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没想明白呢。”

对于二阿哥的亲近,梁九功受用不已,旁人真金白银送到他面前,还比不上二阿哥这一句话让他高兴,这人跟人啊,有时候差别就是这么大。

康熙心情不好,只睡了两个时辰就醒了,胤祾跟梁九功正说着话呢,一听里边有动静,立即噤声,快步走了进去。

“皇阿玛醒了,儿臣昨日吃了碗鲫鱼羹,觉着十分不错,特意叫他们一早就炖上了,眼下入口正正好,这可是儿臣的一片孝心,皇阿玛必须得尝尝。”

面对小儿子的孝心,康熙心里是高兴的,面上却不露丝毫。

“惯会借机邀宠。”

“皇阿玛您怎么能这么说我呢,我要伤心死了。”说是这么说,胤祾动作却不停,将一直叫人温着的羹呈上来。

“怎么?朕还说错了?鲫鱼也不是你钓的,汤也不是你煮的,怎么就成了你的一片孝心了?”

舀了一碗鱼羹,胤祾亲自喂到康熙嘴边,笑意盈盈地望着他。

“可这鱼羹却是我亲自喂的呀,里边可不是融进了我的孝心呢,不信皇阿玛尝尝?”

知道是激将,可康熙的嘴还是主动张开了。

“这孝心朕吃着有些淡。”

“怎么会呢?皇阿玛你再尝尝吧。”

又是一口喂了过去,康熙挑眉张嘴吃了。

“确实是淡。”

“好吧,那儿臣再多加上一点孝心,皇阿玛再尝尝看。”

尽管被儿子当成孩子哄着,康熙的火气却慢慢被压了下去,十分配合这个幼稚的游戏。

“那朕就勉强再尝一尝。”

尝着尝着,一碗鱼羹见了底不说,还在胤祾的侍奉下,吃了小半碗米饭。

“皇阿玛吃的少了,定是这菜不够好吃,绝不是因为儿臣的孝心加的太少。”

康熙好笑地看着他说:“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左右你的孝心加了多少,也是你自己说了算。”

“皇阿玛怎么能这么说呢?明明那鱼羹里满满都是我的孝心,皇阿玛你快些好起来吧。”

康熙心中慰藉,刚想夸他一句。

谁知胤祾紧接着来了一句:“我想去采蘑菇了,这个季节正好是出蘑菇的时候,最近这几年都没来这儿。”

“好啊,原来你盼着朕好起来,是为了空出时间去采那几颗不值钱的蘑菇,不许去!明儿你也得来朕这儿,日日都得在朕眼皮子底下待着。”

“哪有您这样的,行宫里有那么多御医呢,又从京中带来了三四个,还有那么些早早就准备好的珍稀药材,一堆的人围着您,您还嫌不够,明明我都跟老三商量好了,他一日我一日。”

听见从从京中带来了御医和提前准备好的珍稀药材,康熙就知道是太子的功劳,心里又酸又甜,怎么保成就不知道向他示弱讨好呢?

连保宁的一分灵巧都学不到,他不过是气极了,说让人回京去,竟真的直愣愣地就走了,真是要气死他了!

“听说明儿开始有大雨,也不知太……”胤祾小心翼翼地瞧了他一眼,把没说完的称呼咽了回去。

“也不知回京的路上,会不会也下着雨。”

康熙闻言皱起了眉头,下意识望向窗外。

听保宁说,他们是急匆匆地骑马赶来行宫的,保成第一日还守着他没休息,第二日就被他赶了回去,若是还下起了大雨,也不知他的身子受不受得住。

果不其然,从当日夜里,雨就落下来了,康熙听着雨声,心中烦躁。

“诶~”偏今晚守夜的胤祾还一个劲地叹气。

忍无可忍的康熙喊了一声:“梁九功,给二阿哥拿床被褥放在外间的榻上。”

“皇阿玛,我不困,我得给您守夜,时刻侍奉您呢。”

康熙没好气地对倒霉儿子说:“朕这儿又不是没人,轮得到你伺候?”

“皇阿玛是嫌弃我伺候的不好吗?以前乌库玛嬷总夸我的。”胤祾生得好,蹙起眉来,格外惹人怜爱。

“谁嫌弃你了,你给朕出去睡觉去,别在朕跟前唉声叹气,听得朕心烦。”

迅速收起装可怜表情的胤祾打了个哈欠。

“那好吧,我去睡觉了。”

天亮之后,胤祉过来了,本以为会瞧见跟昨日的自己一样憔悴的二哥,谁知他竟面色红润地吃着早膳,看起来一点事都没有。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起吧。”康熙随意喊起。

胤祾朝他招手示意:“老三,你用过早膳没有?一起吃点儿吧,皇阿玛身边的御厨手艺可真好,这么清淡的膳食都做的特别好吃,不吃你可就亏了。”

“我——”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正在用膳的皇阿玛,不敢轻举妄动。

“朕看你是自己不爱吃,非要拉着胤祉陪你一起。”保宁无肉不欢的性子他还能不知道?

“诶呀,皇阿玛你怎么还说出来了呢,您看,您没有胃口,我用我的一片孝心陪着您一起。但是我也不爱吃这些啊,所以就需要胤祉的兄弟情谊,让他陪我一起,这样咱们就都能吃下这份难吃的早膳了。”

“尽是歪理,胤祉你就陪着他一起,直到他吃完为止。”

“只要胤祉陪我一起,吃就吃!”

看着只过去了一晚,就已经消去怒火,开始跟二哥斗嘴的皇阿玛,胤祉心里松了口气,崇拜地看着他的二哥,二哥真乃他们兄弟的救命神仙,从小到大都是。

轻松愉悦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前线传来战报,噶尔丹率兵抵达乌兰布通,该地距京师仅七百里,情况尤为紧急。

叛军与大清隔着一条河对峙,过了两日,佟国纲率军过河,率先冲向敌阵,却被鸟枪击中,幸得身边一士卒替他以身遮挡,子弹只是擦过皮肉,没有性命之忧。

后佟国维率兵突袭,攻破了敌方营垒,恭亲王常宁所率领的大军无法淌过沼泽地,只能折返,包围未成,噶尔丹于是趁着夜色逃走。

康熙御笔朱批:发兵堵剿,平其余党,一举歼灭准噶尔残部。

就在此时,噶尔丹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派自己的副将至裕亲王福全军前,说是愿意和谈,撤出喀尔喀。

在圣旨抵达之前,福全考虑到噶尔丹已经占领了大半个蒙古,且围剿起来并不易,若能通过和谈,让噶尔丹主动退出喀尔喀,就能减少更多的战耗,于是下令大军,暂停进击。

噶尔丹趁着这个空档自乌兰布通北撤,还十分谨慎地在沿途点火,焚烧草地,以阻追兵。

圣旨一到,福全率军追击,可望着眼前的熊熊烈火,也实在是无可奈何,只能掉头返回。

十日后,使者带着噶尔丹的誓书来到大清的军营,里边的内容是表示噶尔丹不敢再犯喀尔喀。

事已至此,康熙帝只能批复:“若再违誓言,妄行劫夺生事,朕厉兵秣马,现俱整备,必务穷讨,断不中止!”

此次亲征虽不尽如人意,但大致是大清一方胜,也不算失了国威。

康熙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