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


太后咳嗽了两声,她的面色瞧着比方才又白了几分。

胤祾轻拍她的后背,想要尽量替她缓解不适。

“我该怎么做?乌库玛嬷,你教教保宁,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那样的事情发生呢?”

“你皇阿玛这个人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他渴望亲情,偏偏又最厌恶别人讨好他,欺骗他,所以,保宁你要做他最孝顺又最真诚的儿子。”

“最孝顺、最真诚……”

他想不明白,可就在这时,太皇太后呼吸变得急促。

“保宁啊,我也想多……陪陪你,可是我得走了,你皇玛法他还在等着我呢,我实在是太想他了,原谅我好么……”

“乌库玛嬷!太医!太医——”

第81章

就在门口站着的康熙和太子,第一时间跑了进去,正好看见太皇太后最后闭眼的一幕。

不敢相信自己所看见的一切,康熙喃喃自语:“方才不是还好好的吗?不是还说说笑笑的吗?怎么突然就……”

他开始回忆皇祖母留给他的最后一番话。

她说保成是个好孩子,要自己多信任他,还叮嘱自己,今后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生保宁的气,原来她老人家早就在留遗言了,是他没有听出来,是他没有发现不对劲。

太医赶到的时候,太皇太后已经没了气息,只得面色沉重,对众人摇了摇头。

“太皇太后薨——!”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太皇太后崩于慈宁宫,享年七十五岁。

宫中嫔妃、皇子公主们人人即刻换上素衣,到慈宁宫哭丧守灵,就连即将临盆的德妃也不敢例外,前去跪着。

第二日一早,宫门一开,王公大臣及王妃命妇也悉数入宫,到慈宁宫跪着。

宗室和礼部上前,奏问丧仪礼制。

跪着哭了一整晚的康熙面容憔悴,声音嘶哑道:“自汉朝以后,帝王居丧持服,由二十七月易为二十七日。惟魏孝文帝欲行三年之丧。朕平日读史至此,常称赞之,今定持服二十七月。少慰罔极之痛。”

“这——”宗亲和大臣们都觉得不妥,二十七个月,岂非要耽误很多事情。

“皇阿玛,太皇太后留有遗旨,提及服丧日期。”

康熙扭头看向方才出声的胤祾,“你即刻宣读吧。”

“是。”

胤祾从阿哥的队伍之中起身,从自己的袖口取出遗诏,小心解开系带,这封遗旨是半个月前就已经写好的。

乌库玛嬷当时把他叫到床前,命他悄悄写下,就是要他在这个时候当众宣布,劝说皇阿玛。

“予以薄德,幼承太祖高皇帝登聘……”

遗诏很长,写尽了太皇太后我并不算幸福的一生,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还得一边兢兢业业管着朝政,撑起内忧外患不断的大清,一边费心扶持孙儿长大成人。

“哀家丧制悉遵典礼,三日后,皇帝须即刻听政。依世祖皇帝遗诏,持服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除服。百神祀事,照常无停。”

念到此处,才算完毕,胤祾把遗诏卷起来,递到皇阿玛面前。

康熙双手接过,握着遗诏,闭目垂泪,皇祖母慈爱,字字都在为他着想,连丧仪都不许超过旧制,更不愿影响祭祀之事,这让他心中愈发悲痛。

“朕八岁那年,先帝宾天。十一岁,生母崩逝。二十余年以来,全赖皇祖母、皇太后抚育教训。如今皇祖母弃朕而去,朕心中悲痛非常,难以自抑,虽皇祖母有遗诏叮嘱,朕仍坚持为皇祖母守孝二十七月,尔等不必再劝。”

说完守孝的事情之后,康熙犹嫌不够。

“本朝后丧,按旧例,不必割辫。太皇太后曾叮嘱朕说:我若一病不起,皇帝断勿割辫。”

念及皇祖母往日音容笑貌,康熙再度哽咽:“朕本应谨遵照行。但又念及太皇太后教育恩深,朕自当为老人家多尽孝心,朕决意仍行割辫之礼。”

大臣们刚喊了一声:“皇上!”

还来不及往下劝说,就又听见康熙继续开口。

“朕孝服用布。依照旧制,国有大丧,自宗室王公以上,所着丧服用素帛。现在孝服俱改用布。”

瞧皇上这架势,大臣们不敢不应,万一被误会是对太皇太后不敬,这不是嫌自己命太长吗?

“臣等谨遵圣谕!”

明儿个就得换身素布做的孝服入宫了。

一时之间,京中素布的价格都翻了三番,买到了布,回去之后都紧赶慢赶,哪怕熬夜缝制,也得在第二日入宫守灵前,把入宫的人穿的孝服赶制出来。

谁不说皇上纯孝,对待太皇太后的身后事如此重视。

整整三日,康熙只喝了些水,粥食半点都吃不下去,竟在灵前昏厥,幸好当时太子和大阿哥眼疾手快,扶住了龙体。

等康熙醒来之后,大臣们又是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

可康熙全然听不进去,最后还是胤祾站了出来,端着一小碗太皇太后拿手的奶茶上前。

“这是苏麻喇姑按照乌库玛嬷的做法,亲自熬煮的,皇阿玛就尝一尝吧。”

康熙又想起自己幼时读书被师傅责罚,哭着跑到慈宁宫去诉说委屈,太皇太后就是亲自煮了这样一碗奶茶哄他。

他接过那碗奶茶,喝了一口,嘴里全是熟悉的味道,于是红着眼慢慢饮尽。

从那之后,胤祾就让慈宁宫的小厨房,每日做些太皇太后生前爱吃的东西,按时送到御前来,康熙没有拒绝,虽然吃得不多,但总好过滴米不进。

三日后,按照规矩得发丧,梓宫就得挪出宫外,康熙不情愿。

“朕欲将太皇太后梓宫久留于慈宁宫内。”

大臣们群起反对,奏曰:“皇上,祖宗礼法不可违背,且年关将至,年内丧仪,不宜逾年,恐有不详,请皇上于二十九日发引!”

“朕的两任皇后尚且在宫中迟留,怎可将太皇太后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挪出宫外,况且年关事忙,多有不便,朕意在正月十五之后再行事。朕祭天时,尚且不畏惧减朕寿为太皇太后祈福,若有忌讳,只冲朕一人来便好!”

众臣无言以辩,只得闭口退下。

这个年,自然也是不见丝毫喜庆的,以往并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太后,这次守丧倒是表现得情真意切。

她还屡次代替太皇太后劝说康熙:“皇上要顾念自己的身体,否则太皇太后即便去了,也是不安心的。”

虽与康熙不是亲生母子,却也因为同样对太皇太后的怀念,而亲近了不少。

除夕和元旦,为了避忌,康熙是不能到灵前来的,不过太子和诸位阿哥却一直代替他守在慈宁宫,房间不够住,大家一人分得一顶帐篷,就在慈宁宫中间的空地上搭好,晚上轮流值夜休息。

胤祾是坚持最久的人,大家都劝他去睡一会儿,他摇头不听,最后是大阿哥直接一手刀,把他击晕了。

安置好胤祾之后,太子第一次直面正视着胤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