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8
见素。
杨国忠面?上露出了被背叛的?愤怒:“兵部?侍郎言本相瞒报军情,可有证据?”
杨国忠依然打算先拖着此事。
“臣有证据。”
韦见素是李长安自己人?,李长安给?他?的?证据自然比给?王鉷的?证据要充足太多?了。
“黎州之地已?失近半,陛下倘若不信臣可以派人?去查看是否失地,倘若鲜于仲通打了胜仗,为何大唐反而会失去土地?”韦见素一语点中了最要紧的?证据。
战报可以伪造,伤亡可以隐瞒,但是后退的?战线没法隐瞒。
李隆基只要派人?一去探查就知。
韦见素步步紧逼:“臣还想问杨相,杨相为何会下令在两?京和河南河北之地强行募兵?倘若南诏形势当?真如?杨相所言那般顺利,那么平定南诏应当?是易如?反掌之事,为何还要加兵?”
杨国忠哑口?无言,韦见素是兵部?侍郎,朝廷要征兵就要经过兵部?,他?当?然知道杨国忠下令征兵之事。
只是先前他?一直柔顺不发声,杨国忠还以为他?想要投靠自己,就没有把他?放在眼中。
谁知晓……
李隆基也生气了,他?冷冷看着杨国忠:“杨国忠,你当?真欺君犯上,谎报军情?”
“臣也没去过剑南啊,臣一直在长安城,剑南之事,臣也不知晓。臣远在长安城,所得军报都是鲜于仲通呈上来的?消息。”杨国忠对上李隆基的?冷眼,很自然选择弃车保帅。
把罪责都推到?了鲜于仲通身上。
听到?杨国忠的?辩白,李隆基没有全信,却也将信将疑暂时饶过了杨国忠。
“鲜于仲通欺君,罢免剑南节度副使之位,压入长安处置。”李隆基最恨有人?敢欺瞒他?,当?下便处置了鲜于仲通。
韦见素悄悄和李长安对了一眼,有垂下眼皮恭敬询问:“军中不可一日无将,臣斗胆请示陛下该派何人?代替鲜于仲通?”
李隆基沉默了片刻。
大唐重视西北,轻视南方,精兵猛将都在西北,要不然他?也不会让杨国忠暂代剑南节度使,就因?为这个位置不重要,所以他?才随意加给?了杨国忠。
本来一个小小南诏叛乱他?也从未放在眼中过,谁知道竟然拖了这么久。
派谁去呢?李隆基有些犯难,大唐将领本就不算多?,要不然也不会让安禄山一人?兼任数镇节度使了,北方的?契丹回纥和西边的?吐蕃也是强敌,不能动西北的?将领。
“儿臣想要请战。”
一道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李隆基的?思考,李隆基视线跟着落在了站出来的?李长安身上,凝固住了。
“你?”
李长安道:“儿臣是大唐公主,自当?保卫大唐。”
李隆基不愿意李长安再掌握兵权了。
可他?一时间却也没想出来有什么……
“陛下不可!”
没等到?李隆基先找出来什么理由,其他?人?先跳出来了。
是往日在朝堂上如?透明人?一般的?左相李适之,他?今日竟然开口?了。
“陛下,寿安公主乃是我李唐的?公主,岂能一直待在不毛之地?何况寿安公主年纪也大了,常年待在外面?,和咱们宗室中的?老臣都不熟悉,如?今也到?了该选驸马的?年纪……”李适之絮絮叨叨道。
李隆基额头青筋挑了挑,不提便吧,李适之这么一提李隆基又想起来下面?人?禀告的?这段时间李长安的?行事了。
整日结交大臣。
可偏偏李适之除了是左相之外也还是李唐宗室之人?,算是李隆基的?堂弟,他?出于长辈的?意思这么关心?李长安,李隆基也找不出来毛病。
“寿安你觉得呢?”李隆基忽然询问李长安。
李长安看着李隆基笑了笑:“儿臣也挺愿意留在长安,诸位叔伯对儿臣都很好?,其他?大臣也对儿臣十分友善。”
李隆基低头打量着李长安,似乎在想这个女儿当?真是天真无邪还是故意把结交大臣挂在嘴边上。
他?老了,他?的?臣子中有一些还没老,他?们想寻找更年轻的?靠山。
“杨相,你认为呢?”李隆基表情变幻。
杨国忠脑中闪过杨玉环的?那番话,又想到?把李长安扔到?剑南去平乱,南诏叛乱就再和他?没关系了。
“臣认为,寿安公主战功赫赫,有公主担任主将,不日就能平定南诏叛乱。”杨国忠终于还是开口?了。
“公主已?经去过朔方了,再去剑南也轻车熟路。”
是啊,李长安已?经结交完了边将,再把她拘在长安也不能阻碍朔方将领和她亲近,反倒是会让原本和她不熟悉的?朝中大臣有机会与她交好?。
李隆基衡量着得失,最终觉得政变都得在长安城发生,既然已?经没办法把李长安关在十王宅里软禁了,那倒不如?退一步把她扔的?离长安城越远越好?。
剑南那个地方又没有精兵,纵然日后她真要作乱自己也能调动北边的?军队防备她。
“那年后,寿安便去剑南赴任吧。杨国忠被鲜于仲通蒙蔽瞒报军情,夺剑南节度使一职,寿安公主收服回纥一部?,加剑南节度使。”李隆基沉声做出了决断。
并且下定决心?只要他?在长安城一日,就不会让李长安再回到?长安有政变机会。
第218章
天子口含天宪,一言九鼎。
日后果然是他离开了长安城,李长安才有机会打回来。
只是如今的李隆基还不知道他还有一语成?谶的本事。
李长安听到了李隆基的“赏赐”之后看了他一眼,很难说?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
剑南节度使。
这个位置在现在来看一点?都不重要?,要?不然先前也不会一直都加给杨国忠当做荣誉称号了。从其他节度使都是将领出身,还要?镇守当地,三五年回不了一次长安城,但是前剑南节度使杨国忠从未有过带兵打仗经验,甚至可以安稳坐在长安城里享受连剑南道都不用去就知道剑南节度使这个位置的“重要?”程度了。
和外敌环伺的西北比起来,南边就太安稳了,甚至先前谁都没想到南诏竟然会造反,而且鲜于仲通还真就这么没用两?年都没能平定南诏叛乱甚至还被南诏打的节节败退。
不过日后剑南节度使的位置就很重要?了,尤其是李隆基被安禄山吓得?抛弃长安跑路蜀州之后。
蜀州就在剑南道内,她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耐不住天?子自己往她辖地里跑啊。
她倒是很确定李隆基一定会往蜀中逃跑。
汉朝的老刘家刘邦和刘备已经确认了蜀中是个好地方,易守难攻。李隆基就