦政:“这牌子谁立的,不会里面还有什么我用过的杯子,坐过的椅子这种牌子吧?”
秦政难得心虚了一瞬间:“这牌子大部分景区都有,是正常现象,您说的那些牌子也确实有。”
因为当时考虑到民众了解秦意志的途径目前好像只有来参观咸阳旧宫了,祖国母亲并不像隔壁那群意志一样还拍宣传广告甚至电影,行事也低调,所以他亲自验收之后又叫人多加了几个牌子,这么说起来这个人是他来着,但是秦政选择不说,就当这是景区惯例吧。
秦月听了这话陷入沉思,这就是令人社死者,人恒令其社死吗。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个国家意志
秦月就当没听见那两个中二病说的话,但在心中却是开始分析那个碑文。
她记得当时见李世民的时候,全场在的人只有李世民一个,剩下那个就见证国就是她自己,她没那么无聊去和史官说这个,那她阴阳怪气李世民的事被记载下来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这件事是李世民自己说出来的,秦月想不明白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可能是一时说漏嘴了吧,要不然怎么有人主动把这种糗事说出来呢。
关键是她也没空天天看着史官写什么啊,真是大意了。
她带着一行人无视外面的游人,进了宫室内,室内的东西立的牌子应该不会太离谱吧,这个宫室之前的拥有者是嬴政,后来是皇帝居所,再后来迁都以后才是她经常呆的地方。
嬴政亡故之后,迁都之前她都未曾在秦出现过,那时候还在系统空间和另外两个掰扯关于她自身的事情呢。
一走进门,宫室内门边就立着一个绘制着宫殿地图的牌子,上面还写着满打满算曾经住过赢姓皇帝33位,括号内还有着贴心的提示——【半途被废的皇帝算在里面的话有33位】,如果不算半途被废的,那这个数字还要打上一个折扣。
而最著名的那位正是秦朝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长达四五百年,这座宫殿名义上的主人都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在位中后期向外扩张疆域,本人在外设立行都不在咸阳久居,这所宫殿则空闲了下来,被留下来监国的太子太女们则是在咸阳旧宫的另一处宫殿。
后附东宫具体位置及路线jpg
看到这里,秦月觉得这牌子写的还算正常,她满意点点头,景区的人也不是不会写牌子嘛。
再往前走两步,绕过屏风到了内室,里面的装饰和最早的秦时期有些区别,里面的家具已然有了现代化的雏形,毕竟当时有什么新发明出来的东西,咸阳宫内都是最先安装的那一个,所以这所宫室内也并不是全然遵照古风。
在窗下阳光正好处,两张椅子在桌子两侧相对摆放,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桌案上,秦月仿佛还能看见当年举杯对坐的一国一人。
而桌上放着一个有点扎眼的小牌子,上面写着,秦之意志日常喜好午后坐于此处品茗,更喜坐在右边的位置。
秦月:?没有能参观的景点了吗?
再往前走两步是午休时用来休息的小塌,旁边也立着一个牌子,秦月觉得自己已经见怪不怪了,等会儿看见秦始皇用过的毛笔什么的也立个牌子她都不觉得奇怪了。
只是这次牌子上的内容令她大为震撼,上面开头就写【赢姓最后一位皇帝哲宗病逝于此小塌之上】,如果单单是这么一句,那么没问题,因为当时她确实让3303把赢哲的尸体给挪到了小塌上。
后来进来收尸的人所看见的已经是赢哲尸体挪动之后的样子了,理解成病逝也没关系,这样的记载确实正常。
但后面一句开始的就不太秒了,后面紧接着便写【但后来经过保护性发掘,考古学家为了解开哲宗死亡之迷,进行了科学验尸,经过现代科技的检验可以得知哲宗当年并不是病逝的,他身上没有任何疾病的现象,反而是在尸骨上检测到了砷残留,所以这位皇帝其实是中毒身亡。】【但当时李秦第一位皇帝对外宣称的是,哲宗乃是病逝,史书上还记载着秦之意志也肯定了这一说法,但后世历史学家合理怀疑李渊是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不过此事后来也有了报应,李世民找到秦之意志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