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


不停。”

永平帝一高兴,又忽悠上了。

楚沁姝:“......”

她若不是带着记忆投胎,这话她怕是就信了。

“啊啊。”

【红中带紫的皮,就是白心的。红中带胭脂色的皮,就是红心的。这是白芯薯做粉条的方子。】

楚沁姝让古树上结红薯,是因为她知道盛安国还没有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这也是永平帝头疼了多年,却束手无策的大事。

她前世的世界,红薯早已并非主食,但却是非常受欢迎的休闲食品。

也是非常能创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若说香蕉和西瓜是为了让永平帝吃过后心情愉悦。

那这红薯就是帮他解决国计民生的真正良方。

“好好好,皇爷爷这就让人照着方子做。”

永平帝看着方子,乐的合不拢嘴。

“啊啊。”

【红薯少了做粉条麻烦,姝儿就再拿些给皇爷爷吧。】

楚沁姝说着又呼啦啦拿了十几个红薯出来。

等林福将红薯都收进篮子里,永平帝还跟他交待了一遍两种红薯的做法,才放他去了御膳房。

“啊啊。”

【皇爷爷,这个红薯不挑土质,亩产能达到五千斤。】

楚沁姝说着,又将她提前背好的红薯种植方法拿出来给了永平帝。

“啊啊。”

【还有这个,能让百姓用红薯挣钱的法子】

楚沁姝小手一挥,又一本《红薯加工九十九法》出现在襁褓里。

永平帝不仅听呆了,还看呆了。

他的福星小孙女,还如此小就知道帮他解决民生大事了?

哎呦,难怪净空大师说,福星临世盛安国就会得百年昌盛呢。

盛安国果然要昌盛了呀。

“姝儿乖乖,你说皇爷爷该如何感谢你才好啊?

不若,皇爷爷带你去私库逛逛吧,但凡你能看上的就随意挑,皇爷爷都送你。”

永平帝将新得的两本书放进御案下方的暗格里,就要抱楚沁姝去私库。

他此刻是真不知该赏自家孙女什么好。

得福星庇佑,是他之福,亦是盛安之福。

即便是将自己的私库全都送给小家伙,也不足以表达他的欣慰和感激。

“啊啊。”

【姝儿饿了,要喝奶奶,还要如厕,挑礼物的事过几日再去。】

楚沁姝爱财,但不贪财。

昨日她和两个哥哥刚去皇爷爷私库里扫荡过。

今日又去的话,恐怕不大好。

还是等付家捐上来的东西入库了再说吧。

嗯,她绝不是嫌弃皇爷爷私库里的东西不好。

只是觉得,皇商家的东西可能会更新奇些。

第117章 九品农令

“诶,听姝儿的,咱们先喝奶如厕。”

永平帝说着就朝着门外喊了一声,让人去叫姚嬷嬷来。

楚沁姝被姚嬷嬷抱走如厕,永平帝就迫不及待的拿出那两本书认真的翻阅起来。

“林福,着人去宣司农寺卿,让他即刻来见朕。”

林福刚从御膳房回来,又被永平帝下达了新任务。

红薯需得提前育苗,春薯在春耕节后即可种植。

永平帝在心中默默估算了一下时间,心中便有了计较。

“林福,朕要拟旨。”

永平帝一边看书,一边指挥林福。

林福一会儿跑殿前,一会儿跑偏殿,简直是忙的团团转。

“皇上,可以拟旨了。”

被赶去偏殿的翰林院侍从,也就是平日里在御书房当值的拟旨官,已被林福叫回来。

“嗯,拟旨,怀王妃付氏贤良恭俭......既求自由,无不应允,准其与怀王和离,恢复自由之身。此后,永不能再入皇家为妇。”

“再拟旨,皇商付家大义捐银兴修水利在前......既为民生故,特赐付家长子付嵩为九品农令,专管红薯育种及推广事宜。”

这两道圣旨,可谓是既给了付蓉儿生路,又给了付家特权。

当然,伴随着特权的更是考验和投入。

按红薯种植方法中所写,一年中有三个季节可种植红薯。

春红薯,需得一月育苗,三月栽种。

夏红薯,需得五月栽种。

而秋红薯,则需在七月栽种。

育苖也好,栽种也罢,没有财力投入绝难见成效。

尤其是育种阶段。

看在付家识实务的份上,永平帝打算让他们成为真正以皇家为后盾的商人。

昨日的义商牌匾,以及今日的九品农令,都是他对付家的嘉奖。

至于付蓉儿,他已替她断了被怀王和江若晴害死的路。

他这个帝王的对晚辈的心软,亦只能做到如此。

“皇上,司农寺卿求见。”

拟好的圣旨刚盖上印,殿外就传来内侍的通传。

“宣。”

永平帝大手一挥,司农寺卿柳致远便稳稳走入殿中。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柳爱卿平身,朕今日叫你来是要请你用膳的。”

永平帝话落,柳致远就被吓了一跳。

他一个农官,不是在籍田里翻地,就是在肥坊里琢磨着如何给土地增肥。

何时能得皇上如此青眼了?

还用膳?

不会是断头饭吧?

短短一盏茶时间,柳致远就把自己为官以来的所做所为想回忆了个遍。

好在并未发现违法乱纪之事,心下才安定了一些。

“微臣惶恐,还请皇上明示。”

柳致远虽自检无错,但还是怕帝王之怒。

帝王之怒,有时候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他一介农官,可承受不住。

“柳爱卿不必惶恐,你近日可有琢磨出不让百姓饿肚子的法子?”

提高收成,是永平帝年年都要与司农寺提的事情。

但却并不如人意,毕竟千年以来,百姓就少有吃饱穿暖的时候。

这田地亩产之事,恐怕真不是一个司农凭一己之力就能够解决的。

“回皇上的话,臣......已有提升土地肥力之法,春耕时便能用上,想来夏收就能看到些许成效。”

柳致远战战兢兢的回话,心中也是压力倍增。

真希望上天能给他脑袋开个光,让他灵光乍现一回,好发现个高产的新作物,不再让百姓饿肚子。

“行了,用膳吧。”

永平帝见他那副样子,就头疼。

他也知晓农事并非儿戏,不容易出成绩也不是哪一个人的错。

毕竟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地,种的人不同,产量都会不同。

他头疼的是司农寺太过保守。

走不出籍田,走不出肥坊,又如何能让天下人吃饱饭?

“啊?......微臣遵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