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虽是兄长,崔瑜在崔珏面前却一向没甚威严,他眉目也看着比崔珏更可亲,笑问道,“这个时辰才回来……看来今日不错?”

“是不错。”迎着兄长好奇到发亮的眼神,崔珏声音平稳,说道,“纪大姑娘身体不适,我与安国公谈论了一日时新文章。”

“这、这——”崔瑜着实没想到竟是这样。

他一肚子调侃幼弟的话全卡在喉咙口,只能问:“那……安国公府可说了纪大姑娘身患何疾?”

崔珏喝下半杯茶,铺纸边写今日与安国公所谈的感悟,边不大在意地说:“安国公没提,自是不大方便与我说的了。”

崔瑜想了想,虽是这个理,可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头,细想又捉不住,便只问兄弟:“到底是你未来媳妇,你也不多关心些。”

“还未成婚,互不相熟,打探过多,只恐冒犯。”崔珏开始写第二页纸。

“你这——”崔瑜甩了甩手,无奈笑道,“罢了,你这性子,说了你也不懂。”

他站起身:“晚饭我与你嫂子用,你就自己吃吧。”

“大哥请。”崔珏放下笔,要送兄长。

“忙你的吧!”崔瑜按他坐下,自己背手出了门,脚步轻快。

没了别事分心,崔珏很快写好几页纸,自己斟酌着批注修改。

天光渐次暗下来,昏黄色的竹影洒在堂屋青砖地上。

小厮轻手轻脚点起灯烛,火光跃起,室内莹然生亮。

崔珏从书案中抬起头。

他想起了温家公子温从阳看向纪二姑娘的神情。

——毫不遮掩的灼热,就像这簇烛火。

他明白,大哥希望他能对婚事,或者说对纪大姑娘再热情些。

但什么样的火能燃烧数十年而不灭?

他并非质疑温家公子与纪二姑娘之间的情分,只是,他更希望自己与妻子之间能似江水长流不尽。

便如大哥与嫂子。

如……父亲与母亲。

……

天已擦黑时,温从阳终于赶回了理国公府。

虽然姑母留他住一晚再走,但今日是他与遥妹妹的……相看,不似以往只是表兄妹之间相见了!他该郑重再郑重,好生回家与长辈交代才是!

下了马,他一溜烟便跑到祖母房中。

理国公府的老夫人张氏与夫人何氏早等着他回来。听见他的靴子声,婆媳俩一个忙叫丫鬟倒茶,一个忙已站起来赶到外间,搂住儿子上下细看,心疼问道:“怎么就吃醉了呢?”

“没留神就多吃了几杯,累着老太太和太太等我了。”温从阳轻轻把这个话题揭过去,扶着母亲向里走,笑问,“太太晚上吃了什么?”

“能吃什么?不过家常东西。哪有你姑姑家的酒菜香?是不是?”

半酸不酸说了一句,何夫人也就放过了儿子,问:“今儿怎么样?”

温从阳自觉还不算太傻,也隐约知道不大好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太喜欢遥妹妹。可想到今天与遥妹妹的相处,他实在太高兴了,越说越欢喜,加上母亲与祖母又追问得仔细,他不自觉便把一切都说了出来。

亲孙子与外孙女将成好事,张老夫人听得满意。

何夫人面上也笑着,心里却越发不舒坦。

等儿子回房,她与婆母商议了一会如何到纪家提亲,也告退出去,路上便忍不住和心腹感叹:“这些年看下来,明遥丫头倒算是个好的,人也算懂事,只是生得也太好了……这就把你大爷迷得找不着北,等真成了亲,还不知怎么样呢!只怕你大爷要连亲娘……亲爹都忘了。”

第6章 天作之合

何夫人对未来儿媳的看法,平常就瞒不过贴身服侍的亲信,自然,她也没想过瞒。

那亲信媳妇是她的陪嫁,从小服侍她到大,当下就顺着接话,笑说:“大爷就是这个性子,年轻心热,把谁看在眼里了,就看重到十二分,可都这么把纪二姑娘放在心上了,还是非要赶着回来见太太和老太太,可见大爷的孝顺,不管怎样都变不了。太太您就安心罢!”

儿子的亲事不是只提起了一两个月,粗粗一算也足有一年多了。若从温、纪两家有再让儿女联姻的打算开始算,竟已有了四五年。

这些年里,何夫人自己冷眼看着纪家的几个姑娘,大姑娘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好,可惜自家儿子什么样,她心里也清楚,明白不但小姑子不可能把亲女儿嫁回来,安国公和他们府上的老夫人也不会应。

剩下三个姨娘养的女孩子,只有二姑娘和三姑娘年岁合适。

三姑娘是比二姑娘更爱上进,也算知书识礼,样样出色,可惜她那亲姨娘不但是个狐媚东西,还亲手推杀过人!

别说小姑子因这个对三姑娘亲近不起来,她也心里有个疙瘩……实在不敢让那种女人的孩子进家门。

在这几个表姐妹里,儿子又偏对二姑娘不一样,大人眼里都看得见。

虽说“娶妻娶贤”,到底是一辈子的事。在他们这样的人家,孩子自己的心意也要紧。

顺水推舟,也就是二姑娘了。

被心腹媳妇一劝,何夫人略想开些,也笑了:“好歹明遥丫头是个性子直的,有什么说什么,没有坏心,这就比多少人强了。大家子姑娘都养得娇惯,人憨懒些也不是大错。再说……为了她,你大爷这一年还长进不少,老爷看他都顺眼了。”

那心腹媳妇又忙笑说:“大爷和二姑娘年轻,都要靠太太老爷慢慢教导呢。”

何夫人又说:“长得漂亮总比丑强,不但你大爷喜欢,我看着也高兴。”

心腹媳妇便笑道:“太太高兴,也是奴才们的福气了!”

何夫人才说道:“老太太也喜欢她……老爷和老太太高兴,那才是咱们全府上下的福气……”

说话间已行到正院。

理国伯虽没妾室,因与何夫人成婚近三十年,夫妻俩都已四十过半,将近半百,自是不再似年轻新婚时一般热缠,理国伯常歇宿在自己书房。

今日是儿子去纪家相看,理国伯便专门来至夫人房中等候。

近十几年来,夫妻俩因儿子的管教问题大闹小吵不断,幸好还有一个小女儿从中调和,两人不吵的时候,还能心平气和坐下来商量正事。

不到两刻钟功夫,何夫人已将张老夫人的意见转述完毕。

理国伯没甚要斟酌更改的,事就算谈完了。

何夫人等着看理国伯是留宿还是走。

理国伯也等着看夫人是留他还是赶他。

夫妻二人各自捧着一杯茶,小口啜饮品味了好半晌,理国伯先说:“天晚了,歇下罢。”

“是该睡了。”何夫人忙站起来吩咐丫头铺床,自己回到卧房里卸妆。

妆台上十余盏蜡烛将周围照得如同白日。何夫人洗了脸,对着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